“毛泽东城”构想成就工业大城株洲
2009年10月15日 14:10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王鲁湘:在中国近代史上,湖南不再是所谓的“化外之地”,湖湘文化及其人文精神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一支主导力量。铁血潇湘,说的就是湖南人敢拼敢闯、勇于承担的作风,而在这铁血的背后,又有潇湘的无限柔情与浪漫。新文化运动以来,新的思潮在湘江两岸酝酿。湖南人将要改变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解说:长沙市城南的妙高峰位于湘江的东侧,宋代理学家张栻曾在这里创办著名的城南书院。现在,它的名字叫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大厅右侧红色墙面上,题有一行苍劲有力的大字:“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这是毛泽东在一九五零年回母校时对师生的勉励。

解说:1915年的秋天,一张不大的油印的启事,贴在长沙城的各中学大门口。启事是古典文体,其中说“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乎”,意思是征求有志上进、愿为救国救民出力者为朋友。末尾签署的不是姓,也不是名,而是“二十八画生”,这正是“毛泽东”三个字的繁体笔画。启事贴出后,响应者起初只有几个人,到后来就有了几十个热情的青年响应号召,走到了一起。在民主观念初步得以树立的时期,在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身为学生的毛泽东便开始组织热心国事的青年们,探讨人类社会、中国与世界发展等重大话题。

解说: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的同学萧三记得,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百花盛开的星期天。在湘江的对岸,岳麓山脚下,蔡和森的家里,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等十三个人齐聚一堂。就在这一天,新民学会成立了。大家一起讨论学会的宗旨、名称、章程。会章是毛泽东起草的。讨论时他向大家说明、解释,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平常一样,他的话语浅显、扼要、深刻,意思新颖、明朗。新民学会对后来湖南以及整个中国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是湖南青年的向警予、蔡畅、谢觉哉等人先后加入,会员发展到七十余人。新民学会为这些胸怀大志的湘江才俊打开了接触外界的窗口,让青年学子倾心于革新学术、了解世界新思想。

解说:1918年8月19日,毛泽东和萧子升、张昆弟一行二十四名湖南青年到达北京,其中十二人是新民学会的会员,这是他们第一次远离湘江走出湖南求索新知。毛泽东经老师杨昌济介绍,在教授李大钊任馆长的北京大学图书馆一边工作,一边自学,同时为湖南青年联络、办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事宜。在北京,毛泽东亲眼目睹了新文化运动那些著名人物的政治活动,也结交了一些名人学者。那时候,毛泽东是《新青年》的忠实读者,在北京,毛泽东得到了与陈独秀交流的机会。在天安门广场,毛泽东聆听了李大钊的演说。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深深地吸引着他。

解说:在那些风云激荡的岁月里,这批具有远见卓识的湖湘知识分子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还需从改造国民性入手,而思想启蒙尤为重要。

解说: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并迅速向全国蔓延,新民学会成为湖南响应五四运动的“开路先锋”和“核心组织”,一部分会员切实地从事工人工作,使学会成为政治运动的组织者和中坚力量。

夏达生(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湖南早期的一些先进人士,包括老师、学生和市民,包括社会知名人士,都纷纷起来响应,声援五四运动这个活动,所以在当时在长沙掀起了湖南五四运动的高潮。其中创办了很多的刊物。当时叫做湖南长沙成了周刊的世界。一些进步的刊物,从舆论上面给予北京五四运动给予很大的声援。

解说: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在湘江边上的长沙白果园创刊。创刊号上刊登了署名毛泽东的《湘江评论》创刊宣言。毛泽东大声疾呼:“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想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如何承受他?如何传播他?如何研究他?如何施行他?这是我们全体湘人最切最要的大任务”。那简直是毛泽东最激情澎湃的岁月,检点一下历史年谱,你会发现,在毛泽东的主持下,那一年湖湘大地上几乎每月都有一个组织诞生。

解说:1921年7月23日晚,毛泽东、何叔衡代表长沙的共产党小组,与国内各地党组织和旅日党组织的代表共13人,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了一个新兴政党的正式成立。10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省级支部在湖南成立。

夏达生:湖南人在建党的过程中,在实践党的理论的过程中,很注重跟工人运动相结合,发动工人运动。在这个青年运动和工人运动之后,毛泽东也逐渐地探讨这个中国革命继续发展的问题,那就是要把这个目光,要转向占人口百分之八九十的农村、农民,所以他又很早地提出了要开展农民运动的主张。

解说:1925年,当时正值国内第一次大革命爆发的前夜,全国各地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先后建立了二十几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南农村的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此后,毛泽东亲赴各地考察湖南农民运动。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毛泽东对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农民运动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农民及农运干部深入交流,了解情况。湘江边上的农民经常看到一个身着长衫,手拿雨伞,脚穿草鞋的高大身影,他就是毛泽东。短短32天里,毛泽东行程700多公里,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对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运动向前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解说: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后,9月9日,中共湖南省委和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按照预定日期爆发了。秋收起义期间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彭德怀、贺龙、滕代远等人也相继组织发动了各地的秋收起义。跟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并上井冈山的一批湖南青年,有的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则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锻炼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他们中有共和国元帅罗荣桓、大将谭政。

解说:湘江北流,滔滔不绝。深厚的湖湘文化底蕴,造就了湘江儿女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气质,也正是凭着这股精神,湖南人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也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毛泽东,一位诗人政治家。在他革命生涯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几乎都有诗词问世。岳麓山下、湘江之滨,毛泽东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沁园春·长沙》。一副傲视古今、扭转乾坤的领袖气魄和豪迈情怀。

解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马超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