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示:台媒报道,中国最高决策层在上个月钓鱼岛撞船事件发生后,当即做出决定,准备还以颜色,但不能操之过急,保持斗而不破,并以确保中国总体经济发展不受干扰为最高指导原则。相关报道指出,北京高层的态度是既要斗争,又不能斗破,以顾全经济发展大局。
凤凰卫视10月4日《有报天天读》节目播出“杨锦麟:中日博弈的关键在于斗的力度”,以下为文字实录:
杨锦麟:围绕钓鱼岛主权问题,近期有两个主要动向:第一,中国渔政指挥中心近日表示,中国渔政船的钓鱼岛海域的执法巡逻将常态化,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意味着中国的立场由原来的“搁置争议”朝“着手解决”方向发展,显然这将成为解决钓鱼岛问题过程中一个转折性事件。
第二,日本《产经新闻》的报道,说美日将在十一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赴日参加APEC会议之后,举行以核动力航母乔治·华盛顿号为主力的联合军演,模拟钓鱼岛群岛遭第三国占领后,夺回钓鱼岛的作战计划,假想敌为中国。
台湾的媒体报道,中国最高决策层在上个月的钓鱼岛撞船事件发生之后,当即做出决定,准备还以颜色,但不能操之过急,保持斗而不破,并以确保中国的总体经济发展不受干扰为最高指导原则。
相关的报道指出,北京高层的态度是既要斗争,又不能斗破,以顾全经济发展大局,它的诀窍就在于韧劲,过于强势易折断,软弱无力则损及国家的主权,所谓斗而不破,斗而不僵,保持外交博弈过程的韧劲,一直是北京在过去处理错综复杂的国际问题的不二法门,但关键在如何斗,斗的手段和措施是否实事求是,是否得当,斗的力度如何,能不能让对手适可而止,退避三舍。
如果这一类的斗而不破,落脚点是在息事宁人,把问题再度高高挂起,继续悬而未决,这势必让对手步步紧逼。因此韧性的力道在于持续的增压,要摆出不依不饶的姿态,渐次的释放能量,这就需要在斗的力度上下点功夫。过去的一味忍让示弱,不痛不痒,已让对手得寸进尺,如今时转势移,需要更清晰的立场态度,相信以是海内外中国人多数舆情、民情的期待和要求。
这次钓鱼岛事件的意义在于,中美日三方,以及台湾对这个海域以及岛屿主权的态度立场已经进一步清晰,问题可以不必急于解决,但模棱两可的态度,最终丧失的是解决问题的主导权和主动权,也许这个观点不是危言耸听,这是我们今天读报的内容点题一个字,智慧的“智”,所谓的“智”要知日,你知道对手想干什么,你才知道怎么样对症下药。
延伸阅读:
凤凰卫视资讯台《有报天天读》节目播出【节目专区】
首播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 12:35-13:05
重播时间:周二--周六 17:25-17:5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辑:马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