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宗祠:潮州文化的核心 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传统


来源:凤凰卫视

人参与 评论

核心提示:潮州文化的核心是宗祠,因为潮州这个地方的名姓都是唐宋以来从中原移民迁徙来到这个地方的,他们的祖先过去都是中原的世家大族,所以对于移民来到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以后,他们需要慎终追远,把自己遥远的

核心提示:潮州文化的核心是宗祠,因为潮州这个地方的名姓都是唐宋以来从中原移民迁徙来到这个地方的,他们的祖先过去都是中原的世家大族,所以对于移民来到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以后,他们需要慎终追远,把自己遥远的祖先的荣耀带到这个地方来,来维系他们族人的这样一种共同的这样一种荣誉感,这种聚族而居往往也需要给祖宗一个地方,安放祖宗牌位,安放祖宗的地方就是宗祠,韩山师范学院院长林伦伦说,只要有点钱,祖宗来的地方得记住,那就给他盖一座宗族祠堂,要让后代记得住乡愁,这是中华民族的慎终追远的好传统。

凤凰卫视2月14日《文化大观园》,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文化大观园》走进潮州,牌坊街里寻茶香,舌尖上的百年老店,碎瓷片造就屋脊上的迷人百态,曾毁于一旦,而今重焕光彩,古民居感受别样潮人慢生活,见证千年兴衰成败,宗族喜迎盛事,族人汇聚一堂,是生活方式意识信仰,亲近潮州,《文化大观园》新春特献。

行走在今天的东南亚总会有一种说不清的亲近,这里的华人和我们有着相似的面孔,吃着一样的豆浆油条,相信着共同的神明还有祭拜着血脉相通的祖先。在海外的华人世界被誉为中国犹太商帮的潮商更是不可不提的一支,从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到内地富豪翘楚,再到东南亚欧洲各国的华人首富,所有这些都引得人们不得不把目光汇聚到他们共同的起源之地潮州,他们就是来自这里。那么这里到底有一种什么样低调而神秘的力量为这样的族群提供一个持久的动力呢?行走在潮州祠堂可谓是最具标志性的风景,仅仅是一个古寨就会有着大大小小五十多个宗族祠堂,我们摄制组甚至还偶遇了古寨中的家庭祭拜,而这样的相遇或许并不是偶然,这里的人们其实总是这样生活在祖先的聆听和注目之下。祖陵、荣耀、祭拜、护佑,他们多被寄托在了大大小小的宗族祠堂之中,这些在现代生活中逐渐远去的精神符号又到底为生长在这方土地的人们带来了什么呢?

王鲁湘:潮州文化的核心是宗祠,因为潮州这个地方的名姓都是唐宋以来从中原移民迁徙来到这个地方的,他们的祖先过去都是中原的世家大族,所以对于移民来到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以后,他们需要慎终追远,把自己遥远的祖先的荣耀带到这个地方来,来维系他们族人的这样一种共同的这样一种荣誉感,这种聚族而居往往也需要给祖宗一个地方,安放祖宗牌位,安放祖宗的地方就是宗祠,在潮州的大地上头行走,你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宗祠,而且这些祠堂也是潮人向海外迁徙的过程中间寄托他们乡愁的地方,因此要想走进潮州文化,了解潮州文化一定要了解潮州的宗祠。这里是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的文里村,很巧我们今天到这的时候,正好赶上这里的长房杨公祠堂里头在举行一个祭祖的一个活动,非常的热闹,让我们进去看一看,真热闹,这边是在准备宴席,那边好像乐队在演奏,正在穿衣服。

嘉宾:欢迎,欢迎。

王鲁湘:您好,您好,您是族长?族长是吧,这都是村里头老一辈的老人,今天祭祖的时候是专门要穿上这个长袍的是吧?

嘉宾:对,这传统的。

王鲁湘:传统衣服,就显得对祖宗更崇敬。

解说:虽然几百年来无论是在远在海外的杨家后裔还是客居他乡的杨氏族人,每年的农历11月他们都会回到这里祭祖,但这里其实也并不是这个家族的起点。

王鲁湘:你们这个杨姓这支到潮州这边来有多长时间了?

嘉宾:是从朝末年过来的。

王鲁湘:宋朝末年。

嘉宾:八百多年前。

王鲁湘:八百多年前到的这个地方。

嘉宾:杨时公今年960岁诞辰,我们都有去参加,他是了不起的,理学家。

王鲁湘:对,理学家,杨龟山嘛,杨龟山和朱熹齐名的。

解说:几百年前的荣耀似乎丝毫没有褪色,依然照耀着今天已远在千里之外的杨氏后人,一千多年前西晋末年的战乱成为了当时家族背井离乡的起点,而随着宋朝的灭亡他们终于彻底远离中原落户潮州。有学者认为宋朝的覆亡让一脉相承数千年,可谓达到中国封建社会顶峰的中华文明由此产生断层,但当时以世大家族为载体的文明迁徙却将集大成的中原文明从北方带到了这里,并保存延续下来,16世纪以后,随着世界全球化的进程,潮人又带着这样的文明融入了全球化的大循环,无论走到哪里,在潮人的祖先祠堂记住我们从哪里来始终是凝聚一个宗族生命序列的轴心,所以时间和距离不曾磨灭这个家族最源头的记忆。

王鲁湘:那么说到这一个潮人的地域文化就是这个地方的宗祠特别的多,那么这种宗祠我们知道,是从源儒家文化这一个这种宗法社会慎终追远这样一种传统的一种表现,这个是不是和移民文化有很大的关系?

林伦伦(韩山师范学院院长):对,宗祠多,知道就是像您说的基本上是移民,我从河南要经过江浙又经过福建,好不容易又移到这里,只要我有点钱,我把祖宗来的地方我得记住,我得记住那我就给他盖一座宗族祠堂,要让后代记得住乡愁,我想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

王鲁湘:慎终追远是很好的传统。

林伦伦:慎终追远的一个好传统。

潮人侨领陈旭年历史13年建从熙公祠

解说:我们从哪里来,这似乎是个永远无解的哲学命题,但在这宗族的祠堂中,在这肃穆的仪式中,一切又似乎从来不曾成为困惑,这里讲述着祖先曾经的来路,也展示自己未来的归途,生命的来去因此有迹可寻,无论可去向多远的地方,祠堂里的宁静永远是族人最终的抵达。

清道光24年就是公元1844年,一个身无分文的潮汕小伙子被作为猪崽运上了开往马来半岛的红头船,被迫离开潮州出洋谋生,而20多年后当他再踏上潮州的土地已经是南洋最著名的富商,马来柔佛的华侨首领陈旭年,衣锦还乡后他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为陈家修建祠堂,离家20余载,家乡的祠堂或许是寄托或许是信仰。

王鲁湘:进去这么大。

吴志敏(潮汕历史文化学者):对。

王鲁湘:一个广场这是。

吴志敏:一大广场。

王鲁湘:是一个建筑群是吧?

吴志敏:一个群体,因为潮州的村落基本上都是一姓聚族而居,它聚族最好的风水是留给祠堂,再以祠堂为中心向两边跟后面扩展,形成了一个拱卫的,拱卫的一个风水格局。

王鲁湘:也就是祠堂这个地方是中轴线。

吴志敏:对,中轴线,就它的村的最好的中轴线。

解说:这就是陈旭年花了整整13年时间在家乡兴建的从熙公祠,对潮州人来说,修建祠堂无疑是光宗耀祖的至高形容,一个人的成功和荣誉只有放在家族的祠堂中才是最终的肯定和传递,在祖先的凝视下,光宗耀祖榜样后世生生不息。

91座牌坊记录光辉历史 潮州又名“牌坊城”

而说到传统中国荣誉的传递方式,潮州的牌坊街亦是坚强的历史见证,据相关史料记载,几百年间这里曾先后有牌坊91座,每座牌坊都有一段光辉的历史,或表彰科考状元,或赞扬忠孝节义,潮州城也因此得名“牌坊城”。

王鲁湘:看这个牌坊我真的很震撼,就说中国有很多地方也有牌坊,但是像这样的整个一条街全是牌坊的的确在中国其他地方还没有见过。

吴志敏:其实它的形成也是很自然的,因为潮州本来就是古代广东的第二大府志,出现了很多才子、高官,还有很多的一些对潮州有贡献的名话。

王鲁湘:反正就是不是立德就是立功立言。

吴志敏:牌坊就是纪念式的一种建筑,其实也是按照我们现代话说就是起着一种永久性的一个媒体,就是在教育下一代的。

王鲁湘:就是一个荣誉的一个纪念碑。

吴志敏:纪念碑,也是在教育后昆后代的。

解说:最为有着千年历史的老街,这些牌坊却显得过于崭新,它们确实是在1986年才被重新复建的,60多年前它们被视为为封建士大夫歌功颂德的产物,再加上年久失修,偶发的坠石伤人事故导致了整个牌坊群的毁灭。与那些牌坊命运相似的是当时潮州的许多宗祠,虽未被全部拆除,但大多被改做了学校、仓库、工厂,祠堂的祭祀功能消失了,也不再传递家族的荣耀。

王鲁湘:我觉得其实咱们宗祠我们过去的看法就是比较偏左一点,认为它是代表着封建的余孽,这些社会组织结构阻碍了社会进步,其实我们从另外一方面看宗祠的存在就是儒家慎终追远的一个思想,一个寄托,慎终追远不是别的,慎终追远是为家族成员建立一个世世代代的一种荣誉的动力,就说每一代子孙进步求上进这动力从哪里来,动力就是光宗耀祖,光前裕后,宗祠其实就是我能不能进到这个族谱里头占有一席之地,我能不能够以后让我的宗祠发扬光大,让我的祖宗特别的为我们感到荣耀,甚至我们能不能建立一个牌坊,比如说像我们潮州这一个老城里头的牌坊街,几十座牌坊,这其实都是这样一个荣誉造成的一个人身的动力。

《文化大观园》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王鲁湘【主持人专区】

首播:周六18:45

重播:周日14:02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昌洪坤]

标签:宗祠 王鲁湘 潮州

人参与 评论
2014-02-14文化大观园 亲近潮州(下)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2/14/3b215906-18d4-473f-827b-36db25740f42.jpg

网罗天下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