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宋教仁立法修改民国政体 其死推中国进步

2011年03月07日 13:58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黄兴返国组织武装起义 战斗中失去两指

曾子墨:孙、黄第一次见面后一个月,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这一组织的核心骨干力量,都来自孙中山创立的兴中会和黄兴创立的华兴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39岁的孙中山被任命为总理,而31岁的黄兴则担任执行部庶务,成为仅次于孙中山的领袖人物。

解说:在性的推举之下,孙中山的领导权威得以确立,在此后的两年间,孙中山赴东南亚各地,向华侨宣传革命和募集经费,在一些地方创立同盟会支部,而黄兴则担负起了直接领导国内革命武装起义的重任,历经挫折,可谓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傅国涌(作家):他非常富有行动能力,实际上很多硬仗都是他打的。

萧致治:所以能够在国内指挥活动,能够组织武装起义,能够搞宣传,能够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来搞革命的呢,这些事都是黄兴做的,都是黄兴在具体的策划,当然他跟孙中山商量孙中山也有些意见。

解说:1905年到1911年,六年间,黄兴参与或者指挥了多次起义,在广西,在越南,在云南、在广东,黄兴领导了一次又一次武装斗争,尤其是广州黄花岗起义,黄兴写了绝笔书,在战斗中右手受伤断去两指。

傅国涌:所以我们看到在整个的历史当中,黄兴都是在第一线出生入死的,他不是在后面指挥,黄兴就是这样的一种性格,所以也就赢得了大量的人对他的尊敬。

赫连勃勃(作家):10次革命,黄兴领导了8次,其中那广州起义,他和他自己的儿子差点都死在那里,因此黄兴这个人中国早期革命当中,那绝对是功劳太大了,中山先生一直是属于遥控革命。

黄兴甘当孙中山配角 拒绝抢先成立临时政府

解说:历经了多年艰辛,感受了无尽的山重水覆之后,革命的进程在一个偶然的时间里,突然有了柳暗花明的变化。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十八天后,作为同盟会在国内的主要领袖黄兴抵达武汉,据说前线将士听到黄兴来了,士气大涨,而远在美国的孙中山两天之后就在街头的报纸上,也得到了武昌为革命党占领的消息,孙中山喜出望外。11月24日,在国内一再致电催促的情况下,孙中山乘船回国。

饶怀民:但是正在1911年12月24号,正值准备组织南京临时政府的时候,黄兴得知孙中山马上要回国了,他说现在不能组织,他说如果现在孙中山还没有回国之前,我抢先来组织这个南京临时政府,这样对孙先生不好,所以我们还是要等孙先生回来以后,再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郭钦:他说革命最要紧的是团结,那么要团结就不要争名夺利,不要为了个人权力。

傅国涌: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下面,很难产生出一个带有很好的配角意识的人,配角意识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是匮乏的,很缺乏的,黄兴就是一个具有良好的配角意识的人,他愿意做孙中山的助手,愿意支持孙中山。

解说:1911年12月25日,在武昌起义爆发两个半月后,孙中山终于到达上海,黄兴亲往吴淞口迎接。

赫连勃勃:中山先生走下海轮的舷梯,掌声响起来,当时就谣传孙中山先生带来无数款项,结果就记者啊,当时的人就问,中山先生带来什么了,中山先生还是保持平常那种革命家、演说家的气质,怎么说呢,我身上一文不名,今所带回者乃革命精神尔。当然后来一说好像你看,中山先生多么伟大,多么从容不迫,实际上他这句话还是体现了他孙大炮那个绰号,跟那个绰号完全相符,就是说还是带了一张嘴,真正的革命家,真正踏踏实实在国内以命来搏革命的还是黄兴这种人。

解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与黄兴,这一对革命先锋的主角与配角,历经多年的磨难,终于迎来了革命的光明。

饶怀民:孙中山当了大总统以后,指定黄兴为陆军总长,除了陆军总长以外还有参谋长,陆军参谋长,这两个职务是最重要的,要黄兴来担任此位,所以说明黄兴和孙中山的友谊是非常深厚的,互相支持的。

傅国涌:黄兴的声望应该说在辛亥的那个时候,他在孙中山之上,在当时甚至在孙之上,孙、黄是并列的。

黄兴孙中山因二次革命决裂 支持者互相攻讦

解说:1913年3月20日,时任国民党代理理事长的宋教仁在上海遭到暗杀,在如何应对这一案件的问题上,并肩携手共同战斗了八年的亲密伙伴,黄兴与孙中山遭遇到了原则与理念上的重大考验。

郭钦:宋案发生以后,孙、黄之间的关系,应该来讲由以前非常亲密那种关系发生一些变化,这个变化也是逐渐的,围绕宋案发生处理问题,这是孙、黄两人出现裂痕的第一步。

萧致治:他被杀以后怎么办,当时有一个很普遍的说法,就是说黄兴是想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孙中山主张马上发生武装讨袁斗争。

解说:孙中山和激烈派认为,法律不可靠,应以武力反袁,黄兴与稳健派认为,国民党人手中没有像样的武装,武力反袁不现实,主张通过法律倒袁,二者都有脱离现实之处,又都是受到现实的制约,在孙中山的一再坚持下,革命党人最终还是于1913年,发起了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最终二次革命迅速失败,孙中山与黄兴的关系也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责任编辑:卫视李杨]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