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星云大师对话刘长乐 畅谈修养之道

2013年09月02日 11:41
来源:凤凰卫视

星云大师:“八正道”和“戒定慧”之间的这种关系

星云大师:分开来讲是“八正道”,把它结集一起讲“八正道”就是“戒定慧”,刚刚总裁也讲了,哪些“八正道”是属于“戒”哪些属于“定”,哪些属于“慧”,其实“戒定慧”再把它综合起来讲它就一个心,这个心里面啊有分寸,就是持戒嘛,心里面有主张,就是定念嘛,心里面有慧学能发光嘛就是智慧嘛,所以这个“八正道”也好,三学“戒定慧”也好,它都是用来熄灭贪嗔痴烦恼,都来熄灭这个外界的这个诱惑,外界的动乱,让它归于(平静),从动乱给它归于平静,从差别给它归于平等,让这个一切万法,让我们心能转境,不要为境所转,不要为境界所转,所以古人啊养智啊,养利啊,养灵啊,养什么,养什么这佛门最重要是养心,所以修养最到家的把自己的心修养好了,所以我觉得这个修养不能是要求别人,是应该要求自己,从自己做起,从今天做起,从心里内心诚意的恳切挚诚地做起最重要。

彭诗婷:大师有说“戒定慧”就是总归就是一个心,所以我们常常就是要,就是我们不要以心,我们要以心来役物,不要以物来役心那我们来想想看,这个心是不是说我们要懂得去观照自己的内心呢?那一般人又怎么去观照自己的内心?

刘长乐:我们想到了这个斯里兰卡的一个希尔瓦,希尔瓦的一个佛教的佛学大师,他写了一本书,叫做佛教的这个心智修养,心智修养内观,他其中就讲到了就是说我们本来心是很静的,他讲的其实是性本善的,他是这个观点啦,但是后来由于这个“五盖”的蒙蔽,“五盖”的蒙盖然后就使得心被污染了,那么“五盖”呢师父也跟我们经常提,这关于“五盖”的问题,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讲到这个“贪欲盖”“嗔恚盖”“昏眠盖”,这个“掉悔盖”,还有“疑法盖”,这“五盖”呢对心的蒙盖,对心的蒙蔽,盖住了,现在目前我觉得我们当代社会,这个蒙盖得又是更严重,更严重,那么怎么样子来解脱这个“五盖”,怎么样子能够这个心智内观这本书也提到了,他说圣道,圣人的圣,圣道就是“四念住”,这“四念住”呢“身念住”,这个“受念住”,“心念住”和“法念住”,这个“四念住”呢对于消除这“五盖”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师是不是能跟我们讲讲这个“四念住”,这个它的佛学原理。

星云大师:是内观讲究就是修养的,这一类的经书,道德的自古以来不断地这个出版,主要的都是自心,心也是为了要“四念住”,就是我心安住在哪里,我们平常的心啊在“六尘”,“六尘”就是“色生香味触发”,哪里声音好听,哪里这个香味很好,哪里味道很好吃,哪里颜色很好看,就是给这个声色之娱乐,这个心就随这个境界乖舛捉弄,它不听我的话呀,它不安份啊,它就好像猴子东跳西跳,弄这一地的,这个乱跑啊,容易闯祸啊,所以我们要能控制自己的心。

过去在城门五祖要传法给六祖的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这个才子叫做神秀禅师,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他就做了一首诗记,想要给五祖审审看,你只等于考试及格就得道了,但是五祖认为这个不够,后来就是在六祖他是一个苦人学者,墨房里面磨墨的,他并没读过书认得多少字,不过他悟性很高,他一听念了这个偈语他说这个开悟的都没有透彻,他说我来重来一次,他就改得不同,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意思比那个神秀禅师又高了一点。

因为那个神秀禅师“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都从有,有像有样子,这个慧能禅师他高了一点点,无“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这个世间一切都是本来无一物,都是庸人自扰,你像我们现在是非烦恼,常常人物争执,有的时候或者误会,或者太过计较,或者太过比较,那些都不值得,假如一个聪明的人看到这种争执,看到这种比较,计较哈哈一笑,没有什么了不起啊,所以有了修养,处理世间上的是非啊、烦恼啊、得失啊境界会高一点,所以我是想大家如果学习三学“戒定慧”,学习“四念住”,学习这个“五官”“五感”学习六祖就是佛法啦,有时候大家都是会有很大进步。

[责任编辑:张梅] 标签:修养 星云大师 刘长乐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