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马加力:印度解决边界问题的意愿并不强烈

2013年07月09日 17:21
来源:凤凰卫视

第一个时期就是从1950年建交到1962年中印边界发生战争,这段时期为什么叫蜜月期?当时中国国家主席、中国政府总理和印度总理尼赫鲁都有非常好的关系,因为我们刚才讲到,中印建交(印度)是中国和非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当中的第一个建交的国家。那么这样呢,中印之间确确实实当时感情非常好,当时有一句口号,叫做“Chini-HindiBhai-Bhai”,这是印度人发明的,“Chini”是指中国,印度是叫“Hindi”,Bhai-Bhai”叫做友好,就情同兄弟,就是“Chini-HindiBhai-Bhia”,就是中印友好似兄弟。这种感觉,兄弟的感觉大家都可以知道,是情同手足,血脉相通,所以当时的关系呢,应该说非常好,特别是1954年双方签订了一个协定,就是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通商和交通的协定,这个进一步促进了中印关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英属印度时期,在西藏地区遗留下来的一些特权,当时的尼赫鲁有一个想法,就是说印度是亚洲文明的一个发祥地,中国也是在亚洲非常重要的国家,是拥有灿烂文明的国家,在尼赫鲁的心目当中,他认为中印加上一些其他国家,包括印尼啊,其他一些国家,那么就可以在亚洲呈现出一种很强盛的样子,很团结的样子,所以中国当时也是需要,除了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外交战略的一个重点之外,那么像这样的国家,当然是我们必须和它发展好关系的国家。

第二个时期就是中印关系的低潮期,那么低潮期呢,我们一般来说从边界战争开始,一般是这么认为的,其实在这之前,中印关系当中有一些潜在的问题开始凸显,一个是西藏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在西藏问题上,因为1954年双方签订那个协定之后,印度放弃了英印时期在西藏的一些特权,但是它还念念不忘当时在西藏地区的印度的那种优势。

所以呢他们对这点呢还耿耿于怀,特别是借重达赖喇嘛想获取他们更多的利益,因此在1956年的时候,达赖喇嘛到印度去,印度方面就开始做工作,希望达赖喇嘛留下来,那个时候是我们整个世界上要纪念释迦牟尼涅槃2500周年,我们也派了代表团去,周总理在印度可以说苦口婆心地做达赖喇嘛的工作,那个时候在1956年的时候,印度就有这种想法,就想利用达赖来达到他们的某种目的,尽管双方很友好,但这一点上还是不太一致。那么1959年3月,西藏发生叛乱以后,印度又在这个问题上作了很多文章。

3月中旬,实际上就把达赖喇嘛吸引到印度去了,当时达赖喇嘛流亡到印度,也是找到一个,他认为是一个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地方,这个当然对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双方政治关系不错,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呢,又和我们的根本利益相违背。所以我们心里可以说极为不爽。尽管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应该说周总理前后到印度去3次,做达赖喇嘛的工作,终于给他说服过来了,就还是回来了。但是呢,1959年叛乱以后,他又跑过去了,这是肯定造成了一个问题。

另外一个就从1959年,印度在边界前沿地区,就逐渐地采取蚕食政策。就是因为中印边界当时1959年的时候,边界那时候也没划定,到现在也没有划定,所以大家有这么一个概念,中印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就是没有一条国际法承认的,双方承认的这么一条线,所以这个概念一定要清楚,但是我们认为中间有一条,中国的西藏地方政府长期以来,持续有效,或者是长期有效,管控的一些地方,这些线基本是这样一条线。

所以,印度方面呢,不断地向这边推进、蚕食,特别是到1961年以后,就采取前进政策,就不仅是一点一点地悄悄地蚕食了,就派着部队往前推进,不断地沿着他所认为的麦克马洪线这条线巡逻,而且有些地方,越过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实际上那就是完全到中方的领土上来进行活动。那么这一点让我们非常愤怒,这个时候呢,在我们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们决定应该说就给它一个教训,就是不要这样做,这样做的话是不行的,因为边界问题、领土问题,涉及到国家的核心利益。任何一个国家,不会在领土问题上做这种让步,所以发生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这段时间呢,应该说中印1962年这场战争,前后历时一个月,中国可以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当时的情况,也考虑到国际上的压力,我们内部的一些情况,包括后勤保障的一些情况,我们还是决定打住,然后我们又为了维持和平,为了表明我们真正的诚意,所以我们就采取了一些我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向国际社会证明,向印度方面证明,那么我们再沿着实际控制线,又后退了20公里,这些呢都是后话,但是1962年战争以后,边界形势确实稳定下来了,大概有十几年二十年的稳定期,这也达到了我们领导人所说的,打一仗,要多争取一段时间的稳定期,那么确确实实也达到了目的了,但是中印边界这个战争以后呢,对两国关系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应该说双边关系严重倒退,双方大使都撤回各自的国内。

那个时候双边关系,只是保持在代办级的水平上,所以这段时间,我们认为是中印关系的低潮期。那么第三个时期呢就是中印关系的解冻期,解冻期就是我们从重派大使,重新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开始,这是1976年,1976年,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会见外宾的时候,其中有印度的一位代办,他跟他讲了这样的话,中印两个大国还是要恢复友好关系的,中印两个大国,两个邻国不应该彼此为敌,那么实际上也发送了一个很强烈的信号,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双方又重新把各自的特命全权大使派到对方的首都,重新开始了有大使的这样一种外交关系。尽管有大使级的外交关系,但是各种活动很少,双边关系只有在国庆的时候有那么一个小型的活动。

一直到1988年,拉吉夫·甘地访华,这个时候呢,中印关系发生了一个新的变化。所以呢,我们讲,从拉吉夫·甘地访华开始,中印关系进入了升温期。

1988年拉吉夫·甘地访华,应该说在印度国内也是有很多压力的,但是作为一个非常年轻有为的政治家,他做出了一个政治决断,毅然地率领代表团到中国来访问,当时中国的领导人邓小平先生会见了他,跟他进行了很好的沟通,就是双方应该面向未来,发展关系,那么从拉吉夫·甘地访华以后,可以说中印关系进入了快车道,双边的高层互访逐渐地加密,这样就表明了双边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期。

我们讲到最后中印关系的竞合期呢,一般来说我们从2000年前后讲起,1998年印度核试验以后,中印关系经历了一个短暂的挫折,当时印度总理,以中国拥有核武器,巴基斯坦拥有核武器为理由,给美国总统写了一封信,来为自己的核试验进行辩护,其实我觉得这个举动是,应该说至少是不明智的,至少是不聪明的,那么美国跟印度关系,印度方面以为美国能够理解,但是美国因为出于防扩散的需要,就把这封信给公开了,使得中国对这个事情非常恼火,因为当时的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他就提出中国是印度最大的威胁,在这里我讲一个插曲,费尔南德斯先生曾经请我去参加印度的国庆阅兵式,在请我吃饭的时候,我跟他讲了这样一句话,我说阁下在中国很有名气,什么意思呢?就说你骂中国骂得中国老百姓都知道,你做了这么一档子不太好的事,我希望阁下去中国看一看,看一看中国在干什么,看一看中国在想什么。

结果后来在2003年,SARS(非典)横行的时候,这位“费”先生到中国来了,当时所有的来访计划,我们外交部接待的那些来访团组,都取消了,这个先生还真是不听邪,到中国来了,来了以后真的,他看到中国对印度其实我们并没有敌意,那么他回去以后又发表了一个声明说,他说那话是记者歪曲的,反正他自己给自己下台阶吧,但是在印度媒体上确确实实认为,这个中印关系应该改善,那么有的右翼的媒体,甚至指责这位费尔南德斯,它们猜想,中国一定是给他了巨额贿赂,使他转变了态度,要不然他不会态度发生这么明显的180度的大转弯。

其实我们什么都没有(做),我们只是表明了我们的诚意,只是表明了我们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态度,所以呢,后来印度总统2000年来中国访问的时候,那么就跟中国领导人达成这么一个共识,就是中印双方互不构成威胁,这就是我们讲中印竞合时期的开始。但是呢这十几年来,我们也看到中印关系也还是经历了一些小的起伏跌宕,比方说刚才主持人提到的“帐篷事件”,就是这个跌宕的一个小小浪花,那么就是我认为中印之间互不构成威胁,但是存在着某些竞争性,比方说在经济上,比方说在战略地位上,还是有不同的一些诉求和想法的,但这些不影响中印关系整体的发展。

《世纪大讲堂》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首播:星期六1615—1715
重播:星期日0825—0920  2330—003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刘子源] 标签:边界问题 关系 印度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