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原国民党士兵抗日阵亡 74年后被追认为烈士

2013年06月19日 14:06
来源:凤凰卫视

解说:孔老的反应令张恒甚为触动,也更坚定了他为杨世武正名的决心,1987年6月在查询相关资料时,张恒偶然间看到了这样一份文件,1983年民政部曾下发,关于对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党人和其他爱国人士,追认为革命烈士问题的通知。

其中提及,这些为抗战牺牲的国民党官兵可被追认为烈士,此后张恒开始准备资料,并向有关部门提出申烈请求,几经辗转,2000年3月,张恒终于得知了杨世武申烈成功的消息,而这一纸证明也从此被老人一直带在身上视若珍宝。

张恒:她把那个证就揣在自己的身上,好像这就是我的父亲,所以说她自己出去以后,她没有得到父爱,她出去就拿这个东西呢,展示给别人看,甚至呢去老太太嘛,去想买一个包子,她就想,她就跟别人说,我是一个烈士的后代,能不能让我先买,像这样的事情她都这样做,拿她这个东西享受一下烈士待遇,实际上她是在追寻,追寻一种父亲,她不是一个,追求一种别人对她的照顾。

陈晓楠:终于能让别人知道我父亲。

张恒:对。我不是一个国民党反动军官的家属,可能这些人根本跟她几乎不认识,你可以想像这种心态。

解说:为杨世武追烈后,研究现当代史当年的张恒,开始慢慢将研究的视角转移到国军抗战史上来,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也一发不可收拾,令张恒没有想到的是,2009年研究过程中,无意间走进的一块墓碑,竟会彻底改变他日后的生活。

官兵村民在战后将牺牲战友遗体安葬并立碑

2009年,从陕西省平陆县传出一个消息,在该县西郑村发现了一块墓碑,碑上记载了多名抗日阵亡士兵的名字,得知消息后,张恒立即驱车前往查证,历经七十年风雨,如今墓碑上的字迹已很难辨认,只有用水泼于墓碑之上时,碑文才一一呈现在张恒的眼前。

张恒:第一个字,正面第一个大字,上面的,为国捐躯一圈,正面呢,是中华民国28年,营长张玉亭既全体官兵敬立。

解说:1938年3月,日军攻占太原,兵临风陵渡,西北岌岌可危,蒋介石令三十八军军长孙蔚如,组建三十一军团,渡过黄河,进驻山西南部中条山,抗击日军,1939年1月23日,中日两军在中条山青家山一段展开激战,战斗从凌晨一直打到黄昏,日军始终没能攻破防线,123战斗,28个年轻的国军士兵不幸倒在了敌军的炮火之下。

张恒:当时打仗的时候有一个老村民,部队在那驻的时候,关系很好,他也是个孩子,十五六,十六七的样子,看到这个情况以后部队就说,我们上去把日本人,继续赶,往山那边赶,你赶快把这些烈士就是我们的人,想办法拉走,他就把当时死亡的,这些战士的绑腿卸下来,然后绑到烈士脚上,然后他又背老自己的身上,他爬出去了,28个人就这样,被一个一个爬着拉出了低洼地带。

解说:战斗结束后,官兵和村民一起将牺牲战友的遗体,运到了山下一个名为西郑的小村旁。

张恒:把这烈士搬到村里的时候,四处找木头给这些烈士钉棺材,为了使这些烈士们装进去以后,将来家里人要搬尸体能找到这个烈士,每个人的棺材里面,头顶都有一块砖,让自己连的战士把名字刻在砖上,以便后来再找这个烈士,他们就埋在村外的一个庙的旁边,然后浅浅地埋了一下。

解说:此后,营长张玉亭找来村里的石匠,并四处寻找合适的石料,他要为牺牲的战友立一个碑。

张恒:当时刻的时候张玉亭,请村里的搬运石碑的后生和打纪念碑的石匠吃了一顿饭,吃了一顿豆腐,就算答谢了很好很好了,后来,经过了一个月以后,这个石碑终于打成了,就这样,记述了28个士兵名字,以及籍贯等信息的一块墓碑,从此立在了他们牺牲的战场旁,张玉亭为这块墓碑起名后死碑,意指活着的人埋葬牺牲的战友,日后远赴死抗战。

岁月流逝,当张恒第一次走近这块墓碑时,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十年,多年来,当地百姓会在逢年过节到墓碑前进行祭奠,可这里的人,却从没见过烈士的家人前来祭奠,也就是说,这些为了抗战牺牲而被埋在西郑村的国民党士兵的亲人,极有可能并不知道他们已经牺牲了,至少不知道他们牺牲在了异地他乡的山西西郑村,一个想法开始在张恒的脑中渐渐萌生,他要替这些烈士寻找他们的家人。

凭借着墓碑上烈士的籍贯地址,2009年6月,在陕西省柞水县一个偏远的小村,张恒首先找到了墓碑上28个阵亡士兵中汪家强的弟弟汪家和,当年哥哥离家时年仅19岁,一走便再也没有了音信。

张恒:抽兵把他抽走了,抓走以后,他父亲很快就去世了,所以说家里没有劳动力了,从此以后要饭,要了十年的饭,等于他妈妈带着他要了十年的饭菜,把他们养大。

汪家和:我不走了,我姐把我背着,背一背,走一走,要饭的,要到富人家,富人家试你,看你到底是要饭不是要饭,捧上这一捧土豆,往上火一撂,最后熟了,看你剥皮不剥皮,剥皮呢人家还不给你,一点都不给你,你要是不剥皮擦一擦吃了,临走还给你二斗粮食。

解说:虽然四处讨饭遭尽村里人的冷遇,但母亲一直不愿意离开家乡,然后直到她去世,也始终没能等到汪家强回来,多年来,对于哥哥的下落,汪家和曾有过多种猜想,直到张恒的到来,他才知道,早在70年前哥哥离家的那一年,他就已经牺牲了。

张恒:这个老人听到这个消息,找他哥哥的消息,老人半天没作声,紧接着,背过我们,蹲在地上,哭了,这个哭,是我听到的所有哭声中间很难忘的哭,呜呜呜,呜呜呜,就成这样了这种感觉,很悲鸣,我永远忘不了这个哭,真的。

张恒义务帮助战士后人搜集资料并提出申烈

解说:烈士家人的状况令张恒感同身受,而随着寻找的深入,张恒也走进了更多的家庭,2009年,经过张恒牵线,墓碑上多名烈士的家人,一并从陕西赶到山西,见到了那个记载了他们亲人名字的墓碑,而这也是烈士的家人70年来第一次来到他们亲人的墓地。

张恒:当汽车到达墓地的时候,所有的烈士家属,首先奔的就是墓碑,他们在寻找自己亲人的名字,当时现场都很乱,当他看到自己亲人的名字的时候,有些人就哭了,一般的去的人侄子比较多,看名字的时候都是侄子们去看,头压着头,头压着头,墓碑就这么粗一点点,一个人把前面占了,后面就看不见了,头压着头,人趴着人看。

陈晓楠:找那几个字。

张恒:找那几个字,这几个字是他们期盼了几十年,是他们上一代人,所传承下来的希望,也是他们这一代人想要完成的心愿,这几个字对他们来说很重很重。

[责任编辑:潘旸] 标签:士兵 国民党 后死碑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