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20世纪末 近半香港富豪是大陆“逃港者”

2013年01月02日 13:52
来源:凤凰卫视

解说:《大逃港》的作者陈秉安,1948年出生于湖南桂阳,当过运输工人,做过下乡知青,1978年36岁的陈秉安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大学毕业的他来到深圳,做了一名党报记者,1985年再一次采访中,陈秉安认识了一位香港商人,而这次采访也彻底改变了他此后的生活。

陈秉安:就是我去一个合资厂采访,那个老板姓邱,他听说你们大陆的记者都是“书记记者”,上面怎么作报告你们下面怎么记,然后拿去发表了,我说也不尽然吧。他就问我说,你知道逃港这个事吗?我说我知道,他说你敢写吗?我说敢,有什么不敢,我知道那时候写这个题材也是很讳忌的。

解说:彼时“逃港”还是一段不被公开的历史,陈秉安还记得小的时候,老家的一个表哥和表弟就曾逃到香港,而在他童年的记忆里“逃港”也始终是一个被人们讳莫如深的词汇。几十年后,当再次听到有人提起“逃港”时,年少的记忆和一个记者的好奇驱使陈秉安想要更多地了解其中的故事,于是,他跟随那名香港商人来到了深圳河边的一处铁丝网下。

陈秉安:铁丝网过去是山,都是崇山峻岭,然后就是很高的灌木,灌木下面有一棵松树,松树旁边有一个坟,坟上那时候还看到的到隐隐约约是红色的字。

陈晓楠:孤零零的一个碑。

陈秉安:孤零零的一个碑。他说对面你看到那就是我哥哥的碑,他说当时我过去了我哥哥没过去,这就对我触动很大,我就想这个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把这个事记录下来的东西。

陈晓楠:所以你当时站在那个小山坡上看到墓碑的时候,那时候已经下决心了。

陈秉安:下决心了,我要写,我这个人做事,要看准这个事情就拼命去干,觉得这个事情有价值应该做的,我就会一直做到底。

陈秉安瞒着亲友 暗地采访尘封的“敏感”历史

解说:然而作为一名党报记者的陈秉安深知,公开采访这段“敏感的”的历史,不但在当时不能发表,甚至还会丢了工作。于是,他瞒着周围的亲朋好友,开始偷偷搜集有关逃港的资料,借助采访需要,陈秉安来到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和档案室,翻阅那些已被“尘封”多年的历史档案。

陈秉安:首先是不让我去看,因为我不是处级干部,东找关系西找关系,打介绍信,让我去看了,看的时候,我看本子登记,前面的人,哪些人看过这些报纸,两个,几十年了,为什么这些东西都不被人重视。

陈晓楠:被遗忘的历史。

陈秉安:被遗忘的历史,真的慢慢就这样过去了。

《广东省志》:1962年5月15日有4977人逃往香港

陈晓楠:从1842年清政府将香港割让给英国之后,粤港两地的居民实际上是可以自由往来的,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防止境外的反华势力从香港渗透,1951年2月15号广东省政府颁布了禁令封锁河口,并且在深港边界设立了三道防线,私自前往香港的人将被视为“叛国投敌”,自此,在深港边界上竖起的铁丝网犹如10年之后的柏林墙,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根据陈秉安的统计,在此后的近来30年的时间里,通过各种方式从大陆成功逃往香港的人超过一百万,1962年,随着全国性大饥荒的日益严重,时任广东省第一书记的陶铸下令开放河口,给饥饿中的难民一条活路,一时间整个广东,乃至全国的乃民纷纷涌入了香港。根据《广东省志》的记载,1962年5月中旬以后每天外逃的人员达到数千人,仅是5月15号的一天就有4977人逃亡,而每天集结在宝安、深圳一带,伺机进入香港的也有四五千人,高峰期间,甚至达到八千多人,在广州火车站,还发生了大批外逃群众冲击火车站事件。一时间,1962年的深港边境成了饥饿的难民们求生的最后稻草。

陈秉安:人山人海,铁丝网啊,一千多人,喊一二三四,哗、就倒掉了,赵紫阳拿望远镜看了,哎,这就跟黄海战役一样的。

解说:随着从全国各地涌入的逃港者日益增多,失控的局势惊动了中央。从1962年5月22日开始,广东从各地抽调万余名官兵,开始堵截收容逃港者,至当年7月8日止,共遣送51395名外流人员回乡。在翻阅的诸多历史档案后,陈秉安开始寻找“62逃港潮”中的亲历者,在一次朋友聚会中,他认识了香港一家金融公司的总经理叶小明,出生于粤北一个小山村的叶小明,12岁那年父亲在大炼钢铁中掉进的土高炉烧死,成了烈士。1962年,在饥饿中挣扎的母子俩决定铤而走险,到香港找活路,当年5月26日,在一场暴雨中16岁的叶小明和母亲踏上了逃港之路。

陈秉安:就他俩母子过了铁丝网,把那个铁丝网,有些人把它撬开,撬出洞了,从洞里爬过去之后,水已经淹到胸部来了,母亲牵着他的手,他拉着母亲,一起就在水中,就这样颤颤巍巍地就过去,过到已经到了香港那边了,这个时候呢水已经太高了,我们两个已经受不了了,赶快要找地方,这时候看见一个树,树上坐了很多逃港的人,都在上面躲水,这个时候母亲就把他推上去,别人把他推下来,母亲又把他推上去,因为当时个人都要保住自己的命,他就终于上去了,叶小明坐到了树上,他就拉他的母亲,树上人讲,你还来,还来,来的话就一起都掉到水里面去了,枝桠就要断了,有个人就一脚就把他母亲,踢到水里面去了,就不让她上来,这个叶小明在上面就哭啊,后来水退了,叶小明和他的老乡们一起来找他母亲的尸体,其实那尸体隔这个树不远,就是200米吧,就在两个树之间夹着,他说我母亲就夹在那里。她说我把我母亲埋的时候我就想,他说我这辈子一定要争气。

解说:在一份当年出版的香港《星岛日报》中陈秉安查实,仅叶小明母亲遇难的那一天,香港落马洲一带就发现逃港者的浮尸126具。此后,被母亲用命送到香港的叶小明,因为还未成年,很快便得到特许,拿到了香港身份证,在这张新的身份证上,叶小明登记的名字叫叶争气,16岁的他在香港从工厂里最底层的工人做起,一直干到了一家金融集团的总经理,然而,许多当年和他一样逃荒的难民却并没有那么幸运。

位于香港边境与市区中间的华山,当时是逃难者入港的中歇站,饥饿疲惫的人们在那里等待香港的亲友来接,原本有亲属在港的逃港者均可得到港英政府的安置,然而从1962年5月开始,因为涌入的难民过多,港英政府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在华山的3万多名逃港者得知他们将被就地遣返。

陈秉安:答应他们的条件就是吃两餐饱饭,这两餐你是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吃胀死的人都有,他说我就是死了,我逃过港去能够吃这顿饱饭值得,真的是这么一个感觉,那个时候,不说别人,说我们自己,我那时还小嘛,饿的时候就会有这个想法,只要让我吃饱,我什么都愿意。

陈晓楠:那时候在那个山上,就有很多他们的已经到香港的亲属去寻他们是吧。

陈秉安:对。整个山头,就像哭天抢地,整个都一片哭声,喊声,你叫我的名字,我叫你的亲人的名字,互相叫,但是警察手拉手围着不准上去。

解说:随着华山上一幕幕生离死别的照片,在香港见报,这些逃港者们也牵动着所有香港人的神经,许多香港市民自发地将药品和食物送往华山,而在遣返途中,上万名逃港者的亲属曾躺在车前阻止军队遣送自己的亲人,很多逃港者也因此得以跳车逃亡,最终,港英政府不得不采取强制手段,将聚集华山的逃港者运回大陆。

[责任编辑:袁鑫] 标签:陈秉安 香港 5月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