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一个农民的西行漫记:为失学孩子行走十五年

2012年03月07日 16:14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我是靠自己的这双脚一点一点走到他们面前的

解说:在西部一双双孩子和家人的眼中,在一份份协议中,王搏感觉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在看到希望的同时,王搏也感到内心的脆弱无力,感到脚下这一条路,漫漫无边。

王搏:感觉到让你没有能力,没有余地去做这件事。

陈晓楠:做不过来。

王搏:那个时候拍的孩子非常多的。

陈晓楠:对啊,你救不过来。不会让你觉得你在做一件很无望的事吗?

王搏:当然觉得,当然觉得是无望的。

解说:而此时,王搏原本认为,简单纯净的“一对一”资助计划,也出现了一些他未曾遇到的噪音。

王搏:我们这个钱不能送达,有一些邮政分支的那一些机构,它就会扣你这个钱的内容,比如说你在北京给一个孩子寄100,他就在那边就给你收5%到3%的这一种延伸服务费。比如说我们会在一个学校里面汇钱,这个学校是个教学点,就是由资助人寄给这个老师,但是有一些村里面的干部,他明目张胆就从邮局或者什么地方去取,所以查帐呢,就觉得这件事已经到了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的那个阶段。

解说:此时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十年的王搏殚精竭虑,多年来有出无入的经济状况已经让他和他的家庭在经济上陷入了困境,他的孩子也面临着失学的境况。

王搏:当时确实是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压力,就是说我的儿子都要面临失学。但我的一些朋友说,资助我的儿子,当时我就非常生气,甚至我就会发火,你供我的儿子,我现在就我的尊严在哪里?我就甚至自己找不到自己的尊严。

解说:2004年11月,多年来一直热心投入帮助王搏在北京开展“一对一”资助计划的北大志愿者,接到了王搏的一封信,信中表示,他将放弃自己“一对一”失学儿童救助计划,坚持了十多年的行动,在北大缓缓落幕。

陈晓楠:当时写那封信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夜里两点?

王搏:没有睡觉,一直没有睡觉。

陈晓楠:当学生问你为什么不做的时候,你怎么回答他们的?

王搏:我基本上没有回答。

陈晓楠:就沉默了。

王搏:我就不想让这些学生知道,我就觉得好像是,也就是我的孩子,我没有办法给他们把这件事澄清。

[责任编辑:孔庆瑞] 标签:西行 王搏 孩子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