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大批中国知青加入缅共人民军
解说: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潮席卷全国。
王羲:那一天我记得是半夜三更,那前场那个大喇叭就打开了嘛,所有宣传就打开,那响彻天空啊,惊动的,毛主席最高指示,那半夜三更就开始全部起来狂欢了。
解说:1969年的春天,王羲、李寒在知青上山下乡的大潮中来到了中国西南边陲,分别在两个偏僻的山村里插队落户。
王羲:一下车傻眼了,怎么会是这样,那个放火烧荒,满山遍野那个野火烧得焦黑的一片。
李寒:当地的傣族以为我们是孤儿嘛,以为我们是孤儿,就是说这些人大概都是没父母的,没家的那个。
王羲:翻到山里面一看,我们都傻眼了,怎么这不是旧社会吗,旧社会不就这样吗。
李寒:竹子做的墙,竹子做的床,竹子做的桌子,竹子做的凳子,竹子下面是草片,你睡在下面的床上,没下雨的时候你可以透过草片的缝看到星空。
解说:王羲出生在昆明,文革中父亲被打成了历史反革命,尽管出身黑五类家庭,但他还是希望通过接受再教育能够改变自己。上山下乡的几个月后,王羲得知父亲因历史问题交代不清,被遣送到了偏远的农村进行劳动改造。
王羲:那一天对我打击很大,我狠狠地喝了一碗那个老农民偷偷酿出来的那种酒,狠狠地干了一碗就醉倒了,醉得不省人事了。
父亲被送去劳改 王羲酒醒后决定投奔缅共
解说:得知父亲再次遭到批斗,王羲感到自己的前途愈发渺茫,就在此时他听到了这样一个消息,在中缅边境的对面,有一支红色的人民军迅猛发展,很多知青已经越过边境参加了世界革命,得知这一消息,王羲渐冷的心再次燃烧了起来。
王羲:第二天酒醒以后,投奔缅共的这个决心基本上就下定了。
解说:1971南云南知青开始实行三招一征,一些知青返城的消息相继传开,此时下乡一年多的李寒和妹妹得知,因父亲有历史问题且现在还在狱中改造,回城对于他们几乎没有可能。这一年夏天,李寒和妹妹偷偷地离开了知青点,向缅甸丛林深处走去。
李寒:去当缅共,就我跟我妹妹说,实际上也不是完全去参加世界革命,要做一个解放全人类的事,实际上在很多时候是一种无奈,是去找一条生路。
陈晓楠: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成立于1939年几经沉浮的缅共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和中国毗邻的这片土地上,这如火如荼的革命吸引了一大批刚刚从城市来到农村的知青的目光,这炙热的革命激情使得他们穿越国境,投入到了国际革命当中。
对于这批知青的真实数据,现在其实已经无从考证,仅仅有一些资料显示说1966年缅共武装大概是有数千人,而到中国知青下乡的1969年,游击队的人数一下子就激增到了近三万人,有一个曾经在人民军征兵站工作多年的老知青曾经这样回忆,他说最多的一天,曾经创造了日接待中国知青六百人的记录。
解说:1970年5月,王羲离开插队的知青点,独自一人踏上了异国的土地,在缅甸边境的一个小镇上,他找到了缅共人民军设在这里的征兵站。
王羲:一跨过国境,轻而易举就实现了,甚至不需要你什么审查你什么什么,根本就没人问你,你家庭什么,你什么什么什么,你干过什么,没人跟你问这些,一看你,行。马上,叫什么名字,挂上,走。那东西,装备就哗地就发给你了,就没想到那么简单,当兵竟然会那么简单。
分享到: | 凤凰微博 | 人人网 | 开心网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编辑:王太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