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西方传教士 为中国各地方言注音翻译圣经


来源:凤凰卫视

人参与 评论

核心提示:苏慧廉,英国人,传教士,著名的教育家,欧洲一流的汉学家。他一生最好的时光都在中国度过。被遗忘的大师,被忽略的业绩。他将《圣经》翻译成温州方言,将《论语》翻译成英文,他的译本是牛津大学最认可的

核心提示:苏慧廉,英国人,传教士,著名的教育家,欧洲一流的汉学家。他一生最好的时光都在中国度过。被遗忘的大师,被忽略的业绩。他将《圣经》翻译成温州方言,将《论语》翻译成英文,他的译本是牛津大学最认可的经典翻译,至今已印了三十多版。他建立了浙南地区最早的西医院,温州第一所高等教育学校。一战期间,他负责英国青年会华工事务,获民国政府授予的文虎勋章和双龙宝星勋章。他受聘为牛津大学汉学教授,翻译《妙法莲华经》,编纂《中英佛学辞典》。他还是英国庚子赔款退还中国的有力推手。一段中国晚清史,一位羁旅华夏三十年的英国人,他的行程,始于于温州里巷,止于牛津中国学研究所。欧洲最著名的汉学家,跨文化交流的先驱。百年之后,沈迦跨海追寻,开启这段尘封的历史。

凤凰卫视4月2日《开卷八分钟》,以下为文字实录:

梁文道:最近十几年,关于早期的西方的传教士来到中国的这段历史,是一个很显赫的学术研究领域,很多学者都在这里面投下了大量的功夫,从利玛窦开始一直到整个现代,很多人投进精力去研究,到底当时的这些西来的传教士,在中西之间构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影响,于是在这样的研究底下,大家开始重新看到了这批传教士他们的贡献。

他们不只使得中国有了一个,开了一个口能够认识当时封闭的环境外在的世界是什么,同时也引进了许多新的观念,新的做事的方法,新的制度,来建设现代的中国,甚至更重要就是有时候他们引进来的东西,是使我们更加了解我们自己了。然而呢,这样的一个关于传教士的一个新的认识,学术界里面早就有了一个新的共识,却不一定能够稳妥地传到大众之间。因为很多人到今天还在相信我们传统史观的那一套,觉得这些传教是什么呢,全是西方帝国主义者,来中国没好心眼,他们是做间谍,想奴役我们,想干坏事等等,那么我们把他们打走,那就是表示我们国家真正站起来了,是件好事。

或许今天我们不会在那么强硬的看过去这些西方传教士,但是我们今天顶多就是放弃了原有的史观,但是到底他们来干什么,做了些什么事,我们当时如何对待他们呢,那个实际情况还不一定是太了解的,于是在这个时候,去有这么一本书出来,是广受好评的书,叫做《寻找·苏慧廉:传教士和近代中国》。

那么这部书有趣的地方,是它的作者沈迦,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史学家。他原来是在温州做记者的人,后来移民到加拿大,但是他用一个很认真的方式,就是几乎把当年来中国温州传教的这位英国传教士,他足迹所至的地方,都走了遍,然后把他能够找到的关于苏慧廉的书籍、写作,他家人所写的东西,他的朋友们关于他的报道等等,也都找来看了一遍,所以这本书变得是关于这么一个,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讲,名不见经传的一个西方传教士,但是却写了500多页的书,而里面还夹杂着大量的脚注跟参考资料,写的就像一个学术著作一样。那么当然,它仍然不是一个学术著作,它是带有一个一般记者所写的那种非虚构题材写作的形式,所以常常会看到作者个人的感悟,看到他如何追寻他要写的这个传记的传主的这个过程,他足迹所致之处,跟他看到的一些个观察等等。

由于是这样的一本书,所以他就某程度又起到了一个作用,就是让一般的读者大众,能够借着这本书去接触到,我刚刚一开始跟大家所说的,最近十多二十年来学术界带给我们,对于西方传教士的一个新的认知。好,那我们先来讲讲这个苏慧廉到底是谁。

苏慧廉,其实我最早知道,是因为他编写了一本非常重要的书。那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书,但是到今天仍然是很重要的一部参考工具,就是《中英佛学词典》。苏慧廉他虽然是传教士,但是西方更多人知道他,是因为他是一个学者,他作为一个学者,他不只翻译过《论语》,同时还研究中国佛学,尽管他是基督徒,是基督教的牧师,那么他翻译我们中文里面的佛学词汇,但是又常常查考他们原来梵文的根源,因为他也自学成才,学会了梵文,那在把它们译作英文,这部词典到今天都还是很重要的工具书。

而《寻找苏慧廉》这本书,我觉得虽然大家都说它很好,事实上也很好,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回示近代中国史的一个侧面,因为它讲讲的其实远远不只是苏慧廉,还包括了像翁同龢他家后园的故事,还包括了晚清的时候,温州的地方民间,中国的政局理念的清高,或者是我们还看到了后来的,当时的满洲颠覆之后,革命政权共和政国建立之后,当时的满洲贵族,那些达官贵人,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他们在害怕什么,他们会遭遇什么处境。这些许许多多的这些侧面的故事,都是表面大历史看不到的,然而在寻找苏慧廉的过程中,沈迦一一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帷幕背后的一角。

说回来,这本书它由于着重是这样的一个面向,但是就因此忽略了一个面向,忽略了什么?就是我刚才说作为学者面向的苏慧廉,虽然这本书苏慧廉传里面也会谈到他写的学术著作,但是到底,可能因为沈迦到底不是干这一行汉学专业,所以就少了一个从学术专业来分析跟评断,到底他当年的学术论著成就怎么样。

因为苏慧廉后来,后半生的时候是回到了牛津,在那当汉学讲座教授,那么他去世之后,这个位子悬空了八年,本来就是等着,我们大家知道的陈云却先生去接班,但陈先生去不了,很可惜。OK,这个欠缺当然是瑕不掩瑜,我们来回头来看看,到底这本书怎么写。

那我们要先说到苏慧廉1861年出生,1883年来到了温州。那么当时西方人在温州的活动还是比较少,尽管早就有传教士来过,苏慧廉其实是来接班,那么他们来到这的西方人很少,普遍中国人对外国还是很陌生,很歧视,很难接受基督教的情况底下,他们该怎么办呢。于是苏慧廉首先要掌握的就是语言,不是学我们中国的今天讲的普通话,而是学温州话。他怎么学温州话呢,这边要注意,西来的传教士不仅用拉丁字母给官话注音,也给各地方言注音,给方言注音最初目的是为了让没有多少的文化的普通民众也能读《圣经》,但是后来外国的传教士也用这个方案学习各地方言。

那么因此,在苏慧廉当时他翻译了一个温州话版的《圣经》,而那时候中国已经有了福州话版、台州话版、苏州话版、杭州话版、海南话版,各种版本的圣经,这个就是传教士的贡献之一。贡献什么呢?他们意外的帮我们建立起了我们对各种发言的发音系统的掌握,一个科学上的掌握,而且还为他们编写了最早的他们的方言词典,甚至是方言版本的《圣经》出来。

《开卷八分钟》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梁文道【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17:05-17:1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00:25-00:35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靖升]

标签:传教士 苏慧廉

人参与 评论
2014-04-02开卷八分钟 《寻找 苏慧廉:传教士和近代中国》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4/02/d163e4ee-ef12-447a-95f5-11ee1388b8a4.jpg

网罗天下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