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我们要了解在民国时代的这些所谓知识分子大师里面,他们的出现作为一个集体现象,是很值得作为一个学理上的深入探讨,而不能够只是用一个很感性的一个方法,去从他们的故事去哀叹,哎呀,为什么知识分子的命运如此悲惨。 |
梁文道:当然这么写,有时候也很动人,是有价值的,甚至能够让我们反省今天的局势,但是如果不深入一点挖下去的话,有时候就会出问题。特别是在为这些知识分子写传记,或者像写报告文学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应该要尽量避免一个太过主观的一些的判断,有多少事实就要说多少的话。
比如说像今天我们提到这本岳南这本《陈寅恪与傅斯年》,虽然岳南我昨天说过,我看过他过去的一些书,我觉得写得也不错,可是问题是在这本书里面,我觉得有时候写的太轻率。他常常有一些在我看来是有一些失当的主观上面的一些判断,下的有点随便。
留学日本时的陈氏兄弟合影:左起陈隆恪、陈寅恪、陈衡恪
民国时期国学大师傅斯年
比如说我先讲一些基本的事实上的问题,这里面他有说到,傅斯年曾经写过一封信给罗家伦,这里面就提到这么一句话,傅斯年说,“说点笑话吧,老陈回去坐二等舱,带着俞大维那个生龙活虎一般的儿子”,Just think of it,用英文写的,就是想想看吧,Just think of it。
然后呢,居然我们的作者在后面就说,俞大维根据德文名字的发音,为孩子,就是刚才我们说的那个小孩,生龙活虎的那个儿子,为孩子取名为扬和,然后扬和后面写一个括弧,就把这个Just think of it写了进去。很明显,我们作者以为,这么一个简单的英文,是这个扬和的德文名字。
那么这是一个坦白讲比较低级的一个事实错误,但这个也就算了,我觉得这还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呢?有时候我觉得他下判断下的有点轻率。例如说,到了最后讲陈寅恪晚年问题,这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当年陆键东出了那本《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之后,就有很多人不断的去讨论。
始作俑者当然是余英时先生,写了这个陈寅恪的一些晚年的诗,在里面想要考证当时他的心事是什么。那么这里面就说到,陈寅恪是不是当年在49年的时候,曾经想过要到香港去呢?这是一个学界里面的一个争论,余英时就认为他是的,而另一位史学家汪荣祖先生就认为他不是的,这件事情我觉得最好的做法,就是要让双方的资料摆出来让大家一起看清楚。
可是我们的作者他这么讲,他说“当时文革期间陈寅恪第七次交代稿说,当广州尚未解放的时候,伪中央研究员历史语言研究所长傅斯年多次来电催往台湾,我坚决不去;至于香港,是英帝国主义殖民地,殖民地的生活是我平生所鄙视的,所以我也不去香港,愿留在国内”。
然后他说,“这个说法得到了后世多数研究者的认可,但也有少数人如余英时则认为不然”,说当时陈太太“已赴香港探听虚实,为陈寅恪出走打前站,只是因故未能成行云云,可惜余氏搜罗的证据尚不足以推翻陈寅恪本人的说法,故未能形成大的气候,也未能达到扰乱视听、混淆是非的效果”,这种字眼他常常使用,一种充满价值逸韵的字眼。
我们要注意,在这边,陈寅恪自己的这番话,是他在文革期间,在被打压的情况下的交代,大家觉得这样的交代是不是真的非常可信呢?这是一个问题。第二,我们再看,在注释里面,我们作者又说,按美籍华人学者,跟着加一个引号,“李敖说他是国民党的同道人余英时的说法”。
也就是说我们作者充分表现出他很看不起余英时,但是问题是余英时整个研究是怎么样的,他没有详细的去介绍,而反驳余英时的汪荣祖的研究又是怎么样,也没有详细介绍。他居然把笔墨花在就是说余英时照李敖的讲法,是国民党的同道人,这是一种用人格谋杀的方法来否定这位学者的说法。
也就是说用这样的一个态度,从这个细节看得出来,这本书很多的资料的考证上面,我就会对它打一个很大的问号。但是,如果我们不是抱着这么认真、严肃的态度去看的话,我觉得你把它当成一个有很多小故事看的书,也是不错的。
比如说这里面就说到一些很好玩的事情,他讲,当年徐志摩也在柏林,这一大帮人当时都曾经在柏林混过,说徐志摩为了追求心中的圣女林徽因,不惜与他的结发之妻张幼仪在柏林大闹离婚。在张幼仪寻死觅活不愿离开的时候,留德的这一帮中国学生在好事者的带领下,纷纷献计,搭着徐志摩到中国饭馆要他请客,然后告诉他我们有什么好计谋给你。
那么结果大家有一晚在吃饭,有一个号称“鬼谷子”的留学生终于献出奇计,这个奇计是什么?居然是让徐志摩把张幼仪像捐麻袋一样捐出来,然后移交给当时还没有结婚的金岳霖,就是有名的哲学家金岳霖。那么每个人听了齐声喝彩叫好,妙计,妙计,这样的计他们居然也能说是妙计,这帮家伙。
结果这时候没想到金岳霖就在这个餐馆的后面坐着,隔着一个薄薄的木板,他突然听到,嘿,怎么有人用中国话喊我的名字?一探头出来,就把大家吓的脸无血色。当然了,这里面或许大家更感兴趣的一段是什么呢?就是他提到,当时周恩来也曾经去过柏林。周恩来在柏林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他跟陈寅恪一起去吃饭,吃饭的时候同坐还有曹谷冰,几个人打过招呼一起吃,政见不同,彼此开始争论起来。
周恩来非常雄辩,曹氏等人都说不过他,于是恼羞成怒,放下面包抡拳便打,结果顺便把陈寅恪也给打了几拳,周恩来自感力不能敌,就跟陈寅恪撒腿便跑,最后两个人跑进了这个老板娘的房间把门关上,用肩膀拼命抵住,任凭外面如何叫阵捶打,就是置之不理,直到曹适等人自感无趣,方才退了开来。
我看这些书,我觉得有时候就是看这些部分,很好玩、很有趣,但是我希望看到更多,就是能够把学术界里面很硬朗的一些学理研究,比如说最近我们知道有一本书叫《要真理与历史》,也是谈陈寅恪与傅斯年,以及像这些个人传记,如果能够好好的柔和的话,那么将对我们所有读书界的朋友们会有更大的效益。
精彩往期:
《开卷八分钟》凤凰卫视中文台
首播:周一至周五17:05—17:15
重播:周二至周六02:50—03:00,11:30—11:4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