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高唱“南满是我的家乡” 明目张胆向张学良示威
核心提示:1928年6月,张作霖被炸身亡,张作霖的死牵动了东北乃至是全国的政局,已经陈兵山海关下的北伐军,长期盘踞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甚至东北军的内部都是蠢蠢欲动,东北的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究竟何去何从呢?严峻的形势摆在了新继任的奉系军阀最高指挥者,年仅27岁的张学良身上。
凤凰卫视3月15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1928年6月,张作霖被炸身亡,张作霖的死牵动了东北乃至是全国的政局,已经陈兵山海关下的北伐军,长期盘踞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甚至东北军的内部都是蠢蠢欲动,东北的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究竟何去何从呢?严峻的形势摆在了新继任的奉系军阀最高指挥者,年仅27岁的张学良身上。
解说:张作霖离世时,张学良只有27岁,此前,外界对这位年轻继任者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对于他能否担当起组织庞大的奉系军阀的领导,外界普遍保持高度的怀疑。这种怀疑在对东北形势虎视眈眈的关东军内部尤其如此,一开始,他们并没有把这位年轻的少帅放在眼里,也因此,在皇姑屯事件成功后,关东军开始紧锣密鼓地按着预定计划行事。1928年6月18日,一万八千名关东军在奉天南郊举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在演习回来的路上,日军高唱凯歌“南满是我的家乡”,明目张胆地向东北方面示威。
毕万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候,在奉天省城,关东军的驻军也就两万左右,也就两万左右,济南惨案发生的时候,关东军就一个师零几个中队,也就六千人,你想蒋介石都那么害怕,那么担心,这两万来关东军,那当然是一种很大的军事力量。
解说:关东军的目的,是用强大的军事力量恐吓奉军,威逼张学良就范。此时,张作霖尚未出殡,而张学良也刚刚于一天前从滦州赶回奉天,父亲尸骨未寒,强敌就开始逼上门来,国恨家仇让张学良忧愤交集。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张学良迅速接手主持其父张作霖死后的军政事宜,两天之后,他正式通电,就任奉天省督办一职。7月4日,东三省议会联合会,改举张学良为东北保安总司令兼东三省巡阅使,此次,年仅27岁的陆军上将张学良开始正式主政东北。
在此期间,日本方面频繁演习,武力相逼。一面不断派员与张学良接触,试图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张学良与日本方面合作。同关东军急切的心情一样,南京方面的蒋介石此时也正密切关注着东北局势的变化。此前的1928年4月,国民政府开始第二次北伐,北伐军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山东和平津一带,陈兵山海关下,蓄势待发。对于东三省,蒋介石希望采取和平手段交涉,以实现全国的统一。
也正因为如此,在张作霖去世后,南京方面也不断派员与张学良接触,希望张学良以大局为重,支持南京政府统一中国。
而在奉系军阀内部,无论是老派的张作相,还是新派的杨宇霆,都倾向于拥兵自重,继续割据,等待时机。
杨景华(张氏帅府博物馆原馆长):张作霖垮台并没有死多少人呐,那有多少,有将近七十万军队,就是武器这方面这些,当时的状态比南京政府强,比南京政府强,武器各方面、飞机,当时张学良有飞机,占全国的百分之七十,全国一百架,张学良占七十架。
解说:无论从军事力量的对比,还是从关外天然的有利地形上,割据显然都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利益保护方式。然而,皇姑屯事件的发生,以及事件之后日本人的一系列举动,使得张学良对东北的形势产生了更深入的思考。如果走父亲的老路,继续保持割据,那势必会与日本有所瓜葛,这无异于与虎谋皮,稍有不慎,东北就有可能落入日人之手。
张同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如果听从了日本的安排,他可以好好地当这个东北王,张家的财产的一些势力他都可以继承下来,但是,这样做会成为千古罪人,再加上他在他父亲的身边长大的,他看到了他父亲这一生啊,为日本人也干了很多的事儿了,但是受了一辈子日本人的气,结果到最后还是这个被日本人给害了,结果到了兔死狗烹的这么一个下场,所以他认为他父亲的路,是绝对是不能走的。
张友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他说打什么,今天是敌人,明天呢,打来打去,伤的都是老百姓,他说我在河南看到这个饿殍遍野,乞丐成群的,老头儿、老太太趴地下啃着土吃,我们扔了馒头,张学良非常痛心啊,为什么我们这样。现在帝国主义虎视眈眈,我们自己也互相残杀,这到底是为什么,都跪那儿不起来。张作霖就敲他的脑袋啊,用烟袋锅敲他啊。
解说:早年深受郭松龄影响的张学良,对国势的哀弱有着清醒的认知,他对各大军阀因一己私利混战不休,涂炭生灵,异常痛心,而也正是因为这种认识,使得张学良后来逐渐意识到统一将是解决现实中国问题的唯一出路,而要实现统一就必须借助于强势的力量,在张学良看来,这个强势力量就在南京。
此时的张学良与蒋介石尽管尚未谋面,但是北伐的成功,已经使得张学良看到了蒋介石身上流露出的雄心和霸气,同时,也看到了大势所趋。而就在张学良执掌东北军政大权之后,国民党元老阎锡山、李烈钧等,先后发去函电,极力劝说他摒弃前嫌,回到中央,实现中华民国的统一,所有这一切使得张学良最终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接住了南京政府抛来的橄榄枝,1928年7月1日,张学良致电蒋介石,明确向其表示绝不妨碍统一,同时向其转达敬意。十天之后,张学良派出的代表正式前往北平,就东北易帜问题与国府代表展开洽谈。
陈晓楠:但是当正式进入谈判阶段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张学良提出,北伐军不得进入东北,以及把热河划归给自己的辖区,而蒋介石也针锋相对,既然北伐军不能进入东北,奉军也必须要先出关,同时围绕东北军权力的归属,双方也争执不下。最终蒋介石做出了让步,只要奉军方面同意改挂青天白日旗,服从三民主义,其他的基本利益都可保留,而张学良也对此表示了极大的诚意,声明愿意对国民政府服从到底,东北易帜的决心绝不改变。至此东北易帜也彻底达成。
陈晓楠:东北易帜达成的消息传来,日本方面朝野震惊,眼看自己多年经营的东北利益,受到了严重威胁,日本内阁坐不住了,一贯倡导以强力干预中国内政的田中内阁,开始组织策划,阻挠东北易帜。6月25号,日本首相田中义一透过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向张学良进言,委婉地告诫他要以保境安民为重,不要过于地向南方接近。随后,日本内阁再一次通过林久治郎转达了日本政府意见,明确表示日本方面反对东北当局,为与南方妥协而悬挂青天白日旗,理由呢,是此举将会导致东北治安秩序陷入混乱。
解说:林久治郎,1928年到1932年曾担任日本驻奉天总领事,其一贯主张为华进行高压外交,但与炸死张作霖的直接操控者河本大作不同的是他反对日本暴力介入。张作霖在世时,林久治郎一直与其保持着缓和的私人关系,他的目的是试图通过支持张作霖,来维持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利益,但1928年6月,这一计划却因张作霖被河本大作暗中策划炸死而破灭。张作霖死后,林久治郎的目光自然转向了年轻的少帅。
1928年7月19号,按照之前的议定,热河省率先进行了易帜,此举一来是向南方国民政府表达诚意。二来,也是试探日本方面的态度。果不其然,日方的反应相当强烈,7月19日当天,日本驻奉总领事林久治郎造访少帅张学良,向其转达田中首相的旨意,正式向张学良提出了所谓的友谊忠告。他规劝张学良,要保持独立,勿与南京政府联合。同一天,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村冈长太郎,在奉天满铁公署初次会见张学良。
毕万闻:奉系呢,如果受到南方的压迫,日本可以以武力相助,就是说愿意出兵来援助张学良,如果奉方呢,财政困难,日本可以通过它的银行给以接济,就是要求张学良不要易帜。
解说:据当时陪同会见的林久治郎后来回忆,村冈司令官提醒张学良好自珍重,注意内部有人虎视眈眈,暗怀阴谋,企图取而代之,其说暗指杨宇霆,据说张学良感激地声泪俱下。
张同新:所以他为了应付日本人,就说我现在是保境安民,东北的民意也不断起来啊,示威啊,这个爱国啊等等的,他利用这些民意来给日本人做压力,说我现在如果宣布东北独立,那东北人民起来,我也这个控制不了这个局面。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20:02-20:3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09:00-09:35
声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1
2
|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24081
1邓小平感叹:华国锋这人选对了 -
256198
2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67317
3江青与邓小平两败俱伤 毛最终选华国锋 -
47097
4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41031
5中纪委加强反腐 或选某“大老虎”作突 -
35447
6红墙摄影师:毛泽东的哪些照片曾经不能 -
33436
7阮次山:习近平讲话微妙 连战心中打鼓 -
31006
8评:日本拥核 美日拖垮中国最后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