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李四龙:民间混合佛教形式 是为了更好的劝善作用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唐代的玄奘大师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西行求法了17年,回中国与弟子一起翻译佛经一千多卷,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中国佛教的发展,有着什么样的特点,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佛教对中国民

李四龙:中国民众将佛教从无神论变成有神论

解说:出现一大批佛道民俗流行净土念佛的思想,出现大量经忏法会儒释道三教合流是佛教在中国民间社会的一系列表现,而民间佛教的特点是什么?它又有哪些局限?

李四龙:那么最后我想简单概括一下,这些民间的佛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局限。第一个特点,我想民间的佛教塑造了佛、菩萨、罗汉的等级,一方面彰显了宗教的神圣性、超越性,另外一方面也把佛教变为泛神论的宗教,变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有神论,在我们高僧大德那里佛教是无神的宗教,释迦牟尼佛不过是一个觉悟了的众生。

譬如说星云大师经常讲佛陀是人不是神,他经常这么讲,所谓人人皆可成佛并不是要成神,而是要变成一个有觉悟、有智慧的明白人,然而在民间的佛教里,佛教就是一个充满神灵的世界,中国的寺院在民间也就成为顶礼膜拜神灵偶像的固定场所,而不单纯是僧尼修行的地方。

譬如说天王殿里边有四大天王,弥勒佛、韦陀菩萨,大雄宝殿里面供着释迦牟尼,两边动不动有药师佛、弥陀佛,甚至还有十八罗汉,有的庙里面两侧还有什么,文殊、普贤,佛的背后往往是观音,基本上这么一个布局。所以我们到了这个庙里以后,老百姓就在想这个佛菩萨神通广大,这个要拜,那个要拜,一般来讲一个都不敢落,拜了这个,这个还落了不行,他很害怕,因为佛菩萨神通广大,对不对,所以这就是什么?我们老百姓的一个心理,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个我们原来是无神的一个宗教,就被我们老百姓构造了一个众神殿。所以我们这样的一种宗教观确实是比较特别的,也很有意思,和佛教原来讲的境界有很大的变化,当然了佛教也说这是一个过程,我刚刚也说了这是一个方便接引,一步步来,一步步来。

那么民间的佛间还有第二个方面,就是这种佛教我刚刚说是融合儒释道三教的,那么中国的民间信仰往往是十全大补膏,什么都有,什么都要,一个都不能缺,只要他认为好的他都要有,所以老百姓往往是见佛就拜,遇仙就求,不论是道教的神仙、民间的鬼怪还是诸佛菩萨,全都很虔诚的礼拜,无论是孔子、关公、观音、如来、老君、文昌王乃至龙王、牛魔王只要被认为是灵验的,统统都是他们崇拜的对象。

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一种混合的佛教形式,实际上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劝善的功能,在我们的传统里,大家对宗教的期待就是劝善,要起到社会教化的作用,实际上我们传统的儒家文化里面,对于有没有神这件事情并不讨论太多,关键是什么?是要用神道设教,用这些东西来教化百姓,我们以前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君子以为文、百姓以为神,在君子,也就是说在这个头脑比较清醒的人那里,这一切都是道理,但是在老百姓那里面这都是什么?支配他们的神灵。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明知道仅仅是一些道理,还要有这些神灵呢?主要是为了教化百姓,劝他们做好事做好人,所以我们这个传统里面,对宗教的期待就是劝善,所以只要能发挥劝善这个功能,我们一概照单全收。

当年我们唐高祖李渊要举行儒释道三教讲论,把三教的代表人士召集起来辩一辩谁更好,他在召集开这个会之前,发布的诏书里面就说三教虽异,善归一揆就已经把这个题解了,你们虽然说法都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是一致的的,那就是劝善。所以为什么我们民间宗教会有儒释道三教合流呢?为什么我们民间的佛教会采取这么一种形式呢?就是要实现这么一种一个劝善,这么一个教化的功能。所以简单的说,民间的佛教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这种佛教富有生活化的气息,但很容易有迷信的色彩。第二这种佛教富有社会教化的功能劝人为善,但很容易与别的思想混淆不清,对佛教自身的教义思想并不是很清楚,所以这就是我对于民间流传的这些佛教,一个基本的概括。

解说:民间的佛教有两个方面的特点,而也产生了一些局限性,首先塑造了佛、菩萨、罗汉的等级,彰显了宗教的神圣性、超越性,但同时也把宗教变为泛神论的宗教。另外融合了儒释道三教,更好地发挥了劝善的功能,但对佛教自身的教义思想却并不是很清楚。

李四龙:所以说,这种佛教既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一些局限,所以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佛教界对此有很多的批评,主要就认为这种佛教做经忏法事太多了,因此太虚大师这个人很了不起,就提出了“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理念,主张佛教要为现实人生服务,他有一句很有名的话,他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最后他的一些学生像印顺导师等等就反复强调“人间佛教”的理念。

那么现在海内外的华人佛教,基本上倡导“人间佛教”,那么这种佛教在我看来恰好可以弥补民间佛教的一些不足,也有两个方面:一这个佛教回到了人间,保持了明清以来民间佛教生活化的传统,主张佛教要为现实生活服务,佛教要回归生活,重视佛教的社会教化功能,这是“人间佛教”它保留了我们以前民间佛教的这么一种优点。

那么第二点,“人间佛教”重视教育,“人间佛教”组织佛教徒学习经典,熟悉佛教义理,普遍主张办佛学院甚至还办佛教大学,关心社会、重视科学,所以这种佛教怎么样?努力地让每一个佛教徒变成有文化的、有知识的、有社会情怀的甚至有艺术灵性的一些佛教徒,所以这是什么?可以弥补以前民间佛教那种多多少少带有一点迷信色彩的这么一个不足。所以我认为“人间佛教”在努力克服民间佛教的一种局限、一种缺点。那么同时也在继承和发展以前的民间佛教富有生活气息,富有社会教化(功能)这么一些优点,所以我想大概我就对这个佛教在民间的一些表现、一些特点和它的一些不足以及现在的一些发展,我做一个简单的说明,谢谢各位。

解说:“人间佛教”继承发扬了民间佛教富有生活气息和社会教化功能的优点,弥补了民间佛教带有迷信色彩的不足,那么如何看待未来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中国佛教与其他宗教之间是否有冲突,释永信大师曾把寺庙和博物馆进行类比,寺庙是否应当像博物馆一样免费开放?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更多精彩尽在凤凰私享会!

         

              点击关注@凤凰卫视官网,更多精彩内容实时掌握

《世纪大讲堂》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首播:星期六1615—1715
重播:星期日0825—0920 2330—0030

[责任编辑:马思文]

标签:佛教 民间

2015-04-18世纪大讲堂 中国佛教与民间社会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5/04/18/f5e70fae-388e-42f5-8472-adec989af477.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