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刘芳:他们让教育行动起来

2012年06月25日 15:56
来源:凤凰网专稿 作者:刘芳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我与室友有点不知所措,她满腹的委屈有排山倒海之势。

“我们校长上过两年高中,所以能教三年级。我只上了初中,开始的时候都不晓得怎么教,照着课本念吧,一节课不到十分钟就念完了,再念一遍也就是一刻钟。我也没有办法,你说还有甚么办法?

“我回家不教吧,这里的孩子们就都被撂下了,我真的没有办法,你说还有甚么办法?”

我一连说了三次“我也真的想不出甚么办法。”然后突然看看我的室友,“你们花钱请个大学生老师来不行吗?”

室友瞪了我一眼,然后看着老师说,“我这朋友第一次来,啥也不懂。”

老师叹了口气,我看见她本带笑意的眉目变得哀愁,“大学生?!哪里有人愿意来这个地方。我要不是没有办法,也出去打工了。孩子们需要个老师,没人来,我就没法走。”

临走前,我对老师说,“您是最棒的,没有您,这里怕是真的就办不下去了。”老师长长的叹了口气,笑着送我们的时候红了眼眶。最后她拉着我的手,像是自言自语的说,“我也真的没有办法。”这一次,她没再眼巴巴的看着我等待回答。

回家的路上,室友说,“没有老师会来这里的,能建个象样的校舍已经很好了。中国人考上大学就为离开农村,你可真异想天开。”

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异想天开,但这件事情却一直困扰着我,因为我始终无法接受没有老师的学校。也许是因为我太幸运,成长的过程中有过太多个好老师,我知道没有他们的关心,我的命运肯定没有今天这么顺利。

那以后我时不时会望着远方发呆,为那个老师想办法,甚至幻想过自己去乡村教书,但梦醒了,还是放不下自己的事业与家庭,当然还舍不得香港舒适的生活条件。其实说穿了,就是我依然没有办法。

大概不少城市里长大的孩子都和我一样,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定期被父母和学校强迫着捐献文具、衣物、零花钱给贫困山区。我还记得自己每次舍不得的时候,爸爸苦口婆心的劝导。他总是说,“别人的命可没你这么好,你就不能为别的小朋友想想?”

于是长大了之后,我也一直以为,只要我把零花钱和不要的衣物捐出去,别人就能分享我的幸运。

问题是这个想法不仅太简单,而且其实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自欺欺人。

时至今日,我依然不知道自己可以拿甚么来回馈那些命运不如我好的人,我只知道我们每个人生来平等,只是站的起跑线不一样。如果我生在广西的贫困县或者云南的红茶之乡,恐怕不会成为光鲜亮丽的凤凰主播。

中国教育行动的一位老师曾经对我说,“我希望我的每个小孩都能有个梦想,如果他们的梦想是去北京当律师,去香港当主播,留在乡下种田,无论是甚么,他们有追梦的权利与底气。”

然而北京大学里农村学生的比例逐年下降,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个人的起点越来越能决定他的终点。这虽然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但这个现象是不对的。

所以我一直很敬佩中国教育行动的接近两百位老师们,他们没有面对不公平而叹息甚至回避,他们行动了起来,脚踏实地,心怀理想。

表面上看,他们的行动似乎有悖于中国当下的时代精神,但他们每一位都是我心目中的真英雄。

[责任编辑:张梅] 标签:刘芳 希望工程 马山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