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 不为人知的长城故事
2009年07月10日 10:54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7月11日13:00凤凰卫视中文台《筑梦天下——大话长城》

1793年的中国,一队英国使团浩浩荡荡从北京出发,到200多公里外的承德避暑山庄去觐见清朝皇帝乾隆。这里面有一个叫Tomas Staunton的12岁英国男孩,是使团副使的儿子,他语言天赋惊人,在路上就跟传教士学会了中国话,于是在觐见时竟然跟乾隆爷唠起了家常。乾隆一高兴,赏了他自己佩戴的荷包,直到今天这个荷包还保存在博物馆里。按理说这足以让12岁的Staunton回味好一阵了,然而,这次中国之行他竟有比这最难忘的经历:那是在觐见的路上,他们途经一个叫古北口的地方,眼前豁然开朗,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一道壮观的大型建筑进入他们眼帘,就像一条巨龙蜿蜒盘踞在山脊之间,无穷无尽,望不到头。按Staunton父亲回国之后写的书中所载,使团所有人的感觉是“惊心动魄”。这,就是我们本期节目的主角,人类史上最长的建筑:长城——我们将讲述一些也许你不熟知的长城故事。

无论从工程的规模、材料的数量、人工的消耗和建筑地点的困难来看,人类历史上所有的防线加起来也抵不上中国的长城。--George Leonard Staunton《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

作为第一批看到长城的外国人,让Staunton不解的是,与使团随行的清朝官员,对于这座奇迹般的大型防御工事态度冷淡。刚学会中国话的他估计没听过“冲冠一怒为红颜”,此前一个半世纪,明臣吴三桂一纸降书,使清兵长驱直入长城山海关,入主中原。从那时起,长城就已失去了全部的防御价值。

两个多世纪过去了,在今天八达岭长城的城砖上,游客海量的“到此一游”刻字中,外国字母越来越多。“不到长城非好汉”,毛泽东的一句诗不仅鼓舞了长征中的红军,也鼓舞了不计其数的外国人。叶利钦当上了好汉,小布什也要证明自己是个汉子,他说:我要比尼克松登的更高!

当不计其数的“好汉”从世界不同角落前来登临之后,长城,已经从一座防御型建筑,成功转型为一个文化符号。万里长城,也成为大多数外国人心目中中国的代名词。然而在自豪的同时,中国人至今仍在困惑:万里究竟是多少里?

7月11日《筑梦天下》敬请关注!

精彩往期:

北京蜕变:胡同四合院 曾经美得一塌糊涂

探寻北京古城前世今生:从古城墙到地铁线

国家大剧院 由空地到奇观40年未解之谜

《筑梦天下》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周六 13:00-13:25

重播:周日 03:10-03:35  22:30-23:0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