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刘元春:中国地方政府患“投资饥渴症”

2013年01月24日 14:37
来源:凤凰卫视

邱震海:当你谈到投资的时候,投资是双刃剑,叫“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您依然那么悲观或者依然那么平静。但是在北京,有一位非常乐观的刘元春教授,你怎么看叶檀女士这种至少是比较冷静的,甚至有点不无悲观的态度。您是乐观派。

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首先,对于2012年数据的解读,认为这种数据很美妙,可能是没有理论基础的,因为如果从整体的数据来看,7.8%和二点几,在中国历史上,它应当说并不是一个最耀眼的数据。相反,如果是我们从企业的利润和我们的就业状况,特别是我们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以及地方财政的收入和银行的坏账来讲,说明2012年本身还是处于中国经济低迷的状态,是继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的第二个低谷。

邱震海:既然这样,所谓叶檀女士说的美妙的经济数据,7.9%的增长到底从哪来的?

刘元春:7.9%,大家会看到这种内需拉动是很明显的特征,但是我们必须要看到在目前的周期性变化过程中间,外需的回落并不是完全由中长期基本因素所决定的现象,我们从2008年到目前来讲,这种结构性的波动和变化,它与周期性的因素有很大的关联,虽然这里面有这种长期性的趋势性因素。因此,我们很多人可能在谈中国结构这几年变化的时候,可能过度的强调了趋势性结构性因素,但不要忘了,我们目前依然处于在经济危机的余震之中。

中国经济增长将重回“9时代”?

邱震海:好像您对中国经济似乎也不那么乐观,但是我们现在从媒体上读到的,比如中国最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出台了《中国经济报告》,里面就引用了您领导的人民大学的经济研究所,有一个预测说,2013年中国经济甚至有可能重回“9时代”就是GDP要上升到9%,这个显然是非常之乐观,用我的眼光来看是超级乐观。您如此超级乐观的根据是什么?

刘元春:这里面很重要的就是我们对今年整个经济增长状况的基本描述,我们会不会持续向2011年2012年这样持续回落的态势,这是我们首先要把握的大势,如果说我们这种经济周期力量已经进行一些反弹,同时政策和规划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就会从周期的角度来看到,有可能2012年是一个底点,我们可能就会判断,2013年比2012年要好,可能与2011年差不多。

邱震海:叶檀,你同意刘教授如此乐观的预测吗?今年有可能会超过8.6%?

叶檀:其实我从刘教授的话里面,我听到了一些悖论的东西。第一方面,他事实上刚才在对GDP、在对中国经济解读的时候,其实并不是这么乐观的,还是相对来说比我还要悲观,因为我觉得去年年底四季度猛撑一下,到了7.9%已经是很不错了。刘教授其实相对来说是比较悲观的,但是到了预测2013年宏观经济的时候,他又是非常乐观,这个乐观的依据我不知道,他大概还没说完,其实刚才说到的主要依据就是它2013年有一个换届效应,因为从历史上来看,换届之后会有一些刺激政策,所以它的经济会上升。但是我想问的是,虽然是有这个效应,但是我们看到其实经济还是有内在规律的,如果说它只是刺激,我们过剩的产能怎么办?

去年第四季:中国经济已走出低谷?

邱震海:您现在收看的是电视讨论是有关于中国的经济,尤其是去年第四季度,现在国家统计局出来是7.9%的增幅,让大家看到一丝希望的曙光,今年上半年到底如何,显然意见非常分歧。刚才第一部分叶檀依然那么悲观,刘教授非常乐观,而且乐观到说今年上半年有可能会超过8.6%,乃至于重回9%的时代,到底如何看,有关这个问题,同时请出二位嘉宾。刚才叶檀在上海对刘教授的说法,看出了您的一些悖论,前后矛盾之处,您为自己辩护一下吧。

刘元春:8.6%的数据如果我们认定2012年是一个底点,2013年就是超越2012年,同时接近2011年,如果我们回头看2011年整个的状况是很不好的,但是2011年的整个增长速度是在9.2%左右,甚至按照事后的核算,应该在9.3%。所以说2013年的整个这种增长状况与2011年的这种状况有哪些差别呢?我们会看到第一个很重要的去库存因素已经结束,去库存恢复会成为2013年里面增长很重要的因素。第二,很重要的就是新政府将会推出以城镇化为主题的一系列新政策措施,综合这几种因素,我们可能就会发现不会那么差。

邱震海:叶檀被说服了吗?

叶檀:没有。2013年我也来说我基本的判断。我认为还是震荡的,有可能略有上行,但是上行幅度不大的态势,如果到了9%,那是一个比较可怕的数据了。事实上刚才说的那些,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问题,因为我们说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需要引擎的,它的引擎到底是什么?中国到底需不需要转型,任何一个转型的过程,就像一个蜕皮的过程一样,是非常痛苦的。刚才刘教授说到的,2013年他比较乐观,引擎是投资还是什么,我注意到他说到城镇化,城镇化我们现在已经看到各个地方政府其实都在拼命的投资,比如说投资到轨道交通,比如说扩大他的园区规模,然后大规模的基建,我们都已经看到了,但是问题是城镇化绝不仅仅是土地的城镇化,也是人口的城镇化,如果说这个大规模的人口,未来1亿以上的人口要进入城市,这些人都需要有一个保障体制的。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前景如何?

刘元春:首先支付本身就是产生拉动需求和提升信心的过程,这个概念一定要清楚,城镇化本身来讲,很重要的,的确在未来是成本巨大的过程,同时政府也希望能够改变城镇化的这种模式,当然目前大家可能一定要清楚的是很多人认为2013年中国会有重大的政策调整,会导致中国政府本身在目标函数上做出重大的挑战,但事实上我们会看到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政府的这种利益结构和目标的改变过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并不是说我们说要调结构就调结构的,这一定要清楚,所以千万不能被忽悠了。

[责任编辑:袁鑫] 标签:刘元春 GDP 邱震海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