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国外交转型需建立在内政稳定的基础之上

2012年02月02日 10:32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国内网民情绪如何引导?

胡伟星:这里面既有体制上的问题,也有我们外交怎么对内进行宣传的问题,这里边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海外对中国的期望值和国内、国人对于中国自己外交的期望值是有很大的落差的,我们怎么能够把这个问题解决,这是我觉得比较难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也应该放在中国崛起的这个大背景下来看,中国现在快速的崛起,实际上海外有很多的焦虑,很多的忧虑。

中国崛起:海外存在焦虑

胡伟星:一个巨人崛起了任何一个国家一个邻国,它都会感到不安的。

如何消除邻国不安

胡伟星:所以我们怎么能够消除人家这种不安,这是一个比较难做到的事情。

邱震海:好,非常感谢,如果说我们刚才谈了很多中国的困境,中国要软硬兼施,但是坦率的讲,刚才我还是对逸舟兄第一部分这个观点非常感兴趣,外交舞台上的出色一定要以国内体制的再造,中国到底应该造一些什么,刚才逸舟兄提出的到外交体制到政治体制到社会系统,我们面临一个全方位的转型。那么休息一下,到了第三部分看看这些转型我们大家都知道很难,大家都知道很无奈,但是在难和无奈的同时,我们如果走出可操作性的有建设性的一步。

邱震海:刚才第二部分说,我说现在是我们可能到了一个结骨眼上,那我提出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外交上所谓的困境,不但是外交的问题,而且同时也是来自于我们的内部,当我们把内部和外部同时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也许我们会面临一个豁然开朗的感觉。有关这个问题在北京和香港,同时请出二位嘉宾,尤其是逸舟兄你刚才提出了中国外交上的出色一定以国内体制的再造,再造什么你提出三个,一个是外交体制,一个是政治体制,一个是社会系统,具体阐述一下。

在这一方面我们都知道很难,都知道很无奈,但是毕竟无论是我们主观还是客观,时代都要求我们,必须要迈出这一步,要不然未来几年会更艰难,如何操作?

王逸舟:好的,我想提几个具体的建议,第一个就是我们看到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现在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外援比较少,我觉得是和国内商务部门主导的商务外援,商务援外这个口这个司这个角度是有关系的,因此在未来我希望中国的政府体制,政治体制的能够建立起类似于像国外的那种援外总署的那种体制,更好的协调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利益,然后有一种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中国在新时期,不管是给非洲给其他地区的外援,包括统筹一些外交上的大事务。而现在你像外交部显然它没法去管外援,那是商务部管的,我觉得这个体制是理不太顺的。

第二个我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看南海问题,我还是讲南海问题,南海问题的症结背后,其实我觉得国内也能看到不同的利益集团,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压力,本来是正常的事情。不管是美国,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大国尤其是,有不同的诉求,不同的利益集团是一个正常的事情。而我们现在给人展示形象,好像就是一个单一的声音,外交部发言和任何部门的发言,国防部的发言,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是我想未来我们在解决南海,包括解决中日岛屿争端,解决黄海跟有关国家的这种分歧中间,以及大的分歧中间,我觉得更多的要把国内的体制重新协调,把现在不同的利益已经存在的,实际上多元的这种利益,通过比较复杂的体制反应出来,我们现在国内的协调、国内的展示,国内的复杂性外部看不到,这是我觉得第二个方面。

邱震海:这个首先是体制方面,我们听听伟星兄的意见,伟星你有什么补充或者是不同意见,首先在体制的整合上如何进行,你有哪些意见?

胡伟星:体制整合上我同意刚才逸舟兄讲的,就是不同部门的利益,不同的声音需要在中央政府层面进行整合,毕竟它是代表中国去跟其他国家打交道,所以要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声音,不能够因为各部门的不同利益而拖了整个中国外交的后腿。在体制层面还有我觉得政府跟民众怎么互动,怎么把自己的政策讲得清楚,使自己的国民能够理解这个外交,为什么要这么做。

[责任编辑:郭文海] 标签:转型需 内政 外交转型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