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杨柳青年画:城市化中濒临灭绝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06月27日 11:48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解说:据霍庆有介绍,收藏木板的是一位老人,住在武强县周窝乡大段庄村。他收藏的这套木板共有两块四面,上面刻的内容是春秋配的故事。木板虽然年代不旧,制成时间大约在解放前后,但刻板人是杨柳青年画的着名手工艺人,很有收藏价值。

解说:经过多方打听,我们终于在老乡的指点下来到了大段庄村。

记者:这是第二次进村?

霍庆有:第二次进村。

记者:当初是怎么?

霍庆有:当初他跟我要一万二,我一看我就没敢接受,因为一个戏曲的板很不错,价格太贵了,我又周旋了一下,我回来之后我一想,这个我要是能七千块钱要能拿下来,我再让一步,结果又跟他谈,又跟他,打电话又跟他谈,谈完之后他又说,我说六千五行吗,他说你别六千五了,七千块钱,正达到我的目的。

记者:每次都要这样周旋,每次都要说服,每次都要自己攒很多钱来?

霍庆有:对,所以卖一点画呢攒一点钱,当时我没有那么多钱,卖点画攒点钱来,在深圳还可以,结果是可以买到这块板了。

记者:不易啊兄弟

解说:经过短暂的等待,卖板的老人出现了。

记者:从大早4点钟起床,5点钟出门,到现在9点多,我们来到了河北吴强大段庄,老人家我们终于找到你了,上车上车。

解说:虽然身处乡村,老人的家里却充满了书卷气,在这里我们终于见到了那套让霍庆有牵肠挂肚的刻板。

霍庆有:雕工很好,雕工还不错。

记者:这块你说老板,年头是几年呢?

霍庆有:他这个可能,我考虑也是解放后刻的吧。

老人:绝对不新新的就不卖你了绝对不是新的我们不刻这个刻这不够功夫

霍庆有:这个黑的颜色是怎么弄的?怎么黑了?

老人:我印的,我印了十来套。

霍庆有:拿这个一套我们看看。

老人:这是印的,我不卖这个,这个当资料。

记者:这个在我们杨柳青的年画艺术里面,它算是哪一个类型的?

霍庆有:它的属于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也叫四十二评。

解说:短暂的寒暄之后,交易进入了正题。

霍庆有:咱谈的那个价格咱还按那个价格给,

老人:多给点你们来这么多人。

霍庆有:你看我们这么多人来了,这路费得多少钱。

老人:不管你要,走了一趟,让他们给你。

霍庆有:他们不管这个事,这个事只能我管。

老人:我说老兄,上一次我是百分之百的想卖给你,这一次我卖给你我内心不平静,不想卖,到我们家我绝对不会说,人家到我们家,好几百里来了,不卖你了,让你白跑了,这是我绝对做不出来。

霍庆有:你点点,你先点点吧。

老人:真就不给多加钱了?

霍庆有:行了,咱们哥们之间就可以了,你放心你有好东西给我,以后我的价格给的你不算太低就可以了,对吧,你点一下。

老人:你也不加钱,我也不点。

霍庆有:你点点吧。

老人:不。

霍庆有:你还是点点好。

老人:不用,不用点了。

解说:交易中老人家突然拒绝收钱,这让霍庆有措手不及。

霍庆有:你嫌我这个价格是低还是?

老人:不点了。

霍庆有:当面的金子对面的钱,你看,我想你老兄咱还是。

老人:你可不知道怎么回事,我这里边,反正我卖你是没有意见。

霍庆有:咱们有情后补,那不就完了嘛,你点一下。

老人:不用点了,你要给我一万块钱我就点。

解说:经过一番努力,霍庆有终于劝服老人收下了钱,这笔交易算是做成了。

霍庆有:你看我刚才跟他拿钱他不接钱,我心里没底,没底,我是还想多要还是怎么的,他这回这个老先生还真算给我放宽政策了,说你要拿你就拿吧

解说:由于爱板心切,霍庆有在交易中被人加钱的事情时有发生,买板的价格也越来越高,这让霍庆有觉得通过买板,来保护杨柳青年画,已渐渐力不从心。其实在天津还有另一群人,致力于杨柳青年画的保护工作,从2003年开始,冯骥才和他的团队发起了抢救民俗文化工程,并把年画列为工程龙头,作为第一批抢救的对象。为了了解杨柳青年画保护的现状,我们走访了天津大学冯骥才研究院。

解说:马知遥,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非遗研究中心主任,多年来一直追随冯骥才先生,从事杨柳青年画的保护工作。

马知遥:就在这种城市化快速的发展情况下,已经受到保护并且认同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杨柳青年画,城市化一下子抹平了一切,可以使一个乡村一夜之间消失,冯先生曾经沿着南乡三十六村到处寻找年画艺人,寻找了很多,但是3月27号我记得是这一天,就是今年的3月27号,最后一个年画艺人王学勤,就是我们要看到的这个王学勤老人,他搬出了自己世代居住的村子,叫宫庄子村。这就是城市化抹平一切造成的结果。

解说:马知遥所提到的王学勤,就是在杨柳青家喻户晓的“缸鱼爷爷”,农民出身的他擅长“缸鱼年画”,由于他的画画面写意,色彩艳丽,保持了农耕社会的原始味道,被誉为杨柳青年画的“活化石”。

马知遥:因为他的房子要被扒掉了,主席去看了以后我觉得又是一种,在这种保护情况下的一种无奈,就是眼看着这种宝贵的文化的遗产就要被城市化完全抹平的时候,我们为民间,为我们的后人争取一点记忆,做档案记录工作,所以他把王学勤的绘画室原大的复原在这里,全部等于是照搬过来了。

记者:坦白讲我看到这样原搬过来我就有一点神伤,我认为这也是另外一个句号,因为他一走进博物馆以后他很难再回归到民间,回归他本来酝酿艺术造诣的土壤。

解说:对于杨柳青年画的抢救性保护工作,马知遥和他的同事们选择了建立档案进行存录的方法,他说想让这些年画在历史上留下最后一点痕迹,不要永久的消失掉。

杨柳青镇多村庄规划拆迁改建科技农业示范区

解说:这里是杨柳青镇,南乡三十六村之一的闫庄子村,如今我们已经很难从这一片废墟中辨别出当年的风景,可霍庆有还是经常会回到这里,走一走,看一看。

记者:霍庆有,我的霍兄,领我到了我们杨柳青号称三十六村的一片集镇,但是这里已经快被扒完了,当初这个三十六村跟我们杨柳青年年画是个什么样的胜景?

[责任编辑:楼楚楚] 标签:杨柳青年画 物质文化 霍庆有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