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黄永松:过去四十年只做一件事

2013年03月09日 15:46
来源:凤凰卫视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黄永松形容自己在慈城做的事情,就像是播下一粒种子,呵护它慢慢长大,对此黄永松从来不心急,正像这位刚刚步入古稀之年的老人过往的人生,他用了四十年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原汁原味记录民间传统文化,为中华文明建了一座基因库。

凤凰卫视3月8日《与梦想同行》,以下为文字实录:
    
    黄永松:这个是讲我们历史故事,那个曹操在华容道被关公所抓,这个也是。这是用长卷的方式,把故事给衔接在一起。那么这个故事很精彩的就是用经变图,就是这是一个故事,然后这个是第二段故事,这是第三段故事,这里就是有时间性的变化,所以它借着树木在隔开嘛,这是我们民间常用的方式,庙宇里头常用的方式。
   
    许戈辉:庙宇里。
   
    黄永松:常用的方式这叫做经变。就像说经的,讲经说法的人。他常常他的经书有限,但是他要一次一次说进去,就会有这种。
   
    许戈辉:在前几天的节目里,我和各位介绍了一套系统地讲述中国传统故事的《中国童话》。这部书在台湾畅销了三十年,不久前刚刚在大陆出版了简体版。书中收录的中国童话,不仅是文字耐读,插画更是体现着中国传统艺术之美。剪纸、刺绣、壁画、雕刻等等民间手工艺都成为了编辑们创作取材的对象,这得益于《汉声》杂志多年以来,一直进行的传统文化采集记录工作。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黄永松和他的团队做了两百多个民间文化专题,将很多被遗忘的手工艺,带入大众视野。米食、面食、风筝、泥塑,淮阳人的祖庙祭,五台山的骡马大会,所有你能够想到的或是想不到的题目,《汉声》杂志都曾经出过专辑。发行量最大的时候,这本杂志销往三十几个国家,每期销售量是十几万份,瑞典的哥德堡大学还曾经把《汉声》作为展品展览了两年。

在民间传统文化里浸润了四十几年,黄永松看待世界的视角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他总是不自觉地会留意到一些,民间老手艺中闪亮的智慧。宁波年糕是用晚粳米做的,因为九月收割的大米精气特别好,就像要酿出好的葡萄酒,葡萄的时节很重要,明代的圈椅,工匠都要根据主人的身形来量身订做,坐在上面,手往扶手上一搭,肘、臂、腕、指各有支点,这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体工学,其原理可以上溯到《黄帝内经》,但是又有多少设计师知道呢?
   
    黄永松说《汉声》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研究所,四十年来,他在里面修了无数的学分,接触的知识面越广阔,就越能够了解,雅与俗,传统与现代,手工艺和产业可以找到整合点。

六年前他开始在浙江宁波的慈城,推动一个叫做“天工之城”的项目,希望进行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先把老手艺人集合起来,整理传统手工艺,组织给年轻人教学,有了民间手工艺的基础之后,再推动原材料、设计、加工等等,各个产业环节逐步进驻,这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黄永松形容自己在慈城做的事情,就像是播下一粒种子,呵护它慢慢长大,对此黄永松从来不心急,正像这位刚刚步入古稀之年的老人过往的人生,他用了四十年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原汁原味记录民间传统文化,为中华文明建了一座基因库。

《与梦想同行》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许戈辉【主持人专区】

播出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19:55-20:00

声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邓腾飞] 标签:黄永松 手工艺 汉声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