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 辞官后在龙虎山炼丹

2012年06月04日 16:27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解说:掩映在青山绿树中的正一观,是我们造访的第一个地方。传说道教正一派老祖天师张道陵就是在这里炼成了仙丹。观察一下正一观周围的环境,这里山环水绕,动中取静,确实是个炼丹修道的好去处,至于张道陵究竟炼的是什么丹,修的又是什么道?我们来龙虎山问道,自然应该首先拜访张道陵。

王鲁湘:这祖师殿里头摆着三尊彩塑,正中间这个我们知道应该就是祖天师张道陵。

张继禹:张道陵,两边的这个他的就是他两大弟子叫王长,赵升。

王鲁湘:这边这一位?

张继禹:这边这一位就是第四代天师张盛。

王鲁湘:就是他后来又回来这儿来的。

张继禹:他从这个四川汉中回到了这个龙虎山,在这里开始建天师祠,那边是最后一代天师,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也就是我的大祖父。

王鲁湘:你的大祖父。

张继禹:叫张恩溥。

王鲁湘:这个关于张道陵的这个相貌的描写很奇怪,像一个描写外国人的那种感觉,说他是绿眼睛、红头发,九尺高。

张继禹:九尺。

王鲁湘:而且手长过膝。

张继禹:手长过膝。

王鲁湘:我估计应该是那种高加索人种,西北过来的。

张继禹:但是从我们家的族谱记载来讲,它是说,他是这个西汉张良的八世孙。

王鲁湘:就在现在的徐州,丰县人。

张继禹:徐州丰县,沛国丰县。

解说:张道陵是西汉名臣张良的后人,相传张良辅佐刘邦打下江山,建立王朝后,被封为“留侯”。张良功成身退、飘然而去,随仙人赤松子学习辟谷,导引轻身之术。张道陵是张良的八世孙,出生在东汉光武帝十年,即公元34年。书中记载,张道陵自由聪慧,志趣广博。

张继禹(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说他七岁就能诵读《道德经》,并了解《道德经》的基本的意义,后来举孝廉被任命做官去了。

王鲁湘:东汉有一个举官制度。

张继禹:举官制度。

王鲁湘:把那些特别的孝廉的人直接推举位官了。

张继禹:对,直接推举为官,后来到了江州,也就是现在的重庆去做江州令。

王鲁湘:大概是个县官。

张继禹:但不久他就辞官去虔心修道。

王鲁湘:好像是去当时候的首都洛阳。

张继禹:去了很多地方,他虔心修道以后,应该说他是遍游我们国家的许多的名山胜地,比如洛阳,比如嵩山,比如南岳,我们长沙的南岳(冲山),还有很多很多的地方,但是他最后选择到了江西的龙虎山。他是带着他的弟子王长,到了鄱阳湖就是南昌的时候,说有这个双鹤的引导,然后溯流而上,因为上清这条河是由东往西流的河,所以他是溯流而上,到了现在的这个龙虎山这个,我们现在这个地方,看到这个地方是一个非常好的,道书上是天星照应,地气冲凝的这样一个地方。

王鲁湘:至少是山环水抱。

张继禹:山环水抱,就是我们现在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山环水抱的一个地方,然后在这里炼九鼎真丹,三年以后丹成了,然后他吃了这个丹,道书记载。

王鲁湘:吃了一半。

张继禹:已经60岁了,吃完以后大概就变成只有30岁左右了,当然这是道书的一个记载。

解说:原来张道陵炼的是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在道教中,这种有形有态经过炼制,可以服食的叫做外丹,此外还有内丹一说,指的是以人体为鼎炉,精气神为药物,在体内凝练结丹的修行方式。

张继禹:龙虎只是我们现在说,知道只是一个名而已,就是说丹成龙虎现,然后山野像龙虎,但实际上它这个龙虎,它要表达一个意思是有它的一个内涵的,从外丹来讲因为龙虎象征着铅跟汞,所谓丹砂,丹砂是铅的精华,汞的精华就是丹砂,那铅呢,铅汞是他外丹炼丹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两种重要的元素,然后在参照其他的这个物质的东西来进行提炼,这是从外丹角度来讲,所以在身体来讲意味着后来从外丹延伸到内丹,龙虎又是在自己的身上象征着是心跟肾,龙代表着是水,虎代表是火,那这个心肾相交,所谓心火不能往上掩,心火要往下降,那这个肾水,肾水不能只往下泻。

王鲁湘:要往升。

张继禹:这就形成一个心肾的一个相交,所以中国人讲要水火既济,要水火相交,要阴阳相合,这样他才会是健康的一个身体,健康的一个生命。

王鲁湘:实际上道家他创立之初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研究人的个体生命,如何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头突破他的极限,然后达到长生久视是吧。那么就是道家最早的这些仙人,这些最早山在山里头修行的人,其实就在寻找这样一种方法,包括物质的方法。比如说炼外丹,还有就是一种内修的方法,炼内丹,这都是为了使生命如果能够突破他的极限,长生久视,所以在这一点上可以说道家,最早的道教的这些仙人们,就是在这一点上是一些先行者,我们生活科学的先行者,对吧。

张继禹:是的。

解说:传说张道陵活了一百二十多岁,如果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可以这样讲,作为一个生命科学的先行者,张道陵的实验是成功的。

张继禹:这就是传说,这个老祖天师炼丹的时候,在这里取水的炼丹井。

王鲁湘:就是张道陵。

张继禹:张道陵天师。

王鲁湘:最早。

张继禹:最早的。

王鲁湘:在这个地方挖了一眼井。

张继禹:对,这个井后人一直把这个井就保存了。

王鲁湘:用这个井炼这个九转神丹。

张继禹:丹成而龙虎现,后人呢也很多人来这里来取这个井水,来作为福水治病。

王鲁湘:看看,取一点仙水。

张继禹:龙虎山就是山好、水好。

王鲁湘:咱们尝尝这仙水。

张继禹:好,这个法水,洁净的水,灵水,喝完以后,身体健康。

王鲁湘:清甜清甜的。

张继禹:龙虎山现在这个环境还保持的非常好,所以它现在的水应该是没有污染的。

解说:龙虎山,碧水丹崖,炼丹修道胜景。

张继禹:天星照应,地气冲凝的这样一个地方。

解说:天师府,亦俗亦教,前年世家传承。

张继禹:1800多年,第一是孔家,第二是张家。

王鲁湘:相传,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修道炼丹之时,恰逢地方瘟疫肆虐,生灵涂炭。某夜,太上老君降临在张道陵住的地方,授给他雌雄剑和许多符箓,要他诛灭传播瘟疫,残害众生的六天魔王。张道陵精修千日练成了种种降魔的法术,于是在四川的青城山上设下道坛,鸣钟叩罄,呼风唤雨,指挥神兵和这些恶鬼大战。果然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六天魔王不是张道陵的对手,只得叩头求饶,答应永世不再为害人间,神话故事到此告一段落。一个宗教却从此诞生,由于张道陵除魔祛病,救人无数,百姓纷纷追随,拜他为师的人一时竟达数万,于是张道陵就把徒弟们组织起来订定律令,分配职务,这就成立了宗教团体。由于他规定入教者需交五斗米,因此也称“五斗米教”。

解说:五斗米教所传之道叫“正一盟威之道”,传说是神仙太上老君授予张道陵的,太上老君是道教最高神明“三清”尊神之一,他在人间的真身是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中的老子李耳,老子的著作《道德经》正是道家主要经典之一,张道陵持太上老君所授之“正一盟威之道”,降服了一众魔王鬼帅,使青城山得以安静,当地百姓奉张道陵为代天行道之师即“张天师”,所以“正一盟威之道”又称为“天师道”。

张继禹(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他是用正一盟威之道去整合原有的流落民间的这种巫术。整合的方式第一就是用老子的道,用老子的道来做这样一个整合,因为老子的道既是神性的,又是最高的这种理论性的。

王鲁湘:老子道中间既有关于天道,也有关于人道的,既有关于宇宙一种根本秘密的一种探究,也有对于人间治理的很多政治思想的东西。

张继禹:对,所以它的含括性非常大,这样的话用这样一个道而且不同地域的信仰,就是大家都能接受,所以这是一个整合。第二个就是说包括青城山的那个故事,说他与六天魔王来进行斗法,其实这个斗法就是有一种也是一个整合的过程。

王鲁湘:也是整合。

张继禹:整合的过程就是一部分我是让你来接收,一部分我是要通过我的方式要改变你。

王鲁湘:他那个记载里头也说六天王最后也都降服了,他不是消灭是降服了,所以说是被改编了。

张继禹:对,改编了,我觉得这是道教来讲非常有意义的一个事情,第一从此道教才真正的迈上了一个宗教的这样一个高度。

王鲁湘:一个组织化过程。

张继禹:组织化过程。第二个它是怎么说呢,就是确立了中国人宗教的一个信仰追求,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散的,吴有吴地的蜀有蜀地的,包括齐地有齐地的,都不一样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第三个我觉得道教跟别的宗教它这个起源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值得来总结的,就是它是整合改编,而不是说你是异端我就要把你消灭,而这个非常值得来总结的。

王鲁湘:它是采取一种收编的方式。

张继禹:我觉得这个就是中国文化,也是真正的道家、道教的文化,因为它有包容性,它有自己的目标,但是我只是让你来接收融入到我这个里面来。

解说:传说张道陵有亲传弟子三千,但得其真传的只有三人,一为王长,一为赵升,一为其子张衡,张道陵在一百二十岁时自知大限将至,便召集教众当众宣布,其天师之位由儿子张衡承继,并且特别强调说明“绍吾之位,非吾家宗亲子孙不传”,就这样正式规定了历代天师之位一定要有张家宗亲来继承的传承关系。

王鲁湘:非常有意思啊,就是当年张道陵120多岁要飞升之前,他有两大弟子王长和赵升,而且赵升也是一个很神的一个弟子是吧。

张继禹:对。

王鲁湘:而且等于就是所有的人都觉得可能赵升接天师位这个可能性非常大,但是临终之前突然决定传给这个儿子张衡,而且还说以后非血脉不能接天师位,这样也就使这样一个天师家族,血脉相传下来了,如果当时不是传嫡而是传贤的话,恐怕天师道延续不了多久。

张继禹:因为从张家天师这个传承来讲,实际上它是在家族的内部来选贤的,它是这样一个机制,因为比如说你说这个在道书里面有记载《汉天师世家》里面也有记载,嗣师张衡在传给系师张鲁的时候他有一段话,这个正一枢要,就是我这个老祖天师传下来的正一枢要,以后要代代要有一人来传承,代代人传承是非宗亲家族才可以传,也可以说不传外人。

王鲁湘:就是后来等于变成传亲,在亲中间再选贤。

张继禹:对,是这么一个关系,所以后来历代天师基本上是在这样一个关系,所以我们现在说到传到今天已经有了63代,但是那个谱系实际上世家那个是没有到63代,只到了我们这一代应该是57世,我们叫57世。

王鲁湘:那是自然血脉的。

张继禹:那是自然血脉的。

王鲁湘:然后天师是个道统的。

张继禹:道统的,这是这么一个关系,非常有意思。

王鲁湘:有意思,说起来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一个家族完整的谱系记载,这个谱牒如此的这个全整,然后1800多年代代不绝,这个是很吓人的事情,你要知道中国这1800多年中间改朝换代多少啊,这个年年的这种各种各样的战乱有多少,各式各样的割据又有多少,那个系统,那个正统不断地在变,而且人们这一个流离迁徙也不断在变动,但是这个天师这样一个谱系,在龙虎山这样一个很小这样一个地区1800多年不动摇,这个在人类的发展史上都是个奇迹。

张继禹:非常有意义。

解说:第三代天师张鲁接掌天师道后已是东汉末年全国战乱,张鲁在四川汉中实行政教合一,割据一方近30年,公元251年,魏相曹操率军攻占汉中张鲁归顺,被拜为镇南将军封为阆中侯,大批天师道众随曹操被迁,但张鲁却派自己的儿子第四代天师张盛南下回江西龙虎山定居。

王鲁湘:说到这一点,为什么当时候第四代张盛会要离开这一个中原巴蜀地区要来到江西龙虎山,那寻租等于是认祖归宗啊,当时有一个什么样具体一个契机吗?

张继禹:因为是张鲁投降曹操以后,那就是说我这个道的血脉我得有传承,在他的感觉到我的道的血脉老祖天师创立的这个道的传统我们要继承下去,继承下去以后当时他自己来讲已经实际上被软禁到了。

王鲁湘:失去自由了。

张继禹:尽管给他封侯了,等等,他不能去做传教的事了,所以他就嘱咐他的儿子,你回到龙虎山玄坛去,那个地方刚刚说的,那个地方地理非常好,是天星照应的地方,是地气冲凝的地方。

王鲁湘:就是张鲁作为张道陵的孙子,他肯定是一直没有来过龙虎山。

张继禹:对,没来过,应该是他父亲也告诉他,你祖父在那里修道,那个地方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很好的一个地方,所以他才嘱咐到他的儿子张盛,说那个地方是什么样的一个环境,怎么样一个地方,但是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才使道教,使正一道、天师道得到了很好一个传播,第一跟着张鲁被遣散的那一批道民分散到了全国各地,使天师道,使正一道在全国开始了传播,这个是曹操没有想到的。

第二个是张盛,第四代张盛回到龙虎山,这个地方开始成为历代天师居住的地方,成为了道教的一个活动中心,特别是唐以后,道教重要的活动中心。

王鲁湘:与佛教、基督教这些外来宗教不同,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距今已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道教在宋元时期最终形成两大派别正一派和全真派。奉张道陵为老祖天师以龙虎山为祖庭的正一派,大约在元代中后期最终形成,大德八年即1304年,元成宗敕封张道陵第三十八代孙张与材为“正一教主”,命他掌领江南诸路道教,这可以看作是正一派形成的标志。从此“天师”成为官职封号,掌领江南诸路道教意味着真正的实权。此后的历代“张天师”都会受到中央朝廷的承认与封赠,龙虎山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兴盛,最多时建有道观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道教正一派从此上演了怎样的兴衰更替,几朝君王为何如此重视道教正一派。

[责任编辑:马玉宁] 标签:龙虎山 张继禹 张道陵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