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惠能为佛教提出重要理论:明心见性
2010年05月08日 13:22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公元712年7月,在南华寺讲经说法三十七年后,已是年迈之躯的惠能突然决定回国恩寺。

嘉宾:所以六祖惠能从南华寺回到国恩寺以后,人一下子增加很多。

主持人:吃饭喝水都成问题了。

嘉宾:吃饭喝水住宿都成问题,特别是用水,所以用水怎么办呢?就是一个山冈,所以六祖看到这个情况心很急,就绕这个国恩寺走了一圈,跑了一圈,跑了一圈以后呢,他就看到这个山顶上好像有水源。 主持人:很奇怪,实际上我们是站在一个山的山顶上,国恩寺在那边的坡上头,我们这个水井的地方是在山的最高的地方,在山的最高的地方挖井,还没有听说过。

嘉宾:所以六祖恐怕对天文地理、恐怕也有一定的研究吧,天旱的时候它不会干枯。

主持人:天旱不会干,但下雨呢?

嘉宾:下雨的时候也这么多了。

回到国恩寺,惠能大师还亲手种植了一棵荔枝树,他告诉门人,自己所传佛法犹如种树,前人种植后人收获。这些谆谆善诱的话语背后,其实隐含着他即将告别尘世的嘱托。

一个月后,76岁的惠能大师在国恩寺圆寂。

主持人:那六祖在他圆寂的前一年,就从我们韶关的这个南华寺,回到他家乡兴州,在那个地方他就圆寂在那,他怎么知道自己会那个时候要圆寂了呢?

传正:他这个祖师应世啊,祖师应世都有因缘的,他因为我已经把这个法传下去了,然后我应该跟古人一样,应该回家了,道理一样的,好像我们释迦牟尼佛,你说他受伤在这里成佛,错了,释迦牟尼佛早已无量劫前成佛了,但是他为什么出现在皇宫,为什么出现了一个过程,还要受伤,还要四十九天等等,这个是做给后人看的,他有生他有死,但是你做生死来讲那就大错特错,这个凡夫就这样,他是示相给众生,你们好好修行,世间是无常的,一天过一天,一年过一年,佛教这个是日已过 命亦随减,过了一天就少了一天的生命,没有生命就不能修行,所以没有解脱之前,你应该加紧下功夫,加紧马上求解脱,所以这个叫圣人的示相,那么六祖也是一样,他时间到了,我应该走了。

嘉宾:这个六祖是特别的像六祖本人是吧。

主持人:我们新兴人就觉得这个像特别逼真。

嘉宾:反正你家乡的人就觉得这就是六祖。

主持人:对。

嘉宾:又很有灵气。

主持人:真的是慈眉善目,这个你看看。

嘉宾:他圆寂了以后,我们新兴舍不得,舍不得他们离去,更舍不得他那个肉身到其它地方去嘛,所以我们千方百计呢将他留住,所以当天晚上呢,就悄悄地运到一个比较偏僻的一个山坑里面。

不出所料,六祖圆寂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光孝寺、南华寺都赶到国恩寺,争着要将六祖肉身带走,几方各有各的理由。

嘉宾:我们新兴认为呢,把握最大,理由最多。

主持人:对啊,出生地,圆寂地嘛。

嘉宾:他要回来才圆寂。

主持人:只有自己选择回来圆寂到这个地方的嘛。

嘉宾:民间也说啊,这个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啊,他为什么回到新兴才圆寂呢,所以我们理由最足够,但是呢,光孝寺说正式出家,剃度出家,成为佛教僧,在我们光孝寺。

主持人:在广州。

嘉宾:从我们佛教来说,做和尚那天最有纪念意义。

主持人:对,对,那是出家了嘛对不对,那是出家了嘛。

嘉宾:所以这个理由最充足,应该我们要,南华寺说在我们那里弘法40多年,他为什么不去你新兴弘法,为什么不在光孝寺啊。

主持人:创曹溪一派也是在南华啊。

嘉宾:争不下,怎么办,那后来大家就协商,请了点烟,点一个香烟,看看这个香烟往哪里飘,香烟飘到哪里就归谁所有。

主持人:看它往哪个方向走。   

嘉宾:对,这里写着南华寺,这里写着光孝寺,这里写着国恩寺。见到香烟飘到哪里就谁要,那个时候刚刚静风,谁也估计不到,看看天意,大家心怦怦跳,随即一点烟,没多久,这个香烟摇啊摇,就向着南华寺的方向走了,我们心情呢。

主持人:你们新兴的人心里头就很失落了。

嘉宾:那些官员啊,百姓啊,和尚大家抱头大哭。

然而,六祖的离去却留下了一个宗教史上众说纷纭的谜题,他临终前交待不再传袈裟衣钵,难道仅仅是因为袈裟已经下落不明么?

主持人:这个达摩老祖把这个印度禅带到中国来以后,传二世慧可,然后传僧粲、传道信传弘忍再传到六祖惠能,为什么惠能以后就不再传衣了呢?

传正:这个衣钵是一种信物,当时在六祖以前就单传,到了六祖以后,他入室弟子都几十个人了,不需要再传这个衣钵了,所以这个法并不在衣钵上,衣钵是一种证明,法在哪里,法在这个我们自性的智慧当中,不是在衣钵上,所以有些人在社会上认为衣钵就是法,不是的。

徐文明:这个里边也体现了惠能的智慧,也是禅宗传法制度的一个改革,在惠能以前呢,是单传,代代单传,代代单传有什么好处呢,保证血统的纯正性,保证这个主干是非常清晰的,哪一代哪个人是主要人物,哪个人是祖师非常清楚,但是这个有一个弊端,在六祖这个时代已经表现出这种弊端来了,同一个时代有好几个,很多出色的门人,传给谁不传给谁,传给这个人,对另外一个人就不公平,很可能他们能力、水平相差很少,比如说神秀水平低吗?也不低,所以从六祖就下决心改革,他改革的依据,就是达摩大师的那首诗,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他讲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传五叶,结果自然成。就是我到东土来,是传法救渡迷惑的众生的,我以后就传五代,到五代以后果实圆满了成熟了就不用再传了。这个意思,这是惠能的解释啊。

想当年世人不理解袈裟的实质,引起了那么多同门纷争,六祖为了避免悲剧重演,也为了让佛法能够不分门第、大片开花结果,所以他作了这么一个重要的决定。2006年,国恩寺有一个重要的考古发现,在原来报恩寺塔的塔基里,挖出了七颗舍利。它又为世人猜测六祖不再传袈裟衣钵添加了新的解释。

主持人:这个是佛舍利。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赵佶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