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传教士苏慧廉计划建华中联合大学后因一战夭折


来源:凤凰卫视

人参与 评论

凤凰卫视1月18日《我的中国心》,以下为文字实录: 曾子墨:回顾百余年的温州宗教史,我们发现有个叫苏慧廉的英国传教士,他在温州度过了长达25年的时间,期间他传播福音,设立禁烟所、修医院、建学堂,

解说:在苏慧廉办戒毒所的两年中,前后有三四百人在这里接受治疗,关于戒毒工作,苏慧廉留下了这样的记录,我们的治疗方法显然是斯巴达式的,以至一些病人要忍受两三天剧烈的疼痛,并且几乎要死在我们手上,但据我们所知,所有的人都治愈回家了。后来由于吗啡药丸的出现,戒烟所停办,苏慧廉并没有停止治病救人,因为他发现帮老百姓治病的同时,外国传教士与当地居民之间的隔阂慢慢消除。

1891年,粗识医学的海和德牧师从英国来到温州,苏慧廉让他接管起城西教堂小诊所的工作,19世纪,初入中国的西医常常被妖魔化,医生把解剖后的死胎儿浸于酒精瓶中,被传为剖孕妇之腹,取胎儿制长生不老之药,牧师为病危的儿童施洗礼,人们推测是剖小孩心肝以制药饵,但温州病入膏肓的人顾不得这些,他们走近礼拜堂后面的小房间。

1893年,霍厚福医生加入了城西诊所,担任专职医生,海和德记录了当年的门诊情况,单天最高门诊量为106,年接诊病人5624个,专业的人员,固定的场地和门诊时间,很快将催生出温州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医院。这里是位于温州市鹿城区的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它的前身是苏慧廉所创办的定理医院,它曾是浙南地区最早的西医院。

1895年,城西诊所一年诊疗人次突破五千,这还没包括住院病人,建设一座新的医院迫在眉睫,苏慧廉开始募集款项,英国人约翰·定理捐赠了两百英镑,苏慧廉用这笔捐款在墨池坊买了块地,盖起了医院。1897年,医院正式对外开放,以捐赠者的名字命名为定理医院,中国老百姓看病当时都是郎中搭脉,而定理医院实行的是挂号,建院之初苏慧廉就提出,医院为穷人免费治疗。

苏慧廉为穷人免费治病 告诉病人他是上帝派遣来的

沈迦:如果你说我是穷人,他给你的挂号的签是不一样的,就分两类签,有的签是要几个铜板,比如说挂个号一个铜板,你说我没钱那就不要钱,给你一个另外颜色的签子。

解说:苏慧廉在回忆录中详细地描述了这所新式医院,挂号的窗口挤满了等待看病的人,病人付了三十个铜板后,就可以领到一个标有号码的竹签,穿过小庭院,候诊者走进一座小礼拜堂,通常早上九点钟的时候,里面就挤满了人,各式各样的人。

沈迦:因为你的看病对穷人来讲是免费的,那些穷人就会理解,可能我先听听道,这是我必须经过的程序,要不然怎么会免费呢,那他就抓住这个机会,来讲讲大概什么叫上帝的概念,耶稣的这样一个概念。更重要的来讲,就在于穷人是免费看病的,西药很有效,西药一有效以后,那些传教士就会跟他来讲,不是我让你重得生命,是上帝派我来让你重得生命,那些人就用这个途径,很多人信仰了基督教。

解说:结束礼拜后就开始叫门诊号了,听到喊号后,病人拿着竹签冲进诊疗室,医院还有专门的住院部、手术室、药房,还有一个“临终关怀”房间,病人在里面平静地有尊严地离开人世。

1902年夏天,温州霍乱肆虐,据《欧海关报告》,有三万人死于这次灾难,苏慧廉的得意门生夏正邦就是其中之一,苏慧廉是在一次去碧莲讲道时认识夏正邦的。

沈迦:苏慧廉见这个孩子,跟村里的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一个表现得很聪明伶俐,第二个特别的干净,穿衣服什么特别干净,尽管可能也是粗布粗衫,但很干净,农村相对那时候,卫生条件会差一点,他其实就有意收这个孩子做书童。所以就问他你愿不愿意到温州城里去,跟我做书童,夏正邦当时是一个苦孩子,他爸爸是一个银匠,做银器的银匠,他竟然就马上就同意了,并且家长也同意了。

解说:回到温州,夏正邦一直在苏慧廉身边做书童,后来他成为温州市第一个华人牧师,苏慧廉曾评价他是一个智力过人,见解深刻的布道者。11月,夏正邦要去玉环岛传教,他认为自己生在这里,比外国人更容易适应这样的气候,苏慧廉劝他延迟计划。

姜平(夏正邦曾外孙牧师):当时玉环岛的霍乱已经蔓延得非常厉害,情况很严重,苏慧廉跟他说你别去,后来他说我已经是答应了他们那里的人,而且已经几个月没有去过了,所以这次我一定要去,虽然他带了一些药,可是能不能起作用谁也不知道。

解说:夏正邦告别了六个孩子和年轻的妻子,只身前往疫情严重的玉环岛。

沈迦:到了玉环以后,他很快就感染上了霍乱,他在去世之前,给苏慧廉写过一封信,他说我已经得了霍乱,我用我带的药,吃下了我自己带去的那些西药,他说看起来效果不大。

解说:不久后夏正邦因感染祸乱而离世,时年32岁,至此他已为温州信徒服务了十年。

姜平:当苏慧廉得到这个消息以后,他也非常非常难过,看到他一封信是写给他的太太的,他当时就说,再也没想到神把我的一个左右手就这么拿走了,当夏正邦的尸体从玉环运回来的时候。按照温州当时的习惯就是,一个尸体是不允许再进城的,所以他们其实就是把它停在欧江边,苏慧廉就在那个地方,为他简单的举行了一个追思的礼拜一个仪式。

解说:到1905年,九年间定理医院接诊七万余人次,接待住院病人四千多位,和疗效较慢的中药比,西药“立竿见影”,不少人都认可了这所教会医院,定理医院容纳不下日渐增多的病患。1903年苏慧廉回英国期间,在伦敦的一份报纸上登出短文,说中国温州急需资金建造医院。

沈迦:他等了几天,这个效果还相对的都不好,但他正准备决定要回中国的时候,他收到了一个人的新建,写给他信的人,这个人叫白累德,是一个英国的教徒,邀请他,说我们能不能谈一谈。

解说:白累德对苏慧廉说,愿意捐款筹建医院,但自己一下拿不出那么多钱,希望能分期捐款。

沈迦:苏慧廉竟然说不可以,他说我建这个医院,必须一次性就把这个医院建成,所以其实对做好事的要求还这么高,我必须一次性完成买地,把房子建起来,做这样的一个安排。那个白累德这个英国人怎么讲,他说可以,我愿意变卖我的资产,来帮助你建成这个医院,因为你不是说我要一次性就给吗,我答应,我变卖我的资产。其实我们也可以证明,那个白累德并不是那种百万富翁,亿万富翁,他有钱但他其实没有这么多钱,没有这么多的闲钱,他是变卖了自己的资产,在苏慧廉的感召之下,建成了这个白累德医院。

解说:1906年白累德医院正式开业,定理医院并入其中,不论是规模还是设施,白累德医院都是当时浙南地区最好的医院,首任院长包蒞茂原是一位商人,与苏慧廉相识后,受苏慧的影响,他结束了在英国的生意,前往温州,开始医治中国百姓,在这所医院中,苏慧廉仍坚持穷人免费的原则,一所大规模的医院,对穷人还不收费,来看病的人自然不会少,白累德医院每年会接诊一万多病人,看病过程中常有趣事。

当十包医生为病人听诊肺部时,病人并不理解这是什么干什么,他们常常会屏住呼吸,当医生说呼气时,有的做打呼噜状,有的发出鼻声,还有人上不来气。一次一位妇女听说要呼气,冲着医生脖颈和衣领之间又力吹气,中国百姓就这样与西医尴尬相遇了。苏慧廉等外国牧师、医生在温州到底救治了多少病人,时至今日已经无法统计。

解说:苏慧廉后来曾经总结道,在中国的传教事业,就像是一个三条腿的板凳,教会是一条腿,教育和医疗是另外两条腿,有了这三条腿,这个凳子才是稳固的,因此苏慧廉不仅创立了医院,还投身于教育事业。

当时中国的学童多是在私塾接受教育,一般学的都是《三字经》、《千字文》、《四书》等课程,苏慧廉的前任李华庆牧师在任时,就已经创办了学塾,苏慧廉在《中国传教纪事》中这样写道,我们在温州的教育工作开始规模很小,只有十名男童,他们的父母要顶着骂名将孩子送过来,因为这里不收学费,几张凳子和课桌是我们最早的教学设施。

沈迦:当时穷苦人的孩子根据没有能力去负担学费去读书,他不仅免费负担学费还管吃饭,并且给他们送雨伞,我们今天把它叫校服,那时候就日常的衣食用品服装都能提供,那这些东西对当时的穷人来讲,它是有一定的吸引能力,因为在晚清的时候,还没有义务教育的这个阶段,国家不承担这样的一个东西。

解说:1897年谢道培牧师抵达温州,四个想学英文的年轻人在他的指导下,经过一年的学习,都进入了海关工作,这时温州人发现,除了科举似乎还有一条道路通往成功,那就是去教会学校。那里不仅膳宿免费,还会有好的就业机会,求学的学生慢慢多了起来,苏慧廉决定扩大学塾。1897年苏慧廉建成了艺文书院,书院招收了二十个学生,他们跟着谢道培学英文。

苏慧廉还把西方的教育管理应用到了艺文书院,他设立班级,分科教学,还规定星期日放假。与此同时在艺文书院的基础上,苏慧廉与妻子路熙在住处“白屋”开办了艺文女校,十九世纪的中国男尊女卑,女孩子不仅要缠足,还不能和男孩子一样去读书,苏慧廉注意到这点后,就一直想办一所寄宿制女校。1894年,苏慧廉的两个孩子留在英国,由教会老师照顾、教育,苏慧廉把他建立女学校的设想告诉了路熙。

沈迦:苏慧廉对他太太讲说,我们的英国人好好地培养我们的孩子,你看都不需要父母,那你看我们在这里,看能不能为中国的孩子做点什么样的事情,就这句话启动了苏慧廉太太,决定在温州办一个女校。

解说:艺文女校就在苏慧廉居住的“白屋”开始招生了,学校对贫困学生免收学费,但不招收裹脚的孩子。

吴圣理:这些女孩子怕回去被人家笑话,所以他就让这些学生中午在学校吃,甚至后来就住在学校,不让她们在路上走路的时候,不裹脚被人家笑话,就彻底改变这种陋习。

解说:苏慧廉对课程设置颇为上心,当时艺文女校的课程已经接近现代教育的模式。

沈迦:学语文的、学汉语的、学英文的、学数学的这种课都有,同时还有学《圣经》的,学《女红》的,因为是女校,它还有学《女红》的教育,现在都还能看到这个学校对女生开展进行体操教育,在一百多年前,那都是匪夷所思的问题,女孩子在操场里做体操。

解说:1904年苏慧廉的女儿谢福云回到温州,她教孩子们唱歌和体操,每周她会带着学生做游戏,这是她们一周中唯一的娱乐,我们常常会簇拥成一圈做游戏,比如“填空白”“三三两两”等,其中最受欢迎的是“狐狸和鹅”,贪婪的狐狸带着津津有味的神态,假装要吞掉鹅,孩子们一玩起这个游戏就变得非常兴奋。

《我的中国心》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曾子墨【主持人专区】

首播:周六10:05-10:55

重播:周日21:40-22:30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昌洪坤]

标签:苏慧廉 温州 教堂

人参与 评论
2014-01-18我的中国心 寻找—苏慧廉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1/18/a7d6a137-bc7e-4cfb-adbb-4af75b793d91.jpg

网罗天下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