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莉专访罗清泉 谈“武字头”国企兴衰
2010年06月13日 08:52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吴小莉:以“汉阳造”和“武字头”为代表的“湖北制造”,一直是湖北人颇为骄傲的集体回忆,对罗清泉来说可能更是如此。在我们的问答中,罗清泉笑称自己是“造船出身”。1945年出生的罗清泉,在大学里头念的就是船舶制造专业,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宜昌船厂,从轮机车间的工人一直做到了厂长,一干就是15年。而这段时期,正是“湖北制造”最为辉煌的时候。

吴小莉:其实您在宜昌的船厂待过15年,所以对于国有企业,就是以前的重工业,在湖北的辉煌历史您是经历过的,尤其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可以说是非常鼎盛,那时候您的经验当中,那时候“武字头”或者是说“湖北造”这样的一个名称跟称号究竟带给了湖北什么?

罗清泉:那个时候应该说武汉作为我们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在工业方面还是很有位置的。就是一批“武字头”,武钢,武重,武船,武锅,这些都是在国家很有位置的,那么当然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国企改革,有的在改革中,发展了,壮大了,你像武钢,它在改革中发展壮大了,你像东汽。那么有的,可能丧失了机遇,错过了一些好的时机,你像我们武重,武锅,也改革了,但是人家进步得更快那你就落后了,所以我们像这两个企业改革就滞后了,特别是最困难的时候,就是九十年代末期。

吴小莉:1998、1999年。

罗清泉:1997年到1999年这一段是最困难的时候。

解说:1999年,罗清泉从湖北纪委书记调任武汉市市委书记。“武字头”老国企的改制、下岗、破产和重组,成为罗清泉首当其冲要解决的课题。

罗清泉:像武重吧,当时它有接近八千工人,它只能保留四千人,那一半要下岗、分流,那工作量很大,做了很长时间才做下来。整个湖北是200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200万,那压力很大。

吴小莉:到了哪一年把这些200万的下岗职工都安置好、或者是转业好。

罗清泉:大体上我们一直做到2004年,2005年,才基本把这些问题解决。省里面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包括省财政也拿出来一部分资金来安排这些职工。

吴小莉:很多人把“武字头”这个兴盛跟衰落得过程当中,提到了就市场经济跟计划经济转制的一个过程,因为转制当中的观念没有跟上所以造成这样的情况,您觉得时至今日湖北或者是武汉,还有这种原来所谓的思想没有够开放的问题存在吗?

罗清泉:应该说,还是有这种影响的。

吴小莉:体现在哪?

罗清泉:还是有影响的,你像有一些,国有企业它为什么第一次转制走下去了,走出来了,好了一段,但是后面又不行了,就是它还是不适应这个市场经济的环境,遇到问题不是找市场,就是找领导,这个有,当然你领导也需要找,也需要政府服务嘛,但主要还是要找市场。

吴小莉:怎么改变这样的情况呢?

罗清泉:这还是通过改革,在市场经济的这个激烈的竞争中,它也会学会游泳嘛。

解说:大浪淘沙当中,首先“突出重围”的是曾经身居深山的东风汽车。当年,出于战备需要,中国二汽把厂址选在了交通闭塞、环境险恶的湖北小镇十堰。几十年之后,当地处深山成为发展的致命局限,东风汽车开始谋划将总部“迁都”武汉。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马超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