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教育大革命”: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

2013年07月18日 10:22
来源:凤凰卫视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正值1958年,“教育大革命”伴随着大跃进呼啸而来。毛主席指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教育大革命”终于为语言和文学课本的分科画上了句号。和鲁迅几乎同时期的名家,都从课本上“集体消失”。一些艺术水准较高的文学品,被大量的政治时文所取代。人教版小学课本一年级第一课是这样的,爷爷六岁去放羊,爸爸六岁去逃荒,今年我也六岁了,公社送我上学堂。

凤凰卫视7月17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新中国建国初期,一位苏联教育专家评价当时的中国语文教学,认为不重视语言因素和文学因素,“政治说教”太多。在那个一切向苏联看齐,教学也以苏为师的年代,苏联专家的声音可谓是掷地有声。于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刚面世不久的语文面临着一场修正。在叶圣陶的宣导下,1956年“语文”课被一分为二,分为语言部分和文学部分,分科教学。为配合分科很快诞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份正式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这个大纲提出,汉语教学要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养成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和习惯,就能扩大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这年出版的汉语和文学教材,收录了俄罗斯文学的不少作品,如契诃夫的《小公务员的死》,普希金的《寄西伯利亚》等。这两套教材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汉语语文学教学体系,是建国后语文教材建设的一个亮点,但是不足之处是过分强调了文学教学,忽视了对学生一般读写能力的培养。

改革实行两年,正值1958年,“教育大革命”伴随着大跃进呼啸而来。毛主席指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教育大革命”终于为语言和文学课本的分科画上了句号。和鲁迅几乎同时期的名家,都从课本上“集体消失”。一些艺术水准较高的文学品,被大量的政治时文所取代。人教版小学课本一年级第一课是这样的,爷爷六岁去放羊,爸爸六岁去逃荒,今年我也六岁了,公社送我上学堂。

1959年6月开始,人们开始了反思,上海《文汇报》开辟专栏展开“关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讨论”,语文教学的“文道之争”拉开了序幕。直至1963年5月,国家再次颁布《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对语文教学做正本清源的修正。这一大纲提出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项工作的基本工具。明确指出,一般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也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大纲还提出了“文质兼美”的语文选录标准。语文似将回归本身,根据这一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着手新的语文教材,但是由于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新教材只出了一部分,修正再次中断了。

《腾飞中国》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何亮亮【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20:30

重播时间:星期二至星期六13:25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肖芳萱] 标签:教育大革命 语文 政治课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