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王宠惠:引领近代中国宪政风潮

2013年04月01日 14:14
来源:凤凰卫视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人治还是法治,在今天的中国这已经不是一个问题。对于现代法治的探索和构建,中国的学人一直没有停止过,王宠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1899年,毕业于北洋西学堂的法律系,是中国有据可查的第一张大学文凭的获得者,这张“钦字第壹号”的文凭,现在收藏在台湾。

凤凰卫视3月29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人治还是法治,在今天的中国这已经不是一个问题。对于现代法治的探索和构建,中国的学人一直没有停止过,王宠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1899年,毕业于北洋西学堂的法律系,是中国有据可查的第一张大学文凭的获得者,这张“钦字第壹号”的文凭,现在收藏在台湾。

毕业后,王宠惠就前往日本修习法律,随后又转到美国,在耶鲁大学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王宠惠在美国留学期间,经常到孙文的寓所密商,倾听孙关于推翻清政府的革命计划。随后,为了减少革命的阻力,争取国际同情,王宠惠帮助孙文起草了《第一次对外宣言》也就是《中国问题的真解决》这篇著名的文章。

孙文对王宠惠的法学才华十分器重,在王宠惠毕业以后游历欧洲的期间,孙文在1905年和1910年两次出游欧洲,都约王宠惠晤谈,嘱咐他在留学生中发展同盟会会员,并为革命筹款。王宠惠在革命者中的元老地位由此确立。

1911年,王宠惠从欧洲回国,同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挑选内阁成员的时候,王宠惠取代呼声甚高的著名外交家伍廷芳,出任临时政府外交总长一职,时年仅30岁。此后,直到1949年,中国政坛无论谁主政,王宠惠都位居高位。从政的同时,王宠惠的学术研究从没有停止,最能显示王宠惠学术功底的是他用英文翻译了《德国民法典》。

王宠惠的译本一出,很快受到了国际法学界的好评,并迅速成为欧美各大学的通用教材,直到20世纪70年代,仍然在美国保持了经典教材的地位。据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问台湾,一下飞机就提出要探望王博士,以表示他的敬意,原来王宠惠用英文翻译的《德国民法典》出版之时,正值尼克松出生,后来尼克松上大学,所用的关于德国民法典的教材就是王译的版本。

王宠惠还先后撰写了《宪法刍议》、《宪法危言》等一系列厚重的法学著作。根据孙中山提出的五权相衡,相互制约的宪政理念,仔细探讨了中国宪政设计的原则和方针,不仅奠定了中华民国的立宪基础,而且引领了近代中国的宪政风潮。此外,王宠惠还是“六法全书”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参与了《联合国宪章》的起草。可以说,他是中国近当代法学的奠基者之一。不过,王宠惠的人生在1949年遭遇了转折,这一年他辗转前往台湾,去国离乡,直到1958年去世,再也没有踏上故土。

《腾飞中国》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何亮亮【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20:30

重播时间:星期二至星期六13:25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赵思斯] 标签:王宠惠 宪政 近代中国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