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文革期间 “伤痕文学”得以问世的几个缘由

2012年09月11日 09:50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核心内容:上海《文汇报》编辑钟锡知悉了这个情况之后,向卢新华要去了手稿,之后如“泥牛入海无消息”,卢新华遂把小说投给了《人民文学》,一个多月后却收到了《人民文学》一纸铅印的退稿信。好在同时《文汇报》方面却有了消息,《文汇报》提出的修改意见大约是16条,比如认为小说第一句除夕的夜里,窗外“墨一般的漆黑”,有影射之嫌,让卢新华做了修改。而在小说最后改为主人公最后“朝着灯火通明的南京路大踏步地走去”这样的一个光明结尾,这也是当时伤痕文学较为普遍的处理。

凤凰卫视9月10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在十年浩劫结束的最初岁月里,中国开始发生变化,那么一些文学作者也开始怀着忐忑的心情以笔揭露“文革”。

1977年夏的一天,在北京中山公园僻静水榭的一角,北京人民出版社的编辑刘心武在做着最后的思想斗争,在他看来自己的短篇小说《班主任》的初稿,等于是否定“文化大革命”,是要冒政治风险。

他投稿邮寄给遇到的小挫折又使他临阵却步了,是投稿,还是干脆拉倒,这让他举棋不定。在犹豫中,刘心武展开稿纸又细读了一次,再次被感动了,这使他下定决心投寄出去。他没料到小说不但发表了,而且成为了“伤痕文学”的第一次表露,也是实际上的一个宣言。

不过发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内部形成了两种意见,有责任编辑认为小说暴露社会真实的问题,社会阴暗面太尖锐,不好发表,小说组负责人涂光群则认为,小说提出的问题深刻,而且很合时宜,应该发表。最后是主编张光年一锤定音,他说“不要怕尖锐,但是要准确”。

于是《班主任》发表在《人民文学》1977年11月小说的头条位置,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数千封读者来信,都为之叫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之后另一篇伤痕文学,标志性的作品《伤痕》却被《人民文学》退稿了。

1978年,复旦大学中文系的一年级的学生卢新华,在小阁楼的缝纫机上流着眼泪,一气呵成写就了小说《伤痕》,但是老师和同学向他提出了一大堆的质疑使他十分灰心,然而《伤痕》发表在班级的墙报上,竟引来了复旦的学子们纷纷流泪传抄,蔚为校园一大奇观。

上海《文汇报》编辑钟锡知悉了这个情况之后,向卢新华要去了手稿,之后如“泥牛入海无消息”,卢新华遂把小说投给了《人民文学》,一个多月后却收到了《人民文学》一纸铅印的退稿信。好在同时《文汇报》方面却有了消息,《文汇报》提出的修改意见大约是16条,比如认为小说第一句除夕的夜里,窗外“墨一般的漆黑”,有影射之嫌,让卢新华做了修改。而在小说最后改为主人公最后“朝着灯火通明的南京路大踏步地走去”这样的一个光明结尾,这也是当时伤痕文学较为普遍的处理。

1978年8月11日,上海街头的每个报栏前围着里外三层的人,人们在为《文汇报》上的《伤痕》而流泪。当天的《文汇报》加印到了150万份,有人说,读《伤痕》,全中国人所流的眼泪可以成为一条河。美联社的报道说,中国出现了揭露文革罪恶的“伤痕文学”。

《腾飞中国》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何亮亮【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20:30

重播时间:星期二至星期六13:25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梅] 标签:伤痕文学 文汇报 新华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