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1963年江青赴上海看病遇到什么意外惊喜

2012年06月19日 09:37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核心内容: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八出样板戏中,有四个出自上汽,上海成为首当其冲的戏改重镇,不过戏改重镇为什么是上海?而不是首都北京呢?因为彭真为首的北京市委在文革伊始就被毛泽东称为“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周扬为首的中宣部、文化部也跟不上毛泽东的文革思路,想先声夺人的江青,虽然屡次以战斗姿态发号施令,但仍一再在北京碰钉子,不过,江青于1963年赴上海治病期间,遇上了意外的惊喜。

凤凰卫视6月18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八出样板戏中,有四个出自上汽,上海成为首当其冲的戏改重镇,不过戏改重镇为什么是上海?而不是首都北京呢?因为彭真为首的北京市委在文革伊始就被毛泽东称为“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周扬为首的中宣部、文化部也跟不上毛泽东的文革思路,想先声夺人的江青,虽然屡次以战斗姿态发号施令,但仍一再在北京碰钉子,不过,江青于1963年赴上海治病期间,遇上了意外的惊喜。

这一年的上海文艺界元旦联欢会上,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长柯庆施提出,今后的创作要着重提倡写解放后的十三年,要写活人,不要写古人,死人。2月下旬,江青在与柯庆施和张春桥的谈话中,表明她对戏剧舞台“目前剧目混乱、毒草丛生、鬼戏泛滥”的现状极为不满,支持“大写十三年”的口号,而江青的戏改想法也得到了上海市委领导的支持,从此上海成为她的戏改“基地”,江青信奉“破字当头、立在其中”。

她在上海找到了人员队伍,批判了鬼戏《李慧娘》,接下来批判《海瑞罢官》,结果也都得到了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的共鸣和赏识,既有破则须得有立,那么立什么?江青的方向就是“革命现代京剧”擅长创新的上海“海派”文化,给江青提供了绝好的参照,清末以来,海派京剧的新作就延绵不绝,到六十年代,直接为阶级斗争服务的现代戏,甚至已经成为了上海戏曲舞台的主角。

1963年,江青看到沪剧《红灯记》之后,交给中国京剧院进行京剧的改革,沪剧《芦荡火种》,则被她推荐给了北京京剧一团,后来改名为《沙家浜》。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春桥眼看两出好戏被移植出沪,不免心中遗憾。1964年春,张春桥请江青到上海京剧院指导京剧《智取威虎山》,成功地使其成为上海的样板戏,同一时期,江青看了淮剧《海港的早晨》后说,“这出戏也可以改编成为京剧。

张春桥又组织人马改编成为京剧《海港》,八个样板戏都已经是成熟的成名作品,对此,江青有过一句名言,“玻璃杯是工人制造的,但是谁见过他们在玻璃杯上留下自己的姓名”所以局外人并不知道,样板戏主创人员姓甚名谁,但在宣传中样板戏却已经打上了“江记”的烙印,江青便成为了第一编剧、第一作曲、第一导演、第一舞美。

《腾飞中国》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何亮亮[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    20:30

重播时间:星期二至星期六    13:25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梅] 标签:江青 戏改 赴上海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