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潜伟:中国是钢铁大国 但不是钢铁强国

2012年01月10日 14:33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铸铁技术关乎国家安全,很难向民间开放

王鲁湘: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里头一直是历朝历代,特别是在和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和政权关系紧张的时候,或者和西南的少数民族关系紧张的时候,一定是盐铁专营。就是铁和盐是一定掌控在政府手里头的,民间是不能私贩私卖的。那么为什么把这两个东西控制住,就是可见这个铁一定是对于国家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为什么要把它看得这么重?卖都不能卖出去?

潜伟:这个主要确实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最主要是军事上。盐呢,我们不去探讨,因为人离不开盐,需要专营,到今天我们的盐还是带有某种专营的性质。

王鲁湘:政府专营的对。

潜伟:铁的情况,因为当时特别从汉代以后,最主要的兵器的制作的材料都来自于铁。如果你掌握了制铁技术,或者自己经营,那是有非常大的风险的。所以历朝历代,往往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它一直专营,像汉代,铁官有很多处。到比如明代洪武年间,也是先有这个十八个(坑)冶都是铸铁的,随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这种情况又阻碍了社会或者经济的一个发展,适当的时候它又会放开,松一下。比如到明代嘉靖年间,我们发现大量的民间铸铁的作坊应运而生。反过来到了清代早期像康熙雍正也是加紧控制,到了乾隆晚期或者嘉庆年间又开始放开。所以往往是这样一个循环反复、循环反复这样的一个过程。

王鲁湘:刚才你在演讲中也提到铸铁及其制钢的技术成就了中华帝国的基本结构体系。这是一个很大的一个命题,可惜您没有展开,我想我在这里再请教一下。我们中原地区这个农耕地区,由于率先最早地进入农业文明,而农业文明很快地就进入了运用人造金属做工具的这么一个时代,所以我们在人类历史上其实很早的走到了当时候人类文明的前列。所以我们说我们中原的农业文明是高于周边的游牧文明的。这个是从它的整个这个社会结构体系和科学技术体系来说的,是吧。因为一种农业文明比游牧文明需要更多的一种技术的支撑和制度的支撑。现在我们在我们中原地区,确实发现了很多的刚才说什么十八冶也好,发现很多这个冶铁的一些基地,从铁矿石的开采,到生铁的炼成,到生铁再拿去打成熟铁或者打成钢做成农具和兵器,它是一个工业体系,是吧?这个工业体系我们现在看起来很简单,但事实上在那样一个社会制度演变过程中间,要出现这样一个工业体系,需要一个非常先进的一个社会的一个制度来支撑它,而这个制度一直在游牧民族在游牧社会里头没有出现。所以是不是现在也有考古证据,确实到现在为止,可以证明在我们中国北方的草原地区,虽然有过那么多的崛起,和那么多的游牧帝国,但是在那个地区是不是一直没有出现过这样一种从矿石到冶炼到生铁到熟铁的这样一个钢铁工业的生产体系?

潜伟:不能完全这么说。至少是在早期,就是汉武帝以前,游牧民族确实没有见到,有这么从采矿到加工这样的一个生产体系,而这之后,它发现中原的这个不错,所以它也在采用了这样一系列的生产的体系在建立。

王鲁湘:它整体的比如说它南侵过程中间你看所有的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的烧杀掠夺中间。

潜伟:而且往往把一些工匠。

王鲁湘:工匠是不杀的。

潜伟:都带回去。

王鲁湘:都带回去,把工匠是不杀的,工匠一定是整体地带回去。

潜伟:有意思的是,我们最近在北京周边的地区,就是延庆这个地方,发现有辽代的冶铁遗址,其规模或者说它的形式和中原的相似。估计它跟中原的应该是有一个密切的关系。

王鲁湘:我们现在整个铸铁在和世界上的这个铸铁相比,我们现在铸铁水平怎么样?

潜伟:应该说还是跟世界的水平在一个级别上吧。

王鲁湘:我们现在是个钢铁大国啊?

潜伟:我们比如,钢铁大国当然,这个所谓的钢铁大国主要是生铁都是炼成钢了,钢的这个应用比铸铁的要多得多,但对于现在我们使用的铸铁的材料当中,最重要的或者最常见的就是球墨铸铁。所谓球墨铸铁呢,就是使生铁当中的碳的形态,形成这种石墨的这种球炭化,而这种它耐磨,这个非常好。而近年来我们国家也逐渐地改善球墨铸铁的质量,比如加上稀土材料,放在球墨铸铁当中,使它的强度韧性又得到一个很大的提高,所以在这一块我们仍然是跟世界先进水平差不多的。

王鲁湘:现在就是关于铸铁,或者中国科学发明方面的一些问题,有想要和潜教授进行交流的同学请举手?

观众:潜老师好,我想请教一下,就是中国很早就开通了丝绸之路,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在中国的对外交往而名扬世界,为什么铸铁它就没有,就是影响没有那么深远呢。

潜伟:铸铁其实对西方世界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恐怕就是知名度不如四大发明这个来得这么高。从考古的证据,现在看起来,中国的铸铁或者铸铁的技术,向西的这个传播这样的一个路径也在逐渐地清晰起来。

比如在新疆克里雅河流域有个圆沙古城,那个地方出土了一批铁器,它的年代大约是到西汉的早期,经过我们检测都是这个铸铁的。这个恰恰是和《汉书》原来这个《西域传》里头提到的,以前就是西域这边"不知铸铁器,及汉使亡卒降",然后再逐渐地就是知道铸铁器了。

再到西边一点的中亚,就是乌兹别克斯坦这些地方,大约也是在中世纪时期,铸铁技术传播到此。目前欧洲最早的铸铁的遗址或者高炉竖炉的这个遗址,年代大约是在公元13世纪,在瑞典。此外在东欧的,像匈牙利,原来还有德国这些地区,也有在15世纪之前的这个铸铁的遗址。一种可能性,这里只是我个人一个初步的一个想法,是否跟蒙古的大军或许有一些关系,到这个时期恰恰在欧洲出现非常多的铸铁的发展。当然我们还有一些这个重要的技术,我们知道在欧洲工业革命时期,或者工业革命之前,一个很重要的技术的发明,就是用焦、焦炭来炼铁,但现在从文献上来看,中国的炼焦和用焦炼铁要比欧洲早,但至于它中间的这个传播的路径,我们还在探索。

观众:潜老师您刚才讲了很多关于铸铁技术,对于中华文明的影响,我想您结合您的这些经历,然后给我们谈一下中华文明是不是对之铸铁技术也反过来有一种作用或者一种影响呢?

潜伟:确实刚才可能更多是从正面上说这个铸铁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反过来这个中华文明对铸铁及其后来的发展也是有很重要的影响。有一个问题刚没太展开,就是关于这个"和"的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技术体系当中,这个"和"的是一个极端重要的事情,在这个钢铁技术当中呢,也是有这些发展。原来汉代以前我们是把铸铁或者叫生铁,炒炼成熟铁或者制成钢,这样就完成了它主要的任务。到了汉代稍晚,主要是在南北朝时期,又有了一个进一步的发展,就是什么呢,把生铁和熟铁合起来炼,这个史称叫灌钢,这是一项这个中国独立于其它国家发明的这样一个重要的钢铁技术,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种灌钢技术的体系,实际上和后边延续到的西方的大马士革钢、乌兹钢这一系列,就是坩埚炼钢的体系有一些关联,这其实就是说文化反过来又哺育了这个技术的进一步的改进。

王鲁湘:中国古代社会曾经产生过许多重要的技术发明,它们不仅改变了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了历史进程,而且对其他地区输出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甚至是飞跃,铸铁技术只是这些重要发明中间的一项,它对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的重大作用,还有待于我们更深入地去了解。好,让我们再一次感谢潜伟教授精彩的演讲。

[责任编辑:郭文海] 标签:钢铁大国 潜伟 北京科技大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