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话剧百年畅谈话剧与人生

2007年05月26日 13:52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声明:凤凰网独家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窦文涛:今天来个台港双兄会。台湾的李国修导演,香港林奕华导演。很难得,话剧百年凑到北京来了。我觉得你们两个有点一样的地方,你们这次带来的戏,一个是《哈姆雷特》,一个是《包法利夫人们》。为什么现在戏剧都选择了一个西方文学里的形象呢?

李国修:跟国际接轨比较快一点。其实我跟林奕华我们在1988年就接触过了,我们是找外来和尚念念经,因为基本上人在创作中有一种惶恐。我们当时合作了一台戏,叫《10月10日谈》,当时这个戏舞台上的肢体语言,我认为非常好看,但是台北的观众全部看不懂。有个观众还写信骂我说,他说我们是冲着你这个搞笑来看戏,今天我来看戏,我和我同事睡着了,我告诉你李国修,以后你们再搞这种戏,就是我离开剧场的时候。

窦文涛:我见过两种戏,我不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些什么。比如说就像我们做电视台的,叫媚俗嘛,取悦观众,这是我们惟一的考虑。在话剧舞台你也会感觉到,导演就希望,每一个笑料,每一个包袱都能响,剧场反应热烈。但是,我看过另一种戏,他就认为这个戏剧是一门艺术,或者这种戏可以以一种表面上很闷的形态出现,你比如说咱们都熟知的《等待戈多》。那看起来是很闷的,可是呢,某种评价又认为,这个是艺术,我不知道在这种自我的对戏剧的看法、追求和取悦观众,现场要听见响,这两种东西之间有矛盾吗?

林奕华:我觉得在《等待戈多》这种戏,因为它是在那么多年前做的,今天经过时间的距离,它当然是一种经典,也有人说它当时马上要成为经典,但是你一定要知道,当时没有网络,当时没有那么多的娱乐的方式,所以那个时候的人根本思维模式就不一样了,他对时间的一种考量,感觉。过了一个小时,有可能他会觉得还好,才一个小时,虽然过了一分钟还没有事情发生,你让我们坐在这边干嘛,所以我们不能用一把尺来量度不同的一个作品,我现在觉得戏剧这个东西它应该是多元的一种发展。从我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好玩还是很重要,叫不叫娱乐性这个还是其次。包袱怎么抖其实也是这个导演有没有聪明或者是智慧。到最后其实是观众跟导演,最好大家是同心的。这个同心就是好像他愿意进来然后跟你玩这个游戏,然后你也设计得很好,在这个游戏当中也发现了一些道理或许一些什么,我觉得这是最美满的。

窦文涛:如果没有这些道理,是不是你们的思维跟综艺节目的编导差不多?想怎么样现场有反应。

李国修:倒没这么想,因为剧场毕竟还是剧场,电视是电视,电影是电影。媒体不同,所以你在剧场应该做些什么东西,你自己想怎么做,这是每个创作人本身要去认知的。

李国修:坊间有个错误观点,只要这个戏好笑,你恐怕就不入艺术殿堂。只要票房好,你就是商业,你就不是大师,我觉得这个太过度。

窦文涛:大师得催眠才行了,得让大家睡觉。

林奕华:其实我觉得任何人发明一些东西,然后这个东西可以流传下去的话,你也可以叫他是个大师。当然要求再高一点的时候,就是他的品格跟他的作品是一致的,那才是真的大师。

窦文涛:为什么话剧的观众,不管怎么说,在任何一个地方总是少数人呢?

李国修:看怎么看了,我觉得亚洲的话,我们华人地区的都是少数,可是日本观众多。英国很多,美国也很多,它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有一次到德国去,为了一个作家,征文启示,我去采访他,我们要编一个舞台剧。结果搭那个宾士的计程车,国产都是宾士,奔驰。我们三个人,我跟我太太,跟那个作家上了车,那个司机在听歌剧,那个地方有文化,所以他们的文化当中,他们艺术展演活动成为生活的一种必需品,而不是生活的奢侈品。

林奕华:我在台湾也坐过计程车,然后计程车司机也在听巴哈,当时我也很吃惊。那台湾如果每个人都听巴哈的话,都不会那么吵耳,那么聒噪或者那么乱。其实你刚才讲的那个也许就是喜欢艺术的小众,但是这个司机我觉得他很有代表性,他一个代表性说,我不会认为说我是司机我就只能怎么样怎么样,那我觉得没有文化的人,不介意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然后还是坚持自己的一个想法的话,那我就觉得那个社会是文明的。因为自我的尊重是被别人尊重的,那我觉得这个作为小众在那样的社会其实也还蛮好,比如像德国,如果喜欢一些比较冲击性的文化的话,你就到柏林去吧,在那边你怎么搞都没关系,但是你也可以去到比如说慕尼黑,就统统都是老人,那我觉得这样可以把文化分开,不同的一个角度不同的一个多元,就是好。

导演林奕华简介

编导超过40出剧场作品,包括《万世歌王》、《东宫西宫》、《大娱乐家》、《半生缘》、《快乐王子》等,题材涉及青少年文化、教育、娱乐、政治、性别。近年亦致力通过舞台、教育及写作,探讨什么是快乐和自我。未来四年会改编中国四大名著,创作全新的舞台作品,2006年底与台北两厅院合作的《水浒传》是第一阶段。

从首出编导作品《心经》开始(改编自张爱玲同名小说),林奕华在多个创作中都显示出对女性议题的关怀:《张爱玲.请留言》邀请了台湾演员丁乃筝扮演香港艺人郑裕玲,以张爱玲笔下女性角色对照现代女性,探讨婚姻和幸福;《万恶淫为首》请来日本作家及脱衣舞娘一条小百合担纲演出,除了为香港剧场的大胆程度写下历史一页外,更带出连串对现代女性身份、身体、权力的提问;《快乐王子》中吴彦祖与观众零距离的内心剖白,在呈现男性如何成为别(女)人欲望对象的同时,也是反思社会如何看待表象和幸福的关系。

林奕华亦致力于文化及教育的工作,自九七年至今分别为香港大学通识教育、香港浸会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香港演艺学院人文学科担任讲师。亦经常替香港、北京、广州的报章杂志撰写文章,新近出版的著作为《等待香港》系列(《女人篇》、《青春篇》、《娱乐篇》、《文化篇》)。最近亦替香港电台及东亚卫视主持文化及电影节目。(来源:新浪娱乐)

[责任编辑:石冰]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