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飞降落时对天气的判断是关键
刘纤:我们分析了这几起事故,78%我们这有个专门的数据,78%都是在落地下降和起飞过程中,其中又是40%都在落地,19%是在下降,19%是在起飞过程中。就是这个起飞落地过程中造成的伤害事故的概率是最高的,占到78%。
李烨(南航航班机长):这两个阶段是离地面最近的阶段,我们空中时候出现的故障,可能我们有很长时间来判断处置,包括发动机失效我们可以慢慢飘降,有时间来处置。但是在起飞降落阶段如果出现问题以后,可能几秒钟的疏忽,可能造成一个非常严重的事故。
刘纤:起飞落地是飞行员工作强度程序最多的,它起飞落地的时候,需要人去干预、去操纵、去思考,去决策的事情是相对最集中的。特别是落地,起飞你是在一个已知的机场起来,环境是比较熟悉的,落地特别为什么这个更复杂呢?落地之前,我对这个机场的天气状况是未知的。机场的条件它有什么设备,它有什么布局,我是已知的,但是天气是个未知的。我只是知道机场给我报这么一个气象条件,但是实际的和它是不是一致,天气是个变化无常的,一秒钟的决断你就是晴空万里就是万里蓝天,你这个一秒钟的错误决断那就是万丈深渊。
高科技减少空难发生
杨舒:除了操作失误,恐怖袭击,犯罪攻击等人为因素引起的空难之外,空难大多数是不可抗拒的因素而引起的,根据新闻的报道说,近年来绝大多数空难的发生顺序都是飞机故障,空中解体,四散落地,绝望搜救,飞机因素可以看到是首当其冲的。那么什么样的飞机最安全,最少发生故障呢?一旦发生事故,是不是坐在飞机尾部是最有生还希望的呢?这样的讨论在网络上比比皆是。而事实上是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安全更舒适的飞机推陈出新,故障率高,安全度低的飞机,已经逐步被市场淘汰。
解说:为了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飞机设计师致力于自动化的研究,以飞行操作面为例,二战时期的“喷火”战斗机,安装有19个仪表。到了上世纪70年代“美洲虎”战斗机的仪表,已经增加到50多个。开关控制器,在二战时“P-51”战斗机上有19个,到了70年代,“F-15”有接近300个。民航飞机的发展趋势也与战斗机相同自动化的演进,也提高了对飞行员素质的要求。
李烨:上面是液压系统,燃油系统到电源系统、空调系统,井然有序的排了下来,方便飞行员的记忆和操作。第二主要部分就是我们这个区域,这个区域是我们飞行员平时在飞行中经常用到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飞行中对于飞机姿态的监控,你像这个仪表是一个综合性的飞行仪表,它体现了我们的高度,速度,姿态等等数据。这个仪表是一个关于我们导航情况的一个仪表,这里边主要体现的是我们现在飞行的位置,包括我们飞行的航向,航迹,以及我们经过的一些航务点。这样结合起来以后,我们飞行员对于我们飞行就有一个立体概念了,三维立体的概念。
解说:那个雷达,就是可以看到雷电是不是?
李烨:就是在这个地方显示的,它和地图结合起来一起来显示,现在因为是在地面我们不能把它显示出来,空中的时候它可以非常精确的观察到80海里范围以内的天气图像。
解说:造成飞行事故的主要气象要素,包括恶劣能见度,雷雨、冰雹和积雨云,颠簸、急流以及低空风切变等。现代飞机配备有最先进的雷达,可以引导飞机避开危险雷雨区域。
刘纤:因为这个雷电我们不能说这块雷雨强度有多大,我说不出来,可能今天雷雨强,明天雷雨弱,但是总体一个原则不能进去。就是这种进去以后,可能会达到飞机垂直起降,这种气流的对流,会达到每分钟两万英尺,或者一万英尺的这种概念,飞机基本上比电梯的速度还快。
编辑:李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