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胡慧珊:纪念馆里延续的文学梦

2012年05月16日 13:29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胡慧姗,女,四川省都江堰聚源镇聚源中学初三一班学生,生于1992年10月11日,埋于2008年5月12日下午2:28分汶川地震,卒时不详。享年15岁,火化时间2008年5月15日。生前喜欢文学,梦想成为作家。日前,知名建筑师刘家琨为在“5·12”地震中丧生的小女孩胡慧珊盖了一座纪念馆。红砖铺地,灰砂抹墙,体量、形态就像灾区最常见的一个救灾帐篷。通过一个圆形的天窗,阳光洒入房顶下这片粉红色的空间——粉红色是这个叫做胡慧珊的都江堰聚源中学普通女生生前最喜欢的颜色。

凤凰卫视5月15日《冷暖人生》,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一个世界上最小的纪念馆,只为一个普通的女中学生而建,一件件小小的遗物,国家的档案馆里,第一次珍藏了寻常百姓的名字,《冷暖人生》特别节目,少女胡慧姗,汶川地震四周年祭。

在成都郊区,有一个著名的博物馆群落,樊建川抗战博物馆和5·12地震博物馆,在气势恢弘的地震博物馆旁边,有一片小树林,沿着一条碎石小路走进去,有一座特殊的小小的纪念馆,其面积仅19平米,是以一个15岁少女的名字命名的,胡慧姗纪念馆。这座纪念馆于2009年5月10日落成,而自它落成之日起,偶然经过的人们,就对胡慧姗的身份充满了好奇。

刘家琨,成都的一名建筑师,他正是胡慧姗纪念馆的建造者,打开纪念馆的铁门,柔和新嫩的粉色扑面而来,和冷硬的水泥外墙形成了令人震动的对比。

室内陈设普通无奇,一个十五岁少女的所有特质,被父母宠爱、爱幻想、爱浪漫,青涩的情窦初开,小小的情绪化,小小的文学梦一一呈现,只是这在废墟中捡回的,沾有泥土的书包和压裂了的手机,隐隐露出一丝残酷。

在墙壁陈列的起始位置,是四川诗人翟永明为纪念馆写的一首诗,作者以胡慧姗的语气自述,我叫胡慧姗,生于1992年10月11日,末于2008年5月12日,享年15岁零6个月23天。

事实上胡慧姗的确没有任何特殊和传奇之处,她就是都江堰聚源中学,在地震中遇难的众多的普通生命中的一个。

刘家琨:我为胡慧姗做也就是为她父母做,后来问的人越来越多,我也知道我就是为一个普通的生命做。

解说:5·12地震后,刘家琨带着几名自己公司的员工和一些救灾物资赶往灾区做志愿者,他们行程的第一站是都江堰聚源中学,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现场的巨大废墟和成群的悲痛欲绝的父母,还是让他极度震撼。

刘家琨:很震惊,然后气味又那么大,非常刺激,被吓着了,脑子有点空白,胡慧姗的爸爸妈妈,特别是她妈妈,当时是拿出她女儿的脐带和乳牙,我知道一个父母要保存这些东西,保存十多年,她有多么的爱她,这个我能体会,那就是她的一切。

不哭了,坚强点,这么多孩子都去了。

刘家琨:这一对夫妇,一个特别细腻,一个特别男人,反正就叫缘份吧,我也说不清楚,反正就是比较抓我。

解说:废墟上的匆匆一面后,这对夫妻的身影就此在刘家琨心中挥之不去,几天后他又辗转在地震棚里找到这对父母,但他发现物质上的资助,根本缓解不了他们的丧女之痛,这时一个念头突然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刘家琨:一边跑那个灾区,他们两口子这事老是挂着我,挂着我,我总想给他们做点什么,干什么力所能及的呢,我碰巧就是个建筑师,只有这个修房子是我最擅长的事情,所以我想到给他女儿修一个什么纪念馆这样的一个念头。也有点自我怀疑,是不是在这种很严酷的,这种大的状态下面,去给一个小孩修一个纪念馆,是不是有点诗情画意。

记者:小资情调。

刘家琨:是不是有点这个,我都挺犹豫的。

解说:尽管刘家琨对自己的这个想法也曾怀疑、犹豫,尽管作为一名建筑师,他正面临着庞大的震后重建工作,但这个念头却始终无法抹去,最终他决定再次找到胡慧姗的父母。

《冷暖人生》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节目专区]

主持人 陈晓楠 [主持人专区]

首播周二 21:50

重播周三 15:05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马玉宁] 标签:慧姗 都江堰 纪念馆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