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叶荫聪《为当下怀旧》“文化保育”难续前缘

2011年08月09日 10:07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你这个社群要保留下来的集体身份又是什么?你不承认这个价值的话,你又怎么能够付出,你又怎么能够为去为他发起一场运动呢?所以就有这样的一个矛盾在了,这里面就这个矛盾该怎么解决呢?就牵涉到我们怎么来理解所谓的身份问题,这里面他就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他引用了文化研究学者斯图亚特·霍尔的说法,就连我们的身份可以是宣誓性的,什么叫宣誓性的呢?

 

不是表示我们已经有一个很固定的,历史上早就传承给我们的一套传统,构成我们的身份基础,比如说我是中国人,因为我继承了几千年中国文化,而是可以说我是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人可能还不存在,但是我现在透过我宣誓一个未来的身份,然后透过某种的运动,某种的努力,某种的建构,把我创建成,构建成一个我愿意成为的那种人。

在这里面有一个背景,这个背景是什么?要了解香港曾经是个殖民地,这里面他就说到,殖民地他的认同身份本身,不论是发源地、祖国或者家乡,这些原点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什么呢?是一个被剥夺的创伤,换句话说,殖民体制是一个创伤的体制,所有的被殖民者他的身份认同的第一个基础都是一群被逼流洗,被创伤过的一群人。

从这里面我们就很容易回头去看看,当年在香港可以说是近年香港一连串的“文化保育”运动支付的,或者最重要的一场声势浩大,让全香港人关注的,皇后码头跟天星码头的保育运动。

那么这样的一个运动,很多外行人或者是一些我称之为伪评论家,他们常常说,你们这只不过是回忆英国殖民年代,比如说什么天星码头、皇后码头,都是一些殖民年代的象征,对不对?那么你要保留它,这表示你们这帮年轻人不认同祖国,对不对?要认同一个英国殖民年代的象征建筑物,那个建筑物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但是叶荫聪在这本书里面他就提出来,他就说到当时那些年轻人,他参与这场运动,并不是要追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相反的而是一个顺手挪用的组合。

什么叫顺手挪用的组合呢?他的意思是说,当时那些年轻人并不是要去追认英女皇,而是什么呢?是提出这个空间,这个场地那个码头,他当年曾经是香港的民间反抗运动发生的场所。这些年轻人要追认的是这么一个被社会主流压抑了的,挤到边角去的这么一个反抗者的身份,他们要追愿这么一个传统,帮这个曾经消失过的被压抑的,无声的一个脉络,让它重新发生,让它重新说话。

于是,把码头的空间记忆由伊丽莎白女皇,皇室成员之一殖民种族的历史,转移到一个公共空间,一个香港平民百姓的本土现代性标记。那么这不但是个策略性的举动,也是参与者从投入中重获行动能力的过程,这点很重要。

就是说这群运动人是在这个运动里面,他们并不关心所谓的皇室的故事,他们关心的是老百姓的故事,他们重新为这个地方发明一种意义,认同这种意义,然后自己建构出一套自己的身份,这个身份是什么呢?就是被常年压迫过伤害过的一个殖民者的记忆,这一群年轻人,他们现在重新站起来,要告诉大家,这个地方是我们的,香港是什么样的一个香港,香港人又应该是什么样的一种人。

但是这几年我们知道,闹的那么大,连发哥都去支持的天星码头运动,到最后还是失败了,好像失败了,被政府铲掉了,填海也造田了,好像是。

这里面我们要注意一点,这一点是什么呢?就是香港有很多的老街区,这几年都有很多的这种运动,这种运动最后之所以失败的理由之一,或者不算完全成功的理由之一就在于香港的一个结构,这个结构是什么呢?就是香港我们所有的老区重建就跟大陆的拆迁其实差不多,也许文明一点,但也不算文明太多,这里面最终服务的利益是什么呢?

在大陆的观众们凡是了解拆迁的都晓得,当然是要服务一种卖地的利益,政府收回老区的土地它就有了土地,有了土地能够怎么样?就能够拿去卖,卖了之后干嘛呢?那政府增加收入,那么在这里面还有谁能赚钱呢?当然就是周边联系裙带的利益关系,比如说地产商,是不是?

[责任编辑:刘思伯] 标签:为当下怀旧 文化保育 开卷八分钟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