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蹉跎岁月》唤醒观众回忆 反思文化大革命


来源:凤凰卫视

人参与 评论

核心提示:电视剧从人物、家庭乃至社会的角度,深刻地折射出了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他们刻划出了一个个富有时代色彩,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从而形成了一幅实际中国的清明上河图。时代成就了当今中国的电视剧,同时电视

“出国热”变回国潮车房成80后现实理想

陈晓楠:1978年的一天,美国纽约机场内几十名西方记者打着镁光灯追逐着报道一群特殊的来客,他们就是中国重新开启国门之后第一批派往海外的留学人员。

留学生成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他们学习、吸收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经验,为中国的未来开辟了重要道路。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那些年的出国热变成了现在的回国潮,不得不说,时代在变化,中国也和三十年前的中国不可同日而语了。

解说:清晨8点钟,北京东三环的国贸大厦附近,已经车水马龙,堵得水泄不通,地铁里一条条长龙一样的队伍相拥着挤进挤出,人们走进CBD,走进高档写字楼,这就是21世纪的中国大部分80后白领、上班族每天生活的开始。

留学生:我们对80后80前没有什么大的感觉,不像中国80后80前。1979年、1980年有新的政策嘛,关于城市的人能生多少孩子,这个嘛,所以80后很多孩子没有亲的姐姐、妹妹、哥哥、弟弟。

周孝正:他们是独生子女,这就是从小他没有那个亲情,就有一个重大的缺陷,所以最后形成他们的以自我为中心,你有什么办法。

解说: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夜店内聚集了大量的青年男女,轻歌曼舞。此时,繁华的都市里夜生活才刚刚开始,80后成长于开放的中国,他们被欧美品牌、好莱坞大片、日韩风、留学热包围着,消费意识在他们心中,普遍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郑晓龙:房子、车就是他们的理想,我们那会儿的理想就比现在理想年轻人当中的理想要空很多。

李潇(中国八零后青年编剧):80后这代人呢,他其实是很怎么说呢,他是很矛盾的,他既独立自主,就是有独立自主的那个意识,但是他在客观上,又做不到独立自主。

周孝正:他自我为中心,叫过把瘾就死,叫我是流氓我怕谁,叫做我爱你没商量,这都是反映他们心态的话。现在这80、90后他们不应该,他们不太讲正气,他们就自己合适就完,自我为中心。也难怪,为什么?人家从小就是自我为中心,上面有父亲、母亲,再往上可能还有爷爷奶奶,还有外祖母外祖父,那不就么几个人围着一个人转,他就形成了自我为中心。

80后社会形象备受争议被戏称为垮掉的一代

解说:80后的社会角色形象一度备受争议,曾经在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到处都是歧视880后的现象,称他们是垮掉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愚昧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

李潇:为现在的80后叫一声抱一声屈,抱一声冤屈,就是因为现在的压力更大,当年70后、60后,他们没有听说过有富二代,有官二代,有这种甚至怎么说呢,挺不好听的一些词了,然后到了我们80后,会觉得有一些东西是你天生你就缺乏的,而你面临这么大巨大的一个社会压力的时候,有时候单单依靠你自己的力量,就是你很难去做成一些事儿,然后有些东西是必须依靠家里的。

解说:1999年以后,中国各大学开始大规模的扩招,使得更多的学生园了大学梦。赶紧、简单的校园,充满着青春的气息,轻松美好的读书生活,成为青春妹最美的承载物。

电视剧《北京夏天》、《红苹果乐园》剧情都发生在校园里,青春的故事和幻想都萦绕在校园里,因此受到众多青年人的喜爱。

李潇:我就印象里我的我中戏毕业的那年,就是中戏就没有那个工作分配了,但是在我之前的好像是再前两届,他们师哥师姐还有工作分配的,说你毕业之后学校会给你安排工作的,这对于我们当时来说,我们不可想像啊,我们当时毕业的时候,是像没头苍蝇一样去找工作。

电视剧《奋斗》热播讲述奋斗的迷茫与苦痛

解说:2000年以后,80后逐渐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后发现,现实与理想距离遥远,于是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电视剧《奋斗》也开始热播。剧中年轻俊朗的陆涛有才华有激情,大学毕业后希望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和陆涛一同毕业的向南、华子、米莱、杨晓芸等人通过几年的打拼,懂得了责任、爱情和友谊的真谛,他们经历过迷茫和苦痛,却仍然努力奋斗。

每到周末,房屋中介工作人员都会不停地忙碌着,而每天走高的房价也导致租房的成本升高,使得群租蚁族成为繁华的大都市背后奋斗的辛酸。

电视剧《蜗居》也巧妙地从现实生活中租房、买房等背景下,描述了中国80后一批大学生的蜗居生活。

李潇:房子问题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就是现在这两年还好一点,尤其在前两年,在大家都就房价还没有固定到这么一个高位的时候,房价还在随时变化的时候,是恨不得全民都在谈房子。

解说:时间进入2010年,年龄最大的80后已步入而立之年,对于中国的80后群体来说,,面临的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冲击,痛定思痛,他们开始有了反思,繁华之都上海,一对80后小两口从月光族、啃老族,经过努力、挣扎最终成为真正的断奶80后青年。

罗晋: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之下,80后也许有一些奋发图强的他会选择靠自己对吧,也有一些是从小娇生惯养,然后长大了以后一直还在父母身边被父母呵护的,因为我自身我是一个属于断奶断的比较早的人。

李潇:但是我身边的同龄人基本上已经百分之八十都生育了,我从他们身上是看到了一种成长,他们并不是说生完这个孩子,就自然而然瞬间成为妈妈,瞬间成为爸爸,而是在这一过程中,慢慢会体会到做他们的父母做父母的艰辛,会慢慢理解到做父母的选择,所以他们这个思想上也从一个小孩慢慢的就是成熟成长为一个成年人。

解说:随着80后在社会上逐渐成熟,这些热播电视剧是大众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中国的一代人青春逝去的记忆。

陈晓楠:从1978至今曾经被称为匣子的电视机已经安放到每一个中国家庭当中,曾几何时,收看精彩纷呈的电视剧成为中国人茶余饭后的习惯。无论身处乡村,还是置身于繁华的都市,电视剧已经成为了人们触摸世界感受时代重要的渠道,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视剧从人物、家庭乃至社会的角度,深刻地折射出了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他们刻划出了一个个富有时代色彩,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从而形成了一幅实际中国的清明上河图。时代成就了当今中国的电视剧,同时电视剧也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晓楠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2002-203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0900-0935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肖烨]

标签:郑晓龙 文化大革命

人参与 评论
2014-05-23凤凰大视野 荧屏里的中国(五)蹉跎岁月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5/23/cdfb9eb6-6749-493d-a257-1a23eaa5020a.jpg

网罗天下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