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蹉跎岁月》唤醒观众回忆 反思文化大革命


来源:凤凰卫视

人参与 评论

核心提示:电视剧从人物、家庭乃至社会的角度,深刻地折射出了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他们刻划出了一个个富有时代色彩,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从而形成了一幅实际中国的清明上河图。时代成就了当今中国的电视剧,同时电视

核心提示:电视剧从人物、家庭乃至社会的角度,深刻地折射出了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他们刻划出了一个个富有时代色彩,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从而形成了一幅实际中国的清明上河图。时代成就了当今中国的电视剧,同时电视剧也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

凤凰卫视5月23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希望和理想是那么多,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啊汇成歌,一支歌,一支难以忘怀的歌。

1982年,无数观众从一部名叫《蹉跎岁月》的电视剧里,找到了失落的青春,在中国文化大革命那段特殊的日子里,他们迷茫过、艰辛过,不过这毕竟是无可替代的属于他们的青春,是承载了理想与信仰的年轻的梦。

解说:文化大革命期间,一群知识青年来到边远山区插队落户,柯碧洲就是其中之一,虽然他在血统论的影响下受到了一些歧视和敌意,可他并不气馁,坚持写作和学习。这时,一位名叫杜建春的姑娘走进了他的生活,一种微妙的情愫在两人中间滋长着,可由于双方出身不同,小柯遭到了无情的拒绝。

周孝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所以那个时候的样板戏都不谈恋爱,你看阿庆嫂你也不知道她丈夫是谁,完了李铁梅和这个《红灯记》那都是革命的家庭,李奶奶是吧李玉和加上李铁梅,那都不是一代人,那都叫革命家庭,他没有血缘关系。

解说:杜建春没有料到父亲竟然也被打成走资派,一夜之间她从革命接班人沦为被批判的对象。

《蹉跎岁月》片段:

怎么把人打成这样了。

怎么搞的。

解说:命运的沉浮让这两个年轻人如何面对今后的人生,剧中正是描写了1968年,毛泽东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中国上下1700于万人,被卷入这场规模空前的上山下乡运动,周孝正、演员吴玉华等人也同剧中的主人公一样,从城市来到了农村。

《蹉跎岁月》唤醒观众回忆 反思文化大革命

周孝正:我们就属于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当时很单纯,就是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吴玉华(中国内地女演员):就是我们有二十多个人,就给他们做饭,挑水、做饭、浇自留地的菜什么养这些,洗菜洗衣服就干这些。

解说:中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才终止,这1700余万知识青年满怀一腔热情在田间地头,在动荡的年代蹉跎青春岁月。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人们的思想开始解放,青年人穿着时髦的喇叭裤,偷听着邓丽君的歌,叛逆的青春呈现在这一代人身上。

《蹉跎岁月》这部电视剧的出现,唤醒了观众对那个年代的回忆,牵扯了整整一代人对文化大革命的回顾和反思,于是伤痕文学开始出现,它用艺术的力量修复着人们精神的创伤。

周孝正:伤痕文学,那就是说那时候夫妻反目、父子成仇是吧,回家闹革命,揭发他爸他妈造成了很多的这种悲剧,所以说后来就叫伤痕。

伤痕文学,我觉得是很有价值的。改革开放以后,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的理论和政策,现在要让每个人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所以那个时候就是人性的回归。

叶辛提笔创作《蹉跎岁月》 知青命运受关注

解说:多年后,《蹉跎岁月》的作者叶辛谈道,小说写于1979年夏,那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下乡知青回城后找不到工作,连吃饭、住宿都难以解决,叶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笔写了他所熟悉的知青故事,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一代青年的命运。

王福重(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就是叶辛创作这个东西,当时受的局限也不太大,所以它的冲击力是蛮大的。比如说他对于这个爱情的这种重新的认识,人的命运,从城里跑到农村去,这种命运的这种跌宕,我们就能看出来所谓的上山下乡,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其实根本就不广阔,所谓的战天斗地,其实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个电视剧可以看出来,它对这个人性的那种摧残。

周孝正:那比我们再小的,那么他们就是生出不久就挨饿,刚要上学就停课,还没毕业就下乡,生孩子只许要一个,三十啷当才结婚,对不对,完了回到城里还没工作。

解说:剧中杜建春的父亲被划为走资派,自己上大学的资格也被取消,回城的路几乎被堵死,她陷入了绝望,选择上吊自杀,这一刻二十几年来的精神支柱瞬间坍塌,在杜建春身上,似乎也反映了那一代人的普遍遭遇。

郑晓龙(中国内地著名导演):我觉得很悲凉那种,因为我跟别人家还不一样,因为父母都給打成反革命了,三反分子,我们去的黑龙江建设兵团,那会儿我就多少次想要离开,从黑龙江我光逃跑就逃跑了三次,被抓住我回去的。被抓回去然后我记得我们那个连长,给他吃四两,饿他眼圈发蓝看他跑不跑,那会儿我16岁。

王福重:正常人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的,因为我们就是说那一段那十年可以说我们都不像正常人,通过这个艺术形式我们就说,你看我们正常的人是变成了多么的不正常,它是表现这个东西,所以这是一种对不正常岁月的一种校正跟清算。

《外来妹》反映青年生活 张晓云成大众偶像

陈晓楠:《一支难忘的歌》,当历尽艰辛的知青们听到这熟悉的旋律的时候,似乎也再一次回到那荒废的岁月,虽然理想与现实被岁月遗失在无法抹去的回忆里,虽然那时候的青春茫然、蹉跎,它却是中国那一代人真实的青春乐章。

多少年之后,又一股飞扬的青春从内地到沿海,从东方到西方。

解说:在那动荡不安的年代,中国作家艾青用他的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对土地、对农民深厚的感情,是他创作的生活源泉。

1996年,艾青故去了,他带走了一种声音,也带走了那个年代的情怀。这一年,人们不再提起诗歌,中国改革开放十余年,深圳成为徐佛年轻人眼中的天堂。

电视剧《外来妹》中,北方的一座小山村走出了赵小云等六名青年,他们怀着梦想来到广东打工,他们希望走出去,改变命运。

周孝正:当时的发展就是说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上来,叫一心一意搞建设,所以老百姓就认为那就要赚钱了。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晓楠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2002-203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0900-0935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肖烨]

标签:郑晓龙 文化大革命

人参与 评论
2014-05-23凤凰大视野 荧屏里的中国(五)蹉跎岁月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5/23/cdfb9eb6-6749-493d-a257-1a23eaa5020a.jpg

网罗天下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