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城镇人口增加迅猛 户籍改革任重道远


来源:凤凰卫视

人参与 评论

核心提示:2003年收容制度的废除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口的流动,然而,户口这个在外语中找不到的词汇始终钳制着很多人的正常生活,就业,就学,就医,买车,买房,户口问题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时代

上海90年代楼市遇寒流 推蓝印户口政策救市

解说:上海应该算是中国实施户籍改革的前沿城市,从1994年到2002年的8年间,上海已经进行了2次大的户籍改革。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的楼市遭遇寒流,大量楼盘处于严重滞销状态,部分地区的外销商品房价格一度跌倒谷底,于是在1994年上海为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鼓励非上海户籍的外省市人口在上海买房,实行了蓝印户口。此后的近10年,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成为支撑起上海楼市的主力军。

按照当年上海出台蓝印户口的政策中规定,取得蓝印户口五年以上,或者在一个单位受聘连续工作三年以上,有固定合法住所的,可向公安机关申请本市常住户口。

唐钧(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户口的时候,其实一开始中国的所有房地产都一样,一开始不那么热,房子卖不出去,建的一大批房子卖不出去。所以当时实际上是鼓励外地人来落户,这样的话就有一些所谓的蓝印户口。但是蓝印户口根本地的居民户口还是有一些差别。

吴霓(中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按道理这个人才,你只有流动起来之后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但是这个人才流动的过程当中,由于户籍的这样一个原因,他可能在当地他融入不进去,融入不进去,你看现在,处处都是户籍的障碍。

比如说我买车,是吧!我们申请廉租房,我们申请廉价房,我们要公费医疗,你包括很多地方招公务员。你包括我们的出租司机,你要应聘当出租司机,你不是当地户籍的人,你不能当这个出租司机,处处都在。那么你想这样的户籍制度,它肯定阻碍我们人才的流动。这个人才流动到一个地方,你如果有种种限制的话,他肯定在当地不可能能够满腔热情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他所喜爱的工作当中,他还要花很多精力来处理这些问题。

解说:然而到2002年4月,蓝印户籍政策被取消,蓝印户口退出了上海的户籍改革舞台,同年6月,上海开始发放《绿卡居住证明》。

《绿卡居住证明》是用于办理或者查询卫生防疫、人口和计划生育、接受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个人相关事物的信息。其有效期分为一年、三年和五年,居住证持有人可申办常住户口,符合条件的持证人员排队轮候办理,实行年度总量调控。

涉及职工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等问题,可以转回原户口所在地,但像子女入学,参加本地高考等重大问题,还是没有根本或彻底解决。

2013年7月1日,上海根据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明确提出的《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开始实行居住证积分制度,核心目标就是让非户籍人口的权益得到保障和重视。使流动人口在劳动就业、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方面享有应有的待遇。

继上海之后,2013年,北京、深圳、杭州、广州等城市,都相继出台了居住证制度,多个地方都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但终究成效不佳,而且反复多变。户籍改革,长时间都在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1999年,北京发布了《北京市引进人才和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暂行办法》。

储朝晖(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长):它实质上是在解决这个矛盾的过程中,采取了一个过渡性的措施,这个过渡性的措施就是在原来没有一点保障的这种人,流到城市里来以后,给他部分的保障。

解说:2000年,从内蒙来到北京杜国旺进入北大方正集团工作,2003年杜国旺买了房,并把家人接到北京,为了上学校的儿子入学,杜国旺办理了工作居住证。

杜国旺(学生家长):工作居住这是谁办的?它不是北京市公安局办的,它是北京市人事局办的,现在就是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办的。它是作为人才引进的一个前导性的手续,他做这个工作的。那么这个工作居住证有什么好处呢?这个工作居住证是上小学的时候就完全是分片,你居住证在哪儿,你分片在哪儿,按分片。

解说:2006年,杜国旺由于工作的更换,原来的工作居住证失去作用,但是2003年4月,北京市人事局出台的关于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意见》中规定,绿卡持有3年,符合年度人才开发目录要求的,可申请北京户口,这个政策将会保持不变。

杜国旺(学生家长):它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里边有一个排队机制,这个排队呢,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给你打分,比如说你的参加工作年限,你的学历,你的企业的盈利纳税啊!以及你爱人的工作呀!以及你都有什么情况等等这样的。

解说:此时杜国旺详细查阅了2003年《意见》中工作居住证到北京户口过渡的相关条款,这一次杜国旺希望可以申办到北京户口。

但是这时的北京正在积极筹办2008年奥运会,无暇顾及异地户口问题。

杜国旺(学生家长):2006年的时候,这个北京市因为奥运,把这个工作居住证转户口的事就停下来了,说你可以申请,但是这个申请呢,几乎我没听说过有人批,就是一直卡着。

解说:被看做是一种人才引进方式的工作居住证,此时仍然似有似无地在北京存在着。

老杜说,他在北京有车有房,都不需要回老家了,为什么他的户口就是不能迁移过来?正因为他的户口不能进北京,在北京读书的儿子,只能回老家内蒙古参加高考,结果因为两地教学考试体系的不同,儿子高考落榜了,这让老杜对北京的工作居住证很是失望。

陈晓楠:有网友调侃,我们的人生就是证件上的人生,一个中国人一生可能需要70多个证,而户口簿无疑是中国人一生第一张最具分量的证明,是后面所有证件的基础。因为户口簿上的户籍标注鲜明地表明了你从哪里来,这是一个二者择其一的选择题,城市还是农村。

解说:作家路遥生前写过一本小说《人生》,后来改编成电影,说的是80年代初,一个叫高加林的农村青年向往城市生活的故事。高加林热爱生活,心气很高,怀揣梦想,他关心国际国内时事,爱打篮球,像城市青年那样每天刷牙,期待自己融入城市生活,然而户籍却成为这位青年实现梦想难以逾越的障碍。

高加林:我一定要到这里来,我有知识、有文化,我比这里生活的年轻人哪一点差?

解说:电影中的高加林在户籍制度严格执行的80年代前,为了实现自己融入的城市梦想,不惜抛弃了深爱自己的巧珍,而另想攀附高枝。

黄亚萍:我真不能理解,一个有文化的高中生,满身才气,怎么能跟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女人结婚呢?

高加林:我那时候黄尘满面,平民老百姓一个,你们哪一个城里的小姐来爱我?

解说:在巧珍被迫出嫁迎亲的喇叭声中,高加林埋葬了自己的爱情。喇叭声声,似乎在控诉负心汉,也就控诉严酷的城乡二元模式。

王海光(中央党校教授):所以在这个户口下面,都有很多悲欢离合的故事,这个是每一个过来人都能讲出相当多的。我们也可以看到有很多在农村中间很精明,很有能力,这个小伙子就是出不来头,那为什么呢?就是户口限制住的。那农村人往外走,户口它只有几条路,一个是当兵去提干,那这是能够换身份的,再一个就是考学,考到中专也好,大专也好,去考学,那出来以后,就是国家干部身份,再一个就是农村干好了提干,这种数目就很小了。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晓楠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20:02-20:3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09:00-09:35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靖升]

标签:户口 廉租房

人参与 评论
2014-03-07凤凰大视野 中国户籍制度变革实录 户籍改革(三)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3/07/58c1f560-4314-4bd3-ae08-3c0d858d0dd4.jpg

网罗天下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