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中学曾组“大麻帮” 是吸食大麻的头目
解说:鲍比·拉什的策略成功了,到了投票那天,选民们选择了现任议员,其实奥巴马也早已预料到了这个结果。
斯考特·林尔曼:最终,选民们压倒性地选择了鲍比·拉什,因此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沉痛的打击。
解说:奥巴马以30个百分点的劣势落败。
大卫·门德尔(作者《奥巴马:承诺铸就权利》):在他的生命中,这是他第一次没有立刻被人们接受,第一次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
解说:这次失败看上去似乎会成为奥巴马政治生涯的终点。
詹尼·斯考特(《纽约时报》):在那之后看到他的人都说那是他们所见到过的奥巴马的人生最低点,一个与他关系密切的人说你觉得奥巴马与议员是真的在考虑他是否能继续他的政治生涯。
解说:这也给他的妻子米歇尔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约迪·坎特:与鲍比·拉什的竞争也是奥巴马婚姻生活的最低点,她的想法是“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他们两个人的追求完全不同的时期,要知道,奥巴马想要的是政治上的成功,而他妻子要的只是普通人的生活,我问过总统和第一夫人,他们用了多久才从那段时期里恢复过来,他们说用了两三年,所以这的确对他们的两人关系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陈晓楠:罗姆尼和奥巴马曾经惨败对手的经历,实际上还真的是给他们上了政治生涯当中最不可或缺的一课,这也不禁让我们想起中国的一个典故,张良和黄石公,“桥下拾鞋,圯上敬履”的故事,年轻人的确常有浮躁之气,在面对强大对手的时候,如何不能够沉静下来,那这个溃败有时候会非常的凶猛,而在挫败之后如果心灰意懒、萎靡不振,这样的人事后也是根本不可能成事的,张良就是年轻人当中的典范,他通过种种考验博取了黄石公的《太公兵法》,也助他成为了西汉时期的大政治家,那我们再回头来看罗姆尼和奥巴马,他们的那些个失败也历练了他们,使他们能够真正成为两党代表,如今来争这个总统的宝座,他们在失败当中铸就出来的种种品格,或许和他们各自的家庭背景和他们的成长经历也密不可分。
解说:对米特·罗姆尼来说,他在富裕的底特律郊区长大,过着近乎完美的生活。
迈克尔·克拉尼奇:米特·罗姆尼的成长的确是精英式的,他生活在一个富裕的社区里,受到了很好的照顾。
解说:米特是罗姆尼一家四个孩子里最年轻的那个。
戴恩·麦尔布莱德(朋友):那些人都十分宠爱他们的孩子,你可以发现米特和他父亲有着十分特殊的感情。
视频片段:父亲的作用真的不可小视,乔治·罗姆尼曾一次又一次地成为米特·罗姆尼生命中的主题。
解说:在家里,乔治·罗姆尼是一家之主,孩子们都生活在他的光辉荣耀之下。
斯考特·罗姆尼(长儿):当他走进房间时,你会意识到他就在那儿,他有很大的权利,而且他也是个很有趣的人,他是我们的英雄。
解说:乔治在汽车行业里用最老套的方法却赚得盆满钵盈。
视频片段:从很多方面来看,乔治·罗姆尼都像是另一个时代的人物。
解说:当美国汽车称霸时,乔治·罗姆尼已成为当时美国第四大汽车制造商的主人。
本杰明·华莱士·维尔斯(《纽约》杂志):他最大的胜利就是他想到一个所有其他底特律地区的企业,都没想到的主意,那就是小型车会热销。
解说:他们把那种车叫做漫步者,而对年轻的米特·罗姆尼来说那种车已经够豪华的了。
视频片段:他们会一起动手做卡丁车和一些其他事情,总之他们会做各种有趣的事,一起开心。
解说:在这条街的尽头就是米特·罗姆尼的学校。
视频片段:克兰布鲁克以世间美好培育少年的学校。
解说:那是密歇根门槛最高的私立学校之一。
理查德·穆恩(同学):除了周五之外,你每天都得穿外套,打领带,我们为能有美丽的环境而感到幸运,但我们真正专注的是学业。
解说:罗姆尼在学业方面却不太专注。学校的年鉴告诉我们,他把他的能量都用在哪儿了。
大卫·马拉尼斯(华盛顿邮报):罗姆尼属于克兰布鲁克,虽然他并不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他是曲棍球队的经理,并且也是长跑队和啦啦队的成员,他在所有能参与的方面都表现得十分积极,他在那里有很深的归属感。
解说:在那一时期米特·罗姆尼的父亲决定退出商界,进入政界,密歇根是民主党最坚固的要塞,但乔治·罗姆尼却单枪匹马连续获胜,他以自由中立派的共和党人身份竞选,米特亲眼目睹了父亲的胜利。
乔治·罗姆尼:密歇根可以为美国人民更完善、更彻底地表达出自己的自由开辟一条真正的道路,非常感谢大家。
瑞安·莉莎:他在那么年轻的时候就参与父亲乔治的政治活动,其程度之深让感到有些惊讶。
解说:他的父亲认为公民权是值得奋斗的目标,而相对于这个目标来讲,作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罗姆尼却对和父亲在一起更感兴趣。
瑞安·莉莎:据他的家人说,他对政治的兴趣并不在一些相关的理念上,他父亲的权利和职业似乎是让他与政治的距离更近的原因。虽然这些对他家的其他成员并未起到相同的作用。
乔治·罗姆尼:虽然共和党人聚集在这里,并选出了自己的总统候选人,旧金山成为了全国人民的聚集的中心。
解说:1964年,罗姆尼跟随父亲一起去看他部分如何与保守派共和党议员巴里·戈德华特交手。
乔治·罗姆尼:共和党应该毫不犹豫地否决,极左派和极右派的极端分子,并且阻止他们渗入我们的党派以及我党的候选人。
迈克尔·克拉尼奇:米特把这些经历纳为己有,他看到自己的父亲立场坚定,为此而十分崇拜他。
解说:但这次大会是属于巴里·戈德华特的。
巴里·戈德华特:我要提醒你,极端主义在捍卫自由时并非是坏事。
解说:当戈德华特获得提名时,罗姆尼看见父亲气冲冲地走了。
斯考特·罗姆尼:我想我父亲一直都愿意坚持自己的生活原则,他从不在任何挑战前退缩,他在这方面算是一个十分坚强的人,而我们则学会了不可辜负自己的信念。
解说:乔治·罗姆尼的信念之一就是支持越战,一年后,当米特来到斯坦福大学时,他也树立了和他父亲一样的立场。
大卫·马拉尼斯:他当时很坚定地支持他父亲对越战的立场,那真的不合时宜,因为整个校园都被反战和反建制的抗议者搅得不得安宁。
解说:罗姆尼就选择了去对付这些抗议者。
约迪·坎特:米特·罗姆尼是个比较重视规矩的人,事实上他对那些抗议者提出了抗议,他拿着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你们回去学习吧”。
视频片断:于是我们见到的米特·罗姆尼就是位十分在意规章制度和服从命令的人,所以这让他很不喜欢这些抗议行为。
解说:巴拉克·奥巴马的生活始于一座岛上。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24081
1邓小平感叹:华国锋这人选对了 -
256198
2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67317
3江青与邓小平两败俱伤 毛最终选华国锋 -
47097
4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41031
5中纪委加强反腐 或选某“大老虎”作突 -
35447
6红墙摄影师:毛泽东的哪些照片曾经不能 -
33436
7阮次山:习近平讲话微妙 连战心中打鼓 -
31006
8评:日本拥核 美日拖垮中国最后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