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血战松山:打死1个日本兵抵6.2个中国兵

2012年05月29日 09:59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解说:而这一切,中国方面都无从得知,此刻的中国已经进入救亡图存的危急时刻。滇缅公路的陷落,导致中国的物资补给只能完全依靠空中运输,代价异常高昂,与此同时整个二战版图中,东南亚趋势也日趋恶化。为了打通中印陆路交通线,1942年7月19日,美国提出了一个反攻缅甸的作战计划,即在印度组建中国驻印军,以收复缅北为目的,在云南再次组建中国远征军,以收复滇西为目的,战争同时进行,最终两军会师贯通中印公路。然而面对美国的反攻计划,蒋介石一直按兵不动。

余戈:一直按兵不动,他有他的几个考虑。一个呢,当时美国承诺的物资,尤其是一个月的一万吨的物资和500架飞机一直迟迟没有交付。再第二个就是说,当时他通过美国飞虎队的侦察发现日军在内地,就是在河南有一些异动,所以说他估计可能日本人要在内地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解说:拖延战争的同时,蒋介石也加紧集结部队重整力量。1943年11月9日,国立西南联大的布告栏中,出现了一张布告,要求十点到十一点停课,全校学生到操场集合,接受校长训话。原西南联大1944级学生张咸恭和卢少忱,当时就在现场。

张咸恭(西南联大一九四四级学生):他说现在美国军队来的人很多,需要大批的翻译人员。现在临时培训是来不及,因此教育部要求大学四年级应届毕业的去参加印缅战争的翻译。

卢少忱(西南联大一九四四级学生): 他说这次征调你们去是有危险的,既艰苦还有危险。如果你们不怕危险,你们就是西南联大的好学生。大家都,大家坐不住了,出于爱国的思想,大家这是共同的,大家都同仇敌忾,心情很激动。

张咸恭:都愿意去,都很原以为这个尽一份力量。

解说:1944年初,西南联大500多名大学生陆续被征调为随军译员,他们只经过10到14天的简单培训,即被输送到印度和滇西战场,担任美国援华人员的翻译工作。除了西南联大以外,国统区的各大学学生都踊跃参军,全国译员最低估计不下三千人。这些照片是美国人拍下来的,画面上娃娃兵稚嫩的面容,曾经让世界动容,打仗光有顾问和翻译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战斗还是要靠士兵一个一个往上冲。从1942年开始,为了解决兵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国民政府开始强制征兵,当时滇西乃至周边贵州、四川几省青壮年多已上了战场,留下的都是老弱妇孺,很多十几岁的男孩也被迫走上战场,成为了娃娃兵。李文德,贵州遵义人,1942年,他只有14岁。

李文德(远征军七十一军二零六团卫生员):我在山上割草,割草得见我在那割草,两三个人下去就拉着我就问我拴起捆起就送来了,送到乡公所。

解说:杨光云南保山人,1942年,他18岁。

杨光(远征军七十一军军部上士文书):我不去了呢,我逃掉了,保甲长都来家里来倾家荡产了嘛。那么我老母亲后头又跑到,我去江边躲起,后来她去找我,她说,死呢,就是你老二,出去死掉,我们就太平了。不死嘛,那你仗打完了你还是该回来回来。(你不去)我们一家人是吃不成过不成,后头我说好嘛,好嘛,去嘛。那么老母亲就直接走那边,就把我送到镇公所去了。

解说:1942年末李文德和杨光就这样糊里糊涂的离开了家乡,开始跟随部队向滇西进发。在云南扇区的泥泞路上,他们穿着自制的草鞋,因为没有袜子,脚很快就被磨出了水泡。直到1944年初,大学生上了战场,未成年的孩子也上了战场,滇西怒江边渐渐集结起来的40万远征大军是蒋介石合全国上下之力,倾囊而出的最后砝码。他不断与英美周旋,希望能多点时间,再多点时间,以获得更多必胜的把握。直道1944年4月4日,这一天一早,蒋介石收到了一封来自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电报。在这封电报的结尾,罗斯福斩钉截铁的写到,我希望阁下立刻采取行动。很显然,这是罗斯福给蒋介石的最后通牒,此时的美国已经指挥中国驻印军从印度向缅北日军发起了反攻,然而没有中国远征军从滇西方向的配合,日军可以调动滇西的兵力,前往支援,中国驻印军备受压力,蒋介石明白,反攻必须开始了。

1944年在当时的西方媒体上,报道中国开始反攻的标志性场景是这张远征军士兵操桨划船渡越怒江的照片。自1942年惠通桥被炸毁后,两年来怒江上再无任何桥梁。如今远征军大军想要大过怒江,职能采用渡船,为此远征军专门成立了一个渡河工兵处,负责大军渡江。再一次讨论渡江事宜的会议上,渡河工兵处却与前方进攻部队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余戈:当时在军事会议上,20集团军的副总司令兼54军军长方天就提出说,工兵把我们部队渡过去以后,如果我们在东岸遇到反击,站不住脚,工兵能不能再把我们送回来。

解说:渡河工兵处的负责任立刻向方天回应,如果出现那样的情况,必须保证由哪个渡河点过去的部队,仍然由那个渡河点回来,否则工兵部队不能负责。

余戈:等于是方天给渡河工兵处出个难题,意思预先已经把责任推卸,他之所以想到这儿,渡过去站不住再退回来,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的高级将领军师这一级好多人是没有自信的。

解说:争议很快就传到了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那里,卫立煌是国民党赫赫有名的五虎上将之一。早年他曾追随孙中山参加北伐和东征,战功卓著,30岁任国民党第九军副军长。抗战爆发后,他率三个兵团在山西忻口抗击日军五万人的进攻,获得了著名的忻口战役胜利。当他听到自己的队伍还没有出发就已经开始考虑推诿责任时,立刻大为愤怒。在很多人的记录里,他有过这样的演讲,昔日韩信背水而战,项羽破釜沉舟是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正因为有此决心,才战必胜,攻必克,无坚不摧。我中国远征军养精蓄锐两年之久,又有先进装备,却在未进攻之前就向着后退的问题,这样我们的反攻安能成功。随后卫立煌传达命令,大军渡江后,所有渡江船只返回东岸集结待命,我将邀请江东父老在岸边守候,我倒要看看有哪一位能厚着脸皮回来。

窦文涛:1944年5月11号,卫立煌一声令下,远征军开始渡江,滇西大反攻算正式开始。那这要渡河,远征军上下自然都准备好是大战一场,可这河一渡啊,情况出他们意料,明天凤凰大视野继续血战松山。

[责任编辑:张梅] 标签:松山 个中国兵 日本兵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