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前毛泽东曾策划方针改变自己命运
解说:这种以铁丝和麻绳固定的方式搭建的浮桥除了牢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国民党飞机白天侦察时,可以将浮桥沉入水下。经过紧张的施工,浮桥终于初见雏形,然而此是王耀南却出了点小事故。
王太合:搭桥板的时候突然这个桥啊,就是因为那个铁丝拉力不够,当时只是麻绳更不行了,太细,就崩了,一崩了以后呢,我父亲就一下子就被水冲到里边了,但是一下子他就抱住一块桥板,抱住一块桥板冲到几十里地了,还有他的战士都给冲走了,然后说这些战士这怎么办呀,都牺牲了。结果呢,过了几个小时都回来了,因为桥板还舍不得丢,一人背一个桥板回来了。
解说:1935年1月3日凌晨,就在中路江界河渡口的浮桥架好的同时,左路红三军团所在的孙家渡渡口也传来喜讯。在几次偷袭没有得手的情况下,负责强渡乌江的红十三团团长黄珍想到了一个很巧妙的办法。
周军(《毛泽东的神来之笔》作者):它那个江面比较窄,他头两天没打过去,虽然他的人少,相对黔军的人少,但是它险峻嘛,红军扎竹排过去,他就打竹排,来一个打翻一个,后来就怎么呢,就拿这个竹排就在这边佯渡,这边扎了一个什么东西呢,扎了个叫预制浮桥,他就拉起来,那边就在打,敌人吸引到那边去了,他然后就这个排放下去了,就把那个做的预制浮桥放上去,放上去人就往上冲,冲过去以后就定牢,树上定牢就冲过去。
解说:冲过孙家渡的红军,迅速占领了阵地,守卫渡口的黔军,被突如其来的红军打懵了,扔下自己的阵地便迅速后撤,从此整个红三军团,过乌江的时候,再也没有遇到任何抵抗。遗憾的是,黄珍在长征即将胜利的一场战斗中牺牲了,这位1930年参加红军,从一名士兵做到团长的湖北人,在红军长征到达吴起镇以二纵队第十大队队长的身份,参加了毛泽东亲自部署的吴起镇割尾巴战斗,这次战斗将国民党追兵截击在陕北之外,并且缴获了大量轻重武器和战马,为陕北成为中国红色革命崛起的摇篮扫清了障碍。
当毛泽东看到提枪勒马,指挥部队追敌的彭德怀时,诗兴大发,当即赋诗一首“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痛失爱将的彭德怀回到指挥所接过此诗后提笔将最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
陈晓楠:1935年1月6号,担任后卫任务的红五军团,从江界河渡江,并且毁掉了最后一座浮桥。1月7号,薛岳率部进入贵阳,至此,薛岳进贵阳朱毛渡乌江,两个动作差不多在同时都被画上了句号。突破乌江之后,红军的下一个目标,已经很明确了,有了乌江,在自己身后作为屏障,红军可以全力拿下遵义。此时的红军经过3个多月的行军作战,急需休整,而在湘江战役之后,周恩来答应毛泽东在形势稍缓的时候,要召开一个会议来讨论一下失败原因,时机此刻也到了。
解说:1935年1月6日渡过乌江的红军,击溃了遵义城郊,深溪水镇侯之担部的守军,并俘获了一些黔军俘虏。随即红六团前卫营营长,曾保堂带着俘虏,伪装成撤退黔军,轻易的骗开了遵义城城门。在几乎一枪没放的情况下,占领了黔北最大的城市,遵义。
1月7日,中央红军正式进入遵义,根据二局的情报,此时刚刚进入贵阳的薛岳,正在忙于夺取贵州大权,遵义周围的各路军阀也无法在短期之内对红军构成实质的威胁。利用这段形势稍缓的时机,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开个会,讨论一下截止目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经过几天的准备,193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遵义新城子尹路80号中革军委驻地召开,参加会议的成员除了政治局委员外,还扩大到中央军委各部和在遵义附近的各军团军团长和政治委员。
刘统(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所以在遵义会议之前,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经过秘密的酝酿和策划,确定了两条方针,第一,就是只讨论军事问题,不涉及政治问题,因为如果涉及政治问题呢,势必要牵连到很多的人,就不一定能够取得政治局内部意见一致。第二,就是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把这些各军团的首长,都招来一起开会,这样的话,第一多数的领导人肯定是支持毛泽东的,另外一个多数领导人,肯定会对博古和李德是不满的,这样的话呢,可以达到更换领导层,改变红军命运的目的。
解说:遵义会议开始之后,作为当时中共中央总负责的博古,代表临时中央做政治报告,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代表临时中央做了军事报告。在此之前,博古并不了解将参会人员扩大到军团长一级的目的,所以当这两个报告刚做完,准备已久的张闻天和毛泽东,就相继站起来开始发言,这些发言的核心,是对1934年以来红军军事行动的失败探究原因,矛头则对准了负责指挥的军事三人团。
罗小明(罗舜初之子):他们在二楼开会,他们作战室就在一楼,楼下听得很清楚。我父亲说,那个时候,地板地,木头,又不隔音,而且那上面吵吵嚷嚷,你说我说,他们在底下听的很清楚,谁说什么谁骂什么。
解说:在会议中,博古强调的是,敌我力量的悬殊,而周恩来则检讨军事三人团指挥上的失误,他特别强调了自己的失误,而这两个重点不同的论辩,使博古的地位在无形中被降低了。
遗憾的是由于长征期间红军的档案保存条件十分有限,直到今天关于那场76年前决定中国共产党命运的会议档案也依然不完整,博古和周恩来的两篇报告原文,则更是无从寻觅。
刘统:周恩来的立场转变是决定遵义会议成败的一个关键,周恩来倒向了毛泽东、张闻天他们这边之后,遵义会议就可以说取得了成功。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24081
1邓小平感叹:华国锋这人选对了 -
256198
2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67317
3江青与邓小平两败俱伤 毛最终选华国锋 -
47097
4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41031
5中纪委加强反腐 或选某“大老虎”作突 -
35447
6红墙摄影师:毛泽东的哪些照片曾经不能 -
33436
7阮次山:习近平讲话微妙 连战心中打鼓 -
31006
8评:日本拥核 美日拖垮中国最后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