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开明国语课本》能否拯救今日小学语文教材

2012年02月23日 09:44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解说:福州路272弄,这个不起眼的二层小楼,就是当初开明书店的店址。八十年前,这里每天出入的都是叶圣陶、郑振铎、夏丏尊、丰子恺等中国文化界赫赫有名的大家。

欧阳文彬:他们说最重要的志同道合,叶老他讲过的开明的一批人,就是志同道合走到一起,这个志同道合他说我们也不是什么主义,什么马列主义什么主义,三民主义,都不是的,就是说呢,都愿意为读者做一点事,而且大家都喜欢写写文章,都喜欢搞搞印刷,就这个志同道合,走到一起了。

王湜华:那时候还有时候,一个月还是多长时间举行一次酒会,就是喝绍兴酒,下了班不走就留在开明书店,还邀些别的朋友来,或者某人正好到上海,请他来,那个顾颉刚等等都参加过这个酒会,还留下一些墨宝,当时拿出纸来写一点,挺融洽的。

解说:这种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让叶圣陶等人如鱼得水,奇思妙想也层出不穷。作为国文课本补充使用的《开明活页文选》,就是当时开明书店的一大创造。

欧阳文彬:最初影响最大的就是《开明活页文选》,这我在中学的时候就读过的,一篇一篇的,一篇文章出一张活页文选,有的是单张的,短文章,长的也可以有几页,就把它叠起来,就像一份小的报纸这样的,一份一份,一篇文章一篇,这个东西呢,就是可以供给那个教师选择,他喜欢什么教材就用什么教材,所以《开明活页文选》出来以后呢,影响非常大,差不多所有的学校都采用了。

解说:除了选材新颖的活页文选,《中学生》杂志也是开明书店的一块金字招牌,在叶圣陶的主编下,这本杂志被中学生称为不可一日无君,它所起的作用,甚至召开了当时的语文课本。

欧阳文彬:我们学校里上国文课的时候呢,给我们读课外读物,就是一排排的老师把那个书啊,一摞书发过来,一个人拿一本,一个人拿一本,传到后面去,那我就拿到《中学生》杂志,就开始看《中学生》杂志。一开始就看到那个《文心》啊,它讲故事啊,讲故事讲到的写文章啊,非常感兴趣。那么后来就每期都看,一个月一期,每期都看,实际上呢就是《中学生》杂志,叶圣陶等于是我的第一个国文老师,比课堂上的国文老师印象还要深刻。

解说:1930年,白话文在语文教科书上才刚刚走过十年的历程,许多教科书都编得文白夹杂,艰涩难懂,甚至句法不通,中学生的作文也经常纰漏百出。

王湜华:他是很严格的,所以他,我写的文章有时候请他批改,他总是说你这为什么老是文加白,不写纯白话,他老这么批评我。

欧阳文彬:他对这个文字的纯洁是不懈地追求,对文字的毛病他疾恶如仇,《中学生》上还有一个栏目,叫做《文章病院》。就是把一些错误的文字拿出来收在里面,就有病啊叫《文章病院》,剖析它错在什么地方。

解说:我见到许多进过小学的儿童,觉得他们并没有从受教育上得到幸福,从社会的整体来观察,也看不出从小学教育上得到什么进步。有过四年教育经历的叶圣陶,对当时的课本和教育有很多看法。在开明同仁的支持下,叶圣陶决定用最干净纯粹的白话文,编一套真正适合孩子的课本。

叶小沫(叶圣陶孙女):他觉得给儿童编课本,就要编成有文学色彩的东西,让他学会欣赏学会学习,所以他很注重就是这个课文的文字的表述和这个情节,然后呢又特别注意写他们生活中的事,而且呢还要,就是他在课文里头,就教你去观察,教你去,引导你去好好地做人做事,他觉得这个东西,课本不是单是课本,课本本身是一种教育,这个东西是应该融进你的课本里,但又不是说教。

解说:1932年,叶圣陶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最近一年间,写了一部初级小学国语课本,销行起来数量一定比小说集子多,这倒是担责任的事,如果有什么荒谬的东西包含在里边,贻害儿童,实非浅显。出于对孩子的负责和热爱,整整一年的时间这个享誉文坛的大家伏在案上,一丝不苟地为孩子创作改写了四百多篇课文。

叶小沫:你要想让孩子感动,你要自己感动了,你已经感动了你自己,你才能写出来的东西才能感动孩子,而且他不觉得孩子好像是可以糊弄的,或者说孩子就是可以随便骗骗的,他说越是对孩子越是要认真。

解说:为了让课本更易于被孩子接受,叶圣陶找到了好友丰子恺,请他用手写笔把课文抄写一遍,并配上相应的插图,丰子恺欣然答应。

丰一吟(丰子恺之女):叶圣陶给他一个这个底稿,他就这样写,写那个书法,而且是很工整的,不是那种现在写的那种写字的。

冯斌:铅字一排就出来了嘛,手书还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抄,那么抄得再认真,你总不如这个铅印的这个工整嘛,那么我粗略的猜度啊,我觉得可能是开明人要把这个书做得特别可亲可爱。

陈晓楠: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小学国语课程标准》,依然沿用编审制出版教科书,各大出版社都可以自编教材,只要审查通过就可以发行。这套《开明国语课本》顺利通过教育部审定,成为新课标颁布之后的第一部小学教科书。

教育部的评价这样说,插图以墨色深浅分别绘出,在我国小学教科书中创一新例,是为特色。而著名的语文学家黎锦熙也评价,此书价值可谓珠联璧合,盖叶先生之文格与丰先生之画品,竟能使儿童化而表现于此课本中,实小学教育前途之一异彩。

[责任编辑:张梅] 标签:国语课 语文教材 课本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