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1960年粮食征调 宁可饿死四川人不能饿死北京人

2012年01月17日 10:25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核心内容:王海光:国务院给四川要粮的时候,也有这个情况,就说你给四川摊牌,就说到这种程度,说你不要把这个问题发生在你们四川,总是要比发生在北京情况要好吧,意思讲你们要顾全大局。这个话后来被传成什么,就传成了宁可饿死我们四川人,不能饿死北京人。就传到这个上面,就是饿死四川人总是比饿死北京人要好吧,饿死北京人要出问题的,传成这么一个,这可以看到中央真的是,粮食问题是搞得非常焦头烂额。

凤凰卫视1月16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三面红旗的坚不可摧,或者说不可触碰,使得整个局面无法完全彻底扭转,干部们像盲人摸象一样,没法接触到问题的本质,就始终在外围徘徊,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人民的生活也就越来越糟糕。1960年的6月,国务院财贸办的一份报告当中,谈到了粮食情况,说北京只有七天的库存量,天津有十天,上海已经几乎没有大米库存了,辽宁十个城市只有八九天的库存,这也许是建国以来,最令中央领导人感到恐慌的事情,如果几个大城市的上百万市民排队购粮,而粮店无粮可卖,那将会迎来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呢,不难想象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告急,这也就意味着基础的动摇,而随后即将发生的就是工业的停摆,社会的动荡。

可是呢,中央领导并没有想到,他们所面临的粮食问题是如此的严峻,他们仍旧以为中央调粮困难,是因为地方上不愿意完成中央下达的收粮指标,犯下了分散主义的错误。邓小平对此大发雷霆,在1961年11月10号,在各中央局第一书记参加的会议上,他专门落实了粮食征购及上调的问题。

肖冬连:当时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粮食调不上来,就征粮的问题,征粮和上调粮食,这是两个概念,征粮就是全国的征购数量,包括他当地销售的,上调粮是从地方上调到中央的,由中央来调剂全国各地的灾难,或者是调剂的粮食,当时的征购粮食和上调粮食的任务,都完不成,根据材料可以看到,到11月中旬呢,才完成20%的上调粮食,所以中央很着急。

解说: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1961年全国征收粮食720亿斤,中央上调60到70亿斤,9月庐山会议后,中央决定第四季度从各地上调粮食32亿斤,然而到了11月中旬,时间过半,全国地上交中央的粮食只完成了20%,1962年的征购任务,则比1961年还多了100亿斤,达到820亿斤,上调中央150亿斤,任务不减反增。用邓小平的话说,这也是一个“大跃进”,对此,各个地方开始对中央磨洋工,表示无论如何无法完成任务。

在大跃进的背景之下,1961年的中国,用几乎全部外汇进口粮食,这对于一个农业大国来说,要靠进口粮食吃饭,工业“大跃进”从何谈起,邓小平为此开始了对各个地方大员的摊牌。

姚立文:粮食到处告急,粮食紧张到啥程度,就是说每天各个省里首先是三大市告急,三大市的供应保证不上了,北京、天津、上海这三个大市就是告急了,说你再不给我粮食我这儿就发动市民骚动,这个问题比较大,因为你在农村闹点事不要紧,你要城市一闹事,在国际上的影响,那很快就出现了,所以这个是三大市告急,各个省的告急,然后中央给下边要粮食,它调不上来。

解说:邓小平在会议上举出了三个数字,120亿斤、150亿斤、180亿斤,第一个是底线,第三个是上线,要求各个地方大员任领任务,他话说完,台下一片沉默。

肖冬连:当时党内的情绪不是那么高的,比较低的,这个当时邓小平包括毛泽东也看出来,叫气不壮,比较沉闷,应该要鼓气,为什么当时要征调粮食,这个柯庆施也讲,现在干部的屁股都坐到农民一边了,一提征调粮食,征购就抵触,其他大区书记也这样讲,为什么?实际上是反映干部,这几年感觉到有愧对老百姓。

解说:首先打破沉默的是华东局第一书记柯庆施,他接下了150亿斤的盘子,不高不低,选择一个中等的任务,其他书记随后也好纷纷跟进,用户150亿斤的盘子,但同时又表示不敢打包票,称地方工作很难做,农民一讲征购就抵触。负责粮食工作的李先念为此如释重负,并拜托各位把北京保一下,说北京的知识分子和干部病得厉害。

陈雪薇:李先念同志是管财贸的副经理,他的办公室一天到晚的电话,连线四川给他的电话,就是1961年的3月,我这里四川今年,四川就说,我最多只有两个月的粮食可以调走,两个月后没有了。吉林就说我只有一个月左右,没有了。

王海光:李先念就到处求,拜菩萨一样,就等于求他们地方,说给中央一点粮食吧,但下边这些单位都不敢说话,都不说,就他自己都在饿死,自己粮食都不够吃,怎么再拿出来。

陈雪薇:好,李先念的办公室又收到沈阳,沈阳、鞍钢、天津、北京打电话要他要粮食,这是要粮食的城市,就说我们最多吃,五天、七天、十天怎么办,一个是调不出粮食,一个是要粮食,所以粮食问题,吃的问题,成为了很严重的问题。

王海光:国务院给四川要粮的时候,也有这个情况,就说你给四川就摊牌,就说到这种程度,说你不要把这个问题发生在你们四川,总是要比发生在北京情况要好吧,意思讲你们要顾全大局。这个话后来被传成什么,就传成了宁可饿死我们四川人,不能饿死北京人。就传到这个上面,就是饿死四川人总是比饿死北京人要好吧,饿死北京人要出问题的,传成这么一个,这可以看到中央真的是,粮食问题是搞得非常焦头烂额。

解说:最后,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则提出了一个建议,不如把全国的地委书记都找到北京来,开个地委书记会议。

王海光:大区书记们就出招,说是不是我们叫省委书记一块来开会,或者说地委书记一块来开会,这样就等于中央一块布置的任务,不是我中央局的问题,是中央的问题,他就有一个让中央,一块给大家做工作的问题,这是比较高明的,就等于把应该自己承担的,中央帮着我们一块做工作吧,我们做工作也难呐。

解说:两天后邓小平将此会议情况向毛泽东汇报时,顺便说到了陶铸的提议,毛泽东的反应是,要开就开个大会,索性开一个县委书记以上的五级干部会议,总结“大跃进”以来的工作经验,鼓足大家的干劲。他还说他准备在大会上发言,其他政治局常委也可以讲一讲。

王海光:这样就从一个粮食的问题,转过来就开了一个七千人大会,所以这个情况就和过去,我们所认识的七千人大会是不一样的,它实际上不是一个主动的,去总结验教训的会议,而是一个被动的去应付具体问题的会议。

解说:毛泽东此言一出,立即实行,距离开会时间只有不到两个月了,没过几天会议人数又从县委书记,增加到各大重要厂矿的厂长和党委书记,直接参会人数达到七千多人,再加上随行秘书等人,这将是一个万余人的大会,如此规模的会议,在当时的中共党史上来说史无前例,大幕就此拉开,演出的计划却在随后一变再变。

陈晓楠:在粮食征调不上来的时候,身为一国总理的周恩来,曾经为此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并且用各种方式从地方征调粮食,其中有一次他来到江西,江西省委的负责人请他吃饭,那在省委书记向他敬酒的时候,周恩来就端起酒杯提出了一个条件,他说干一杯酒增调粮食一亿斤,连干三杯,增加三亿斤好不好。时任省委书记的刘俊秀为此深感为难,一杯酒就是一亿斤啊,这酒恐怕是全世界最贵的一杯了。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周恩来可谓是用尽了一切办法,在各省市之间来回地腾挪周转,一国总理呢,最后得了个粮食调度总指挥的雅号。粮食征调告急,也许是中共中央决定召开七千人大会的直接原因,然而正如我们在片中所叙说的那样,复杂的国际形势,三面红旗所导致的全面的经济大倒退,这才是粮食征调告急的真正幕后的原因。只是呢,这个原因无人去触及,或是敢于触及,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本着这样一个思维,毛泽东一声令下,在1962年的1月,全国各地的数千名县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浩浩荡荡来了北京,随后,一系列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也就此发生。明天同一时间请各位继续关注《凤凰大视野》。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20:02-20:3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 09:00-09:35

声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梅] 标签:粮食 四川人 人不能饿死北京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