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10年是各国货币政策逐渐回归正常化的年份,无论央行此次上调准备金率是"先手"还是"后手",或者两者兼而有之,都突显了2010年中国货币政策的难题:那就是如何既限制过度宽松的流动性,又防止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风险,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中国加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才选择提高准备金率这种温和的手段。中国货币政策会不会转向,至少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已经决心给货币增长踩刹车。
最近一段时间,国际上对华贸易摩擦不断,平均每两周就发生一起对华贸易制裁案,加上不久前哥本哈根会议争锋的低碳经济,以及最近的对台销售武器,欧美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似乎在变差。在这一系列的施压背后隐藏的真实目的,其实全都指向人民币的汇率问题。自金融危机以来,无论欧美国家如何施压,中国坚定不对人民币汇率做出任何升值动作。中国为什么会下如此大的决心来稳定人民币的汇率?在喧嚣的言论背后,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源到底来自哪里?在这场汇率保卫战中,中国又有哪些牺牲?人民币会国际化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请来了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一起倾听他的观点。
金岩石--获索罗斯基金在美国哈佛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现任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2004年受聘《证券法》修改项目外国技术专家组成员。被海内外媒体誉为"索罗斯的中国门徒"、"纳斯达克市场的活字典"。
新年刚过,有关中美贸易摩擦的问题就被炒得沸沸扬扬,这是近些年来罕见的。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更是用一篇文章,给这场纷争火上浇油。他在纽约时报撰文,"谴责中国的低汇率政策偷窃了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工作岗位"。宣称"中国掠夺性的汇率政策将使美国丧失140万个工作岗位"。不仅如此,时任欧洲央行执委会委员的斯马吉也在近期发表文章说,"人民币的低估和中国汇率政策的僵化之处,都为国际政策合作和世界经济复苏添加了额外的风险。"这些来自国际上的指责源于在过去的2009年,中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采用人民币汇率与美元"硬挂钩"的政策,紧盯美元走势不放松。而美元在2009年曾持续贬值。
金岩石(经济学家):当美元贬值到一定程度,导致美国的资产出奇的便宜,导致越来越多的境外资金到美国去买房子,当房价开始企稳回升的时候,你想一想,现在银行的坏账不就自动地化解了吗?所以美元贬值不是为了出口,美元贬值最重要的是希望美国能够出现资本的净流入,资本的净流入抬高美国的资产价格,提高美国的市场消费,创造美国的就业机会,这样美国经济才能够真正企稳反弹。
而人民币坚持与美元如影随形,由于美元的走弱,所以使人民币兑欧元等其它非美货币也跟着贬值。这样的汇率变化使得中国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中获得直接的价格优势。在金融危机时,这样的做法挽救了中国这个全球性制造业大国的出口。有最新的出口数据证实,中国2009年12月的出口,出现了14个月以来首次增长。这一数据虽然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新的证据,但也加剧了欧美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摩擦,给人民币升值增加了新的压力。
金岩石(经济学家):在过去这一段时间,美元大幅度下跌,我们跟美元保持基本不动,实际上就相当于我们坐上了一个美元的滑梯,坐了美元的滑梯,我们跟着往下滑,等于美元相对于主要货币贬值了25%,我们也对主要货币贬值了25%左右,世界两大主要货币同时贬值,就会给欧洲、日本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造成压力,于是关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主要来源于这种压力。
记得在2008年底,金融海啸令世界经济陷入低谷之时。慌乱中的人们还来不及深思熟虑,就开始仓惶抛售高风险资产。尽管当时的美国经济也千疮百孔,但是面对海啸的惊涛骇浪,投资者还是都愿意离开小救生艇,坐到大船上。金融海啸的袭击使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均对美元显著贬值,于是很多持有新兴市场货币的投资者开始抛售其他货币,购买美元。在这个危机过程中,人民币也是紧勾美元,这对世界经济的稳定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世易时移,当全球经济逐渐恢复性向好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各种声音便接踵而至。
编辑:徐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