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独家专访:走进《玻璃心》 走近任韧

2012年06月19日 13:02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任韧

在采访文博的过程中,任韧一再检视,一再确认,希望自己拍下的是最为真实的一幕。

相比于卧床八年的姐姐文娜,文博的身体状况要好得多。文博会坐着轮椅出门,会坚持画画,甚至做过泥塑。而在纪录片《玻璃心》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是这个17岁的大男孩所说的一些话。

文博曾经做过一个弥勒佛的泥塑,在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组织的义卖展览中,竟被人以一万元的高价拍下。但没人想到,文博不仅拒绝收这笔钱,还要求匿名捐给其他脆骨病孩子治疗。

面对任韧的镜头,文博说:“你不要以为我多么高尚,做好事不留名,我是为自己考虑。”文博的解释更出人意料,“我知道别人为什么出高价买我的泥塑,它不值那个价。要是我收了钱,村里人会怎么想?靠身体残疾博取同情吗?我知道家里缺钱,等我的作品真正值那个钱了,我自然会收。”“我已经错过手术年龄了,这笔钱也许能帮另一个孩子站起来。这也不能跟别人说,村里人不会理解。你能理解吗?”

回想起这一段,任韧说,当时他一再打量这个孩子的脸,想确定这番话不是因为面对记者的镜头。任韧不想让自己的纪录片有太过明显的镜头存在感,但文博的这番话,显然需要作为记录者的任韧去认真考虑。最终,任韧将文博的这段话留了下来,因为他感觉到,他无法不相信文博这番的解释,因为这个男孩已经把他该做的都做了,也没人因此赞扬过他。

任韧说,这就是他镜头下真实记录的文博,他是一个同秋霞、文娜都不同的“瓷娃娃”,有时你或许会感觉他似乎在说一些全然不懂生计艰辛的“大人话”,有时你又能明显感觉到,他并非不懂这个家的难处,只是苦难给了他更为复杂而倔强的内心。

“村里人不会理解。你能理解吗?”“前两年地里的收成都不好,打下的粮食只够自己家吃。今年开春到现在,家里还没有任何收入,任记者你信吗?”“我明年就18岁了,可我还没有户口,姐姐也没有。任记者你信吗?”文博喜爱用反问与人交谈,任韧形容道,“他像一只迫切需要倾吐一切,又总是期盼被回应的敏感小动物。”

至于秋霞、文娜、文博以及北京的斌斌,这些不同的瓷娃娃一起讲述着怎样的一个故事?任韧说,他没有想去粘合情节,也没有想去渲染某种情绪,更未做任何拔高。在他用摄像机铺就的这篇白描中,只是想让这三个人物形成强烈的对比,通过采访来揭示他们的内心世界,并展示这几个家庭都是如何面对脆骨病这一事实的。至于他们对命运的不甘,对爱的渴望,通过最为平实的记录就能爆发出最有张力的震撼。

[责任编辑:张梅] 标签:玻璃心 秋霞 纪录片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