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从“媒体崇拜”到公信力危机

2006年12月31日 10:02
来源: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媒体崇拜”不是公信力

“媒体崇拜”在我国的产生有其历史根源,其基础是文化缺乏者对文化的渴求,主流是信息缺乏者对信息的渴求,尖端是思想缺乏者对思想观念的渴求。在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时间里,新闻媒体广泛刊登各种指示并要求受众进行学习,其宣传作用被广泛而巨大地使用,媒体已经不单纯是媒体,而是承担了一定“政府文件”作用,很多人甚至要在媒体信息的字里行间读出国家政治的重大变动。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的地位被时局抬升,“媒体崇拜”广泛存在,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媒体是真理和正义的化身,是党和政府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报纸上这么说的”影响和左右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在近乎神圣的光环下,新闻媒体传播知识的片面性、信息的伪劣、观念的偏颇,都难以现形。公众对大量似是而非的信息和观念盲听盲信。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呈现多元化取向,读者文化水平普遍大幅度提高,整个社会的民主与法治水平不断提升,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必然要打破“媒体崇拜”。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媒体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媒体形式从平面纸质扩大到立体的声音、图像、网络,从滞后传播发展到同步传播,从整体数量较小发展到数量庞大,所生产的信息产品由同口径表达发展到个性化表现……在这种变化中,也使受众开拓了眼界。在信息逐渐走向丰富的过程中,一批有眼光的读者被培养起来。他们或者从自身出发、或者从自己的社会角色出发,对报道的基本事实、报道的科学性、报道的公正与公平、报道的格调、报道的方式方法、新闻媒体的角色与责任、媒体报道的合法性、媒体怎样面对自身的商业利益等问题提出质疑和建议。正是这一批有眼光的读者率先打破了“媒体崇拜”,他们开始质疑新闻媒体的一些做法,并反思媒体与公民、媒体与政府、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媒体崇拜”的外衣被剥掉后,显示出的就是千疮百孔的媒体公信力。而公信力的缺失则在受众中引发“破窗效应”,当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地发现,新闻媒体也存在着“说错话”、“说假话”、“乱说话”的情况时,貌似强大的媒体公信力在受众心中已经是轰然坍塌。

这里必须明确,“媒体崇拜”不是公信力,也不是因为没有了“媒体崇拜”才使得公信力发生危机。同时也要明确,媒体的激烈竞争并不是公信力丧失的主要原因。

窃以为,其中关系应表述为,公信力缺失已经长期存在,甚至从现代新闻媒体诞生之日起就一直面临着公信力考验,只是当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后人们才意识到公信力缺失的严重性。而当代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媒体的操守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快速提高,这导致了公信力危机的到来。媒体的竞争加剧,仅仅是公信力危机到来的一个催化剂,并不是媒体公信力危机到来的主因。公信力危机是媒体自身发展不可回避的一个过程,是社会文明达到一定程度后媒体为自己的作为付出的代价,是媒体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表现。“媒体崇拜”的破除是社会的进步,公信力危机则是社会发展对媒体做出的惩罚和对媒体下一步发展提出的训诫。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