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2008:中国媒体的视力、实力与压力

2008年01月21日 14:26
来源:凤凰卫视

关于知名度与影响力

前不久,中宣部长刘云山先生提出,要打造有国际影响的名牌栏目,培养世界知名的记者、编辑、主持人。虽然我们曾经为自己的“造星术”和收视率沾沾自喜,但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国媒体目前还没有真正拥有世界知名度的品牌,中国媒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个真实的故事是,2001年,凤凰卫视与央视合作进行“两极之旅”时,在南美的一些国家,许多人甚至不知道中国的存在。打造媒体知名品牌,使我想起了一位学者为中国媒体开出的药方:首先要尊重和遵循世界通用的规则,用国际共通性的文化标准来进行传播,才能够和世界比较顺畅地对话和交流。其次,要满足中国人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增长的对文化传播信息的需求,要保障老百姓信息安全和丰富文化的要求。如果我们想改变世界对中国的看法的话,我们首先需要改变我们自己的媒介。

关于赢利能力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主要载体,既是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贡献产业,体现为强大的生产力。据有关资料显示,当今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文化产业的年产值在20000亿美元以上,占到整个GDP的2l%(书上和网上的大量资料称,美国的文化产业占GDP总量的20%以上,按此计算,应该是2万亿以上,而不是所谓的2000亿。2005年美国GDP为110,486亿美元)。美国拥有全世界75%的广播和有线电视的收入,85%的收费电视收入,55%的电影票房收人:55%的家庭录像销售额,全球一半以上的唱片收入以及35%的图书销售收入。

前不久,台北城市负责人座谈会邀请我去谈一谈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我发现,台湾许多文化人把软实力的不足,归咎于政府没有拿出大笔资金扶持文化产业。他们认为,优秀的文化不应用来赚钱,也不可能赚钱。事实上,台湾文化中真正具有世界知名度的是流行音乐,它的成功经验靠得是两根梁柱,一个是美学创意,另一个是经管技术,二者缺一不可。台湾流行音乐人的活力与强势,恰恰在于没有去拿政府的扶持,而是让市场养活自己。这才是最珍贵的优势。我的观点是,既然是“产业”,就一定要挣钱,要有经济效益。否则,我们的媒体永远不会有竞争的雄心与实力。

所谓压力,有两层意思,一是创新,二是用功

现在大家都在谈创新,足以说明创新之难。每一个以创造为职业的人,以创造为根本的媒体,都不得不承认,由于各种各样的限制或制约,我们经常会重复自己,会为灵感的匮乏而苦恼。媒体文字、图片、影像同质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比如凤凰推出了一个老杨读报的节目,结果全中国的电视台都开始读报,甚至连衣服式样都模仿。

我觉得,创新的动力与能力来源于自由地思想。邓小平先生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知识有时候会造成一种障碍,要挣脱脑子里固有的观念,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突破禁区,展示个性。我曾经在中国、美国和俄罗斯看过阅兵,一个突出的感受是,中国军人更讲究整齐化一,队伍动作像刀切一般整齐。而美俄的军人似乎更强调个性,队伍明显不如中国整齐,但每个人都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自豪感,能看到与他人不同一面。我想,鼓励自由、活泼、宽松的思想,不轻易做出对或错的结论,提供新的空气与空间,容忍失败与失误,提高创意人员的地位与待遇,是创新的必备要素。

李安作为华人导演中最富创造力的电影导演,他在回顾自己在好莱坞的成功时说,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觉得不能让亚洲导演没面子,就拼命去做。好比鸭子划水,别人看着很轻松,其实有很多细节要处理。不用心的话,自己家里的事都会搞错。用功,是一种知识和思想的积累,是一种专心向深处探求的努力,是一种把想法、志向、目标一点一点付诸实践的执着。正如老子所说,大巧若拙。特别要克服逃避压力,投机取巧的浮燥心态,从平淡处做起,在细微处着眼,期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媒体成为多极世界中强有力的一极。

[责任编辑:张梅] 标签:媒体 视力 实力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