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胡仕胜:印度与美日安全合作虚多实少 吸引投资为崛起服务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5月14日至16日印度总理莫迪就任总理以来,对中国进行了首次访问,莫迪此次的访华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自去年访印之后,两国之间又一次重要的高层活动,而在中国经济放缓,印度经济开始增速之时,莫迪

胡仕胜:中印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

解说:莫迪访华进一步推动中印关系进入新模式,那么中印关系的新模式是什么,中印之间可以开展哪些合作,如何看待中印之间的分歧。

胡仕胜:今天我讲的因为主题刚才已经说了,就是从莫迪访华来看中印相互交往这种新的模式,实际上新的模式就有一个核心的题目,就是共同致力于(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那我们看莫迪来访的时候一共三站,从西安到北京,然后到上海,他每一站两国领导人讨论的主题,都离不开经贸关系,离不开如何共同推进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的构建,你比如说在西安,西安除了很多文化,文明的元素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习主席提出了四点,第一点就是说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和着眼中印双边关系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应对和处理中印关系,共同致力于加强在地区,国际事务上的合作,目的是干嘛呢?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加合理,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在提这一点建议的时候,习主席提到了什么?像“一带一路”亚投行,包括莫迪总理提出来的“(向东)行动”都是双方可以合作的,这意味着什么?这三个重大的政策的倡议,都是有关地区乃至全球秩序重构的,他上升到这么一个高度,他实际上是从一个全球秩序治理,这个高度来解读两国的关系,那说明两国的关系是超越双边,具有全球意义和战略意义。那么他第二个点提出什么?他第二点提出的是要尽量对接,努力对接两国的发展计划,发展规划,要让两国的两个大的经济体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形成一个互补、互助,从而成为地区乃至全球的两大发展“引擎”,这是什么意思?这实际上他讲的意思就是要把双边层面的发展要抬高到地区的意义,抬高到全球的意义,这两个方面都是强调发展,一个是从全球秩序的发展秩序的改进上,来重视两国关系,另外一个是从双边的发展计划对接上,以及它对地区和全球意义上来强调两国关系,这两个都是强调发展伙伴关系。

那么后面两点他强调,就是说要管控好双方之间存在的分歧和问题,不要让它们干扰,这实际上就是对前面两个(的保障),我们要聚焦于双边的发展关系,地区的发展关系,以及全球的发展关系,不要让什么分歧,问题干扰我们。最后第四点提出来什么?要求多方位地推动两国之间的交往,尤其要在两国的社会形成一种共识,形成什么共识?在中印友好合作方面的共识,其实他也是对第三点的一个补充,就是形成一个强大的民意,这后面两点实际上是保障前面两点,前面两点主要讲的就是要形成一个从双边到地区,到全球的发展伙伴关系,要谋发展,这个发展最终的意义,它是要在地区层面上体现,它在全球层面上体现,那么这是说在西安这一站。

到北京这一站,政府领导人之间的对话,除了莫迪到清华讲话之外,其他的活动都是围绕着经贸关系,然后两国政府之间,签订了一百多亿美元的合作意向,这也是围绕着发展,在(中印)联合声明里面,一共41条,你看其中有13条都和如何发展两国的发展伙伴关系密切相关,那么到上海,上海那站纯经济的,纯经贸的,因为(莫迪)他和中印企业家进行对话,而且双方又签订了二百多亿美元的合作意向,总体加在一起将近三百多亿(美元)了,莫迪访华之前媒体就说,肯定要签个一百多亿(美元),这一百多亿(美元)确实签了,但是没想到企业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中印企业之间,最后在上海又签订了将近两百多亿(美元)的大单。

那么你看这个三站,站站离不开经贸关系,说明了什么问题?就是印度的新一届(以)莫迪为核心的这个政府,和中国新一届以“习李”为核心的这个政府,双方在面对中印,如何推进中印关系的时候都强调于发展,都强调于建立一个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过去的这种发展伙伴关系不够紧密,那么未来中国在调整,印度在调整,这为双方发展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营造了更加友好的一个时机,但是在谈中印共同推进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中印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些分歧,就是看问题要双方面地看,分歧是存在的,但是两国领导人是非常清醒,不能让这样的分歧来影响到两国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的构筑。

解说:中印共同推荐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强调要从战略高度和两国关系长远发展角度,看待和处理中印关系,更加紧密地对接各自发展战略,不能让两国的分歧来影响两国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所以要管控好两国的分歧和问题,鼓励两国各界加强交往。

胡仕胜:那么你谈中印关系,你肯定要谈分歧,那分歧有哪些,对吧,我把它总结为就是5个“T”,英文的字母5个“T”,那么你第一个“T”,其实刚才我和主持人在对谈的时候已经谈到了边界问题,就是Territory Dispute,它实际上是领土争端问题,领土争端问题它是一个历史的遗留问题,实际上现在由于它难以化解,已经成为两国互相猜疑的一个最大的原因,成为一个最大的原因,所以目前来说是很难化解,因为涉及到国家的领土主权的核心问题,那么中印之间的边界争议,涉及的总面积是12.5万平方公里,那么我们中方主要控制是3.3万《平方公里),在新疆阿克塞钦一带,那么印度控制了两块,就是中段两千平方公里,然后是东段9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中印边界之间,就是东段,中段和西段都有争议,只是现在的锡金段没有争议,大部分都存在着争议。

那么争议现在我们又有主要的解决机制了,包括说两国总理的就是有关边界问题的,特别代表机制,今年是召开了第十八次会谈了,这十八次中间取得的最大的成果是什么?是2005年双方达成一个中印边界问题,解决的指导原则,这是个最大的突破,因为我们说边界问题的解决,要三步走,一步,你要确定指导原则,就是这个边界问题怎么解决,第二步,然后我落实这些原则的框架协定,我怎么把这些原则落实了,第三步最容易,我就在地上立桩,立界碑,很简单,体力活,那么我们现在在哪个阶段呢?框架阶段,怎么落实我们已经达成的各种各样的边界解决指导原则,这一段是非常难的,跟确定原则也是相当难的,尤其是在具体执行中,对原则又产生了新的分歧,你现在解决这个问题,主要的难点在哪?是双方对未来的边界解决方式,这个差异太大,基本上是南辕北辙,中国主张是宽幅调整,我们也不是说把整个“阿鲁纳恰尔邦”那九万多平方公里都拿回来,也不现实,因为完全受印度控制,而且印度整个的边防建设非常的完善,非常的强大,至少从人力部署上,比中国这边要非常强大,也没法通过军事力量来加以解决。

那么我们主张宽幅调整,那印度是主张按照现状来解决,即便印度说按照现状解决,就是说承认阿克塞钦是中国控制的,印度也不要了,即便是这样印度说我作出了很大的让步,因为那个我不要了,那么中国是不接受这样的,因为整个阿克塞钦“阿鲁纳恰尔邦”和哪个有关系呢?和麦克马洪线有关系,麦克马洪线是1913年,1914年中方代表,然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英印政府代表,在西姆拉通过商谈划的一条粗线,但关键是这条粗线是中国代表没有正式会签,因为三方代表在谈的时候,没谈这个问题,他(们)只是谈内外藏的划分问题,西藏未来的政治地位问题,没有谈当时的西藏和英属印度之间的边界问题,但是麦克马洪线私下里和主张西藏独立的西藏地方代表划了一条线,这条线后来被中央政府发现之后拒绝承认,然后就拒绝承认你这个《西姆拉(条约)》的效果,一届政府都没有承认,也就意味着这条《西姆拉(条约)》连同麦克马洪线都是非法的。

那么如果我们现在按照印度的现状解决,那就意味着我们承认了麦克马洪线,承认了麦克马洪线意味着什么?你就承认了西藏当年具有单独和他国缔定条约的权力,就意味着什么?西藏历史上是独立的,那这个就是很大的一个主权问题,政治问题,所以说你必须要进行一个大规模的调整,所以这是很大的问题,所以这边界问题很难解决,那边界问题一直不解决,双方之间的战略互信一直就难以完全地确立,这是边界问题Territory Dispute。

那么你第二个问题是什么?西藏问题,西藏问题也是历史遗留问题,现在还有十多万流亡藏人,包括达赖集团,达赖喇嘛和流亡政府都在印度,印度政府一直主张双轨政策,什么叫双轨政策呢?一方面它公开主张说不支持西藏独立,承认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但是同时呢,又容留十多万的流亡藏人,达赖喇嘛包括流亡政府生存在那个地方,甚至时不时地政府的领导人,政客们,尤其那议会的议员们,时不时地接见一下,你包括莫迪上台,举行总理就职仪式的时候,他就邀请了流亡政府的头目洛桑森格参加了他的总理就职典礼,这实际上是在西藏问题上,对中国藏主权粗暴的干涉,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当然后来通过我们外交的工作游说,指出他问题的实质所在,莫迪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今后我相信,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西藏问题不解决,就是一天不解决,它一天就是印度手中的一张牌,那么每次这样的一种活动,蹿访活动都会导致两国关系受到一些波折,那么这是说了一个西藏问题了。

胡仕胜:中印两国贸易存在失衡问题

解说:中印双方达成共识,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而中印之间的分歧是什么,贸易失衡问题和第三方因素问题,对中印关系有什么影响。

胡仕胜:然后是贸易问题,贸易主要是失衡问题,在2005年的时候中印贸易,印度还享有八个多亿的顺差,所以你看在2003年,上一届印度人民党政府瓦杰帕伊访问的时候,当时就主张我们签订个FTA(自由贸易协定)吧,或者地区贸易安排,一直到2005年,两国成立了联合小组,要讨论如何构筑一个FTA,或者是地区贸易安排,但是到了2005年之后就没有下文了,再也不提了,每次问印度,印度躲闪,为什么?从2006年开始,中印贸易就严重失衡,就是中国的顺差越来越大,2006年中国顺差41亿(美元),2007年100亿(美元),2010年200亿(美元),去年是378亿(美元),两国贸易一共才多少呢?706亿(美元),也就是说我们从印度进1美元的产品,因为要从中国进口将近4美元的产品,这种贸易是严重地失衡,那么这个失衡当然引起了印度的方方面面都很不高兴,当然面子上也过不去,印度这么样的一个大国,和中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为什么差距这样大,如果是听任这样的贸易(失衡)继续下去的话,两国的贸易是难以为继的。

但是你要分析这个问题根本在哪,实际上是跟整个贸易结构有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印度对华出口的主要是原材料,或者是半成品,你比如说原材料是铁矿砂,铁矿砂有的年份呢,占到印度对华出口的60%以上,那么印度觉得这个太不像话了,本身印度这么庞大的经济体,成了中国新兴经济体的原料供应国,所以它不甘,到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印度赶快出台一个政策,就是限制原材料出口,包括棉花对华出口,包括铁矿砂对华出口,但是同时呢,印度从华进口的需求没有减,因为中国的产品价廉物美,因为印度也是实行私人经济非常活跃的,中国的产品往往都比因为的产品便宜四成35%、40%,那各大企业主肯定是愿意进口中国的产品,包括我们对印度的产品的需求相对(少),由于它本身政策的限制,需求就更加少了,出口缩小了,进口继续扩大,那就整个贸易逆差,它属于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对吧,这需要印度要做功课,做很大的功课,我想今后在“一带一路”甚至中国加大对印度的基础设施,制造业的投资之后,帮助印度提升它制造业的产品,甚至我们优势的产能、产业转移到印度,利用印度的廉价的劳动力,然后生产产品再回销到中国或者是世界其他地方,有可能通过这样的一种安排,能够相对平衡双方之间的贸易,那么这也是一个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中国过去走了三十年,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印贸易严重失衡的,这种结构性的矛盾,实际上很难化解的。那么第四个“T”是什么问题呢?就是第三方因素我们叫Thind  Party(Factor),什么是第三方因素,一方面就是中国,每每发展和印度邻国的关系,比如说巴基斯坦的关系,尤其是中巴关系,每每牵动印度的神经,中国和尼泊尔的和孟加拉的,斯里兰卡的,包括斯里兰卡今年1月份,政府变色,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与)印度的这种对中斯关系的恐惧是密切相关的。然后中国和马尔代夫的中国和缅甸的,总之中国和印度邻国的关系越发展,印度越紧张,同样近几年我们也发现,美国包括美国的盟友日本拉印拉得厉害,它拉印最大的目的就是制衡,牵制中国的发展,那么中国当然就担心,你印度会不会走到美日同盟体系里面,从而形成对中国的“东西夹击”,当然了,我们相信印度一直强调,它战略自主,我们也愿意欢迎印度战略自主,同时我们也相信,由于中印互为毗邻,印度保持战略自主,对它绝对有好处。

另外我们看印度和这些美国、日本之间的安全对话,安全合作,它是虚多实少,也体现了它的一个战略自主性,那么它为什么要和美国、日本搞战略对话呢?甚至和越南搞这种军事合作呢?目的在于打开市场,更关键是吸引投资,吸引技术,实际上换来实惠,以虚多实少的安全合作与对话,换来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和高精尖技术的转让,这是为它的崛起(服务的),所以说我们在这点也要看清楚,我们要鼓励印度这种战略自主性。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相互认知问题,实际上尤其是中国威胁论在印度的市场非常广阔,我们叫Threet  Perception,尤其是中国威胁论还不是印度威胁论。那么中国威胁论主要是在印度,知识阶层战略界甚至老百姓之间、民意之间,高层之间都互相认识得非常清楚。2003年开始,中印领导双方的每一次交往,都要重申中印互不构成威胁,亚洲足够大,足够多的空间供两国共同发展,然后世界有足够多的领域,供两国共同地合作,说得都非常好,但是民间尤其是媒体之间,争吵不断,这实际上是民意。

那么中国威胁论在印度是大有市场的,什么中国入侵论,中国是印度的头号挑战,头号威胁,中国搞扩张,中国搞价格操控,中国是非市场经济,等等等等,不一而论,反正都是负面的。你包括中国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印度也认为你小看我印度,不让我成为一个大国,你为什么不支持我,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你看这次我们的(中印)联合声明确实是仍然中方至少是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重复的是过去的老调,就是我们理解并支持印度,希望在联合国包括安理会发挥大国作用,更大作用的愿望,完了,就每次(中印)联合声明,基本上重复这句话。

那你看莫迪在清华大学,讲话的时候他强调,希望中国支部印度在改革后的安理会成为永久成员,就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希望中国支持印度加入国际控制体系,比如说“核供应国集团”,成为它一个成员,只有这样中印双方才能进行战略合作,才能上一个新的层次等等吧。这双方实际上在这些重大的战略性的问题上,印度对我们是有抱怨的,实际上还是战略互信不到位,那么中国对印度有没有负面想法,当然也有了。主要是经济发展落差,就是看不起印度,小看印度,这种思想实际上在中国人的印度观里面,是非常非常流行的。那么双方这两种相对负面的影响,一个原因就是两国的发展落差比较大,这主要是从中方看印度的,小看印度。那么,另外一方面,由于前面4个“T”的原因,领土问题、西藏问题、第三方因素问题,以及贸易失衡问题,使得印度广大的民意对中国实际上基本上持着一个很大的负面的看法。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更多精彩尽在凤凰私享会!

         

              点击关注@凤凰卫视官网,更多精彩内容实时掌握

《世纪大讲堂》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首播:星期六1615—1715
重播:星期日0825—0920 2330—0030

[责任编辑:马思文]

标签:印度 中国

2015-06-13世纪大讲堂 龙象共舞(上)——从莫迪访华看中印关系新模式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5/06/13/e3271ef7-94c4-481e-be22-286831d509f6.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