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南水北调设想曾获毛泽东肯定 计划50年建成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这里是《凤凰大视野》。见证过大都的繁盛和蒙古骑兵的骁勇,此时的马可·波罗已经成了忽必烈的心腹,他接下来的进程进入了当时汉人文化占主题的中国江南地区。在此之前,马可·

南水北调设想曾获毛泽东肯定计划50年建成

解说:年复一年,大运河上始终活跃着像陈红粉夫妇这样辛勤工作的船家,给运河和城市注入活力。2013年,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城市杭州百分之四十的车用成品油、百分之八十的粮油产品,百分之百的煤炭钢材都是通过运河钱塘江沿线的码头源源不断地输入城市的。尽管日前京杭大运河仅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百分之一,但完成的水路货运量,却占全国内核的百分之二十,运力相当于三十条京沪铁路,仍是日前中国仅次于长江、珠江的“黄金水道”。2014年6月22日,第三十八界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同意将中国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四十六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历史长河中的中国,一直围绕着水利展开,从大禹治水开始,到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再到隋炀帝开造大运河,与河流相关的水利工程一直是影响这个古老文明兴衰的决定因素。中国历朝历代,都在与水抗争,用水营生。像大运河这样的大型水利工程,断断续续延续了两千年。

摘自《马可波罗游记》:第三日晚上便抵达新洲码头,城的南端有一条很深的大河经过,河中航行的船舶数量之多,几乎令人不敢相信。

解说:马可·波罗说到的新洲码头,指的是今天的山东济宁地区,济宁今年仍然是京杭大运河山东段中最重要的港口。2013年,济宁港吞吐量为四千八百八十三万吨,其中煤炭运输就占三千一百万吨,历史上的京杭大运河的功能是以南粮北运为主,随着国家经济的转型,和物资供应结构的变化,现在的运河则是北粮南运,北煤南运。但就大运河济宁段来说,转变的远不止运输货物不同这样简单。在这里的一段古运河航道上,一项当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正在紧张的施工,这项工程就是南水北调。

沈凤生(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总工程师):中国因为它这个低些是西高东低,所以我们国家的这个河流主要是由西往东六的,那么它正好是没有由南往北流和何,而我们国家形成的缺水是北方缺水,南方相对来讲水资源是比较丰沛的,缺由南向北的河。那么我们建南水北调工程,实际上就是开凿三条由南向北流的河流,把水从南方往北方输。那么这三条河这个规模加起来相当于新建一条黄河,可以想象假如将近黄河这样的一条大河,从由西向东流,改为由南往北流,这个规模是非常大的。

解说:沈凤生是南水北调过程的总工程师,中国新一代水利人,他见证了南水北调工程从开始到阶段性完成的全过程。

视频片段:现在关键就是说有没有地方啊,就是打压这条缝附近有这个外面渗压记录,要是有渗压记录的地方。

您说这个对,对,对。

解说:这里位于黄河之下四十米,沈凤生和他的团队目前正在这条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一处三点五公里长的隧道里,做注水前的最后一次检查。

沈凤生:中国的北方地区,这一块水资源是贫乏的。那么从目前来讲,从南水北调整体规划里看得出来,我们国家最最缺水的是黄淮海流域,就是黄河流域,海河流域,还有淮河流域,那么黄淮海流域里边,最最缺水的实际上就是北京、天津两个城市所在的海河流域。因为它的人均水资源是特别少,目前大约是估计在二百九十二方人均,所以属于极度缺水的地区。

解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利用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用京杭大运河以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从长江中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经过十三及泵站的逐级提水,把南水调入北方缺水地区。中国水利人利用了前人的努力结晶,结合当代先进的科技,把输水线安排在京杭大运河的河道区域,输水、航运都使用一条运河,使古老运河的生命力又一次得到焕发。

沈凤生南水北调现在开工的东线一期工程和中线一期工程的规模来讲,还是世界上第一的。像我们南水北调工程的受水期、收益的人口,也肯定是第一的。因为即使是我们现在的一期工程,东线一期跟中线一期工程的收益人口也是第一的,直接受益人口一亿多,要给二百五十三个县级以及县级以上城市供水,而且都是直接受益的。

解说:南水北调工程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当时中国主管黄河水利事务的官员,向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提出了用长江水补充黄河水,借以缓解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缺水局面的引江济黄设想。毛泽东肯定了这个设想。他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此后,南水北调工程就开始列入中国政府的议事日程,在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勘察论证,比较了五十多种规划方案之后,南水北调工程于2002年12月城市开工建设。整个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计划用五十年时间建成。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最终调水规模将达到四百四十八亿立方米,建成后将解决七百多万人长期饮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问题。

沈凤生:因为大运河工程,毕竟还是在平原上建设一条河,而现在这个工程可以说是开山、穿河或者是跨着河走,在公路下钻,在铁道下钻,我们这个工程穿越了三百七十公里的膨胀土地段,解决这样一个的膨胀土的这个复杂的基地基础的问题,这项技术也是在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因为我们中线总干线总共一千二百公里,基本上就是说将近30%是在膨胀土上建设的。

解说:千百年来的中国人,用自己对时代的理解,不断改造着自然,中国人的雄心造就了水利历史的辉煌,也造就了延续这个国家的根基。

陈晓楠: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和现在,在《马可波罗游记》和南水北调工程上,展开和延续。千百年来中国人在面对自然的时候,从来没有过退缩,他们也智慧和谐的眼光,顺势利用一切自然提供的条件加以改造,为自己的发展提供能量。中国人相信只要有水的地方,就孕育着无限生机。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更多精彩尽在凤凰私享会!

          

点击关注官方微博@凤凰卫视官网,更多精彩内容实时掌握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晓楠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2002-203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0900-0935

[责任编辑:何柄德]

标签:运河 大运河

2014-12-03凤凰大视野 马可波罗——从历史走入现代(八)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12/03/3f7d1689-7db8-4327-bf72-ec494e3fd0a9.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