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国牵头筹建亚投行 新兴国家影响力增大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一周前,这个全新的区域投资银行在北京APEC财长会议上正式推出,中国、印度等21个亚洲国家共同签约,还有学者认为,亚投行的成立延续了后金融危机下的世界新格局,也就是新兴国家在全球的影响力会越

国民政府推币制改革 发行金圆券令经济失控

吴柯萱:聊完了巴西,我们再来看看金融史上最为短命的货币,国民党金圆券,这场以失败告终的币制改革究竟有着什么样鲜为人知的内幕呢?

最近电视上有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叫《北平无战事》,当满屏幕的雷剧在我们眼前轰炸的时候,总需要来点品质剧来提升一下自己的智商,这部电视剧的背景设在了1948年的北平,以币制改革为中心,上演了一出国民党内贪腐派和清廉派的斗争大戏。

不仅,这个故事情节让人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他围绕的这个金圆券展开的金融币制的改革,也逼着我们好好的恶补了一趟经济课,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为了筹集资金打仗,国民政府不得不向中央银行借钱,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央银行这个时候也是穷的叮当响,只好不断的靠印钱来应付,这就造成了恶性的通货膨胀。

这种通货膨胀到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呢?这个当时的法定货币,也就是法币一百元可以买的东西,在1937年的时候是两头牛,1943年是一只鸡,1946年就变成了一只鸡蛋,1948年连一粒米都买不到了。

随着情况的继续恶化,1948年的8月,国民政府以总统令发布的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规定,发行总限额为20亿元的金圆券为本位币,期限就是金圆券一比三百万的比价,兑换以前的法币,但是还不到两个月,金圆券的发行量就已经突破了限额,很快沦为了一张废纸。

那么,这场币制改革,究竟来源何处呢?他为什么成为了历史上最为短命的金融货币改革?来看本期的特别视点。

解说:1935年国民政府统治区的合法货币,法币发行,初期流量不大,较为稳定,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从1946年2月底起,国民政府曾经一度在上海开放外汇经营市场,1946年6月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的财政状况日趋严峻,以开放的外汇市场与黄金市场失控,法币的汇价猛跌,金价狂涨。

滕叙兖:他是在战争年代当中的货币,八年抗战,我们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国民党军队牺牲这么多,军费的开支是不得了的,靠什么?你得有钱政府,你给军人发响,你好歹发点,军人要吃饭,枪炮子弹要生产的,国外的军火,美国的什么军火,有的要付钱的,那什么?靠法币。

解说:进入1948年国民党军事不断失利,控制地域在缩小,物资产出在减少,而货币发行还在大量增加,政府开支继续全靠印钞票,法币面值最高已达五百万元,发行最多时达到了每天十万亿元这样令人目眩的数字,如此过量发行,自然刺激物价持续走高,最后法币与美元兑换价超过一千万比一,法币几乎失去支付功能,濒临崩溃的边缘。

当时的财政部与中央银行曾共同拟定,关于改革币制意见,提出实行币制改革的条件,平衡国库收支,加强对外贸易,吸收侨汇等。

而这些条件都不尽如人意,结论是不易立即推行新币制,随着内战的继续扩大,国民党军队的全民攻势受挫,军费开支失控,国库收支和国际贸易都无法达到平衡,根本不可能拟发行新币的对外汇价。

滕叙兖:金圆券这个始作俑者,就是这个金圆券的发起者,设计者是王云五,蒋介石很欣赏,赶快要实行这个事情,8月19日蒋介石晚上谈话,第二天公布的,但是,当时也有人反对,你像上海市长吴国桢,说你根本胡来,还有一些金融专家跟蒋介石谈,最有名的一个他就说,你坚持不了几个月,蒋介石吓的脸都青了,说怎么回事呢?他就讲,你不具备这个条件,你银行有这么多准备金吗?你发行多少?规定说只发行20个亿,不能多了,可是20亿能守住吗?

解说:法币的极度膨胀引起了国民党政府的几大恐慌,1948年8月19日晚,蒋介石以总统名义发布财政经济紧急灵,并公布金圆券发行法,主要内容为金圆券由中央银行发行,发行总额定为20亿元,金圆券一元折法币三百万元,禁止私人持有黄金、白银、外汇,凡私人持有者限于9月30日前收兑成,违着没收,全国物价及劳务价冻结在8月19日水平。

朱富强:废两改元为什么成功?主要是在于他们跟国际商,对商人进行沟通,进行相互合作,在到这个时候他根本任何人没有合作,跟商界没合作,跟英美也没合作,他仅仅是决定做了,就像司徒雷登做通报,就说我要进行改革了,就是如此而已,所以他得不到外面的支持,在这个之前,法币改革,他可能是要呼吁本国,就是英美的话,呼吁他本国商人在中国,他为了他的利益,到你这个时代,他觉得你这个已经做不下去了,他怎么可能,呼吁本国的商人,就说损害他自身利益维护你,所以他没有。

吴柯萱:进入1949年,国民党政权已经是风雨飘摇,随时有负面的可能,由政府信用支撑的这个金圆券仓促上阵,根据相关规定,持有金银外币者需于规定之日前,向中央银行兑换金圆券,兑价为一两黄金合金圆券两百块钱,一银元合金圆券两块钱,一美元合金圆券四块钱,大部分的城市民众不得不将积蓄多年的金银外币兑换成为金圆券。

金圆券发行后的前两个月,币制还能够保持这个基本稳定,然而不久之后,金圆券就开始大幅度的迅速贬值,速度已经不是早晚市价的不同了,而是按照钟点计算了。

比如说机关职员领工资后,拿到金圆券后,马上就换成银圆,美钞或者黄金,如果稍有延迟,就要蒙受贬值的损失。

一家卖米的商铺,几乎每过半小时就要改一次价格,买米的人一看牌子没了,就知道米价又压往上涨了,去茶楼喝个茶,两三个小时的功夫,手中的金圆券、银圆券就又贬值了。

与此同时,抢购风潮是一浪高过一浪,普通百姓拿到金圆券马上就兑换金银或者抢购东西,许多商店的店主,店员就破天慌的说,自己的产品质量不好,劝阻顾客别买了,顾客拿管那么多,见什么就赶快买什么,有一个苦力从货架上抓了几盒青霉素,店主吃了一惊,问他是否知道青霉素的用途,这个苦力就回答说,管他呢,反正比钞票要值钱。

这个时候金圆券的币制改革,已经和国民政府的政权一起基本走向了末路。

解说:强制收兑对于社会公众持有的金银外币是金圆券政策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大部分的城市民众不得不将积蓄金银外币兑换成金圆券,在发行金圆券收兑金银外币的第一周里,上海共收兑现金约合美金两千七百万元。

当时国民政府的所有领导人都对发行金圆券和收兑金银外币的前景颇为乐观。

与此同时,国民党政府试图冻结物价,以法令强迫商人以8月19日以前的物价供应货物,禁止抬价或囤积,然而,以行政手段强迫冻结物价,造成的结果是市场上有价无市,世界上交易大幅减少,仅有的交易大都转往黑市进行,十月底行政院不得不公布放弃对粮食、纱布、糖、煤、盐等之外的商品的限价。

整个市场的物价如洪水决堤,不可收拾。

滕叙兖:物资很短缺,光打仗打的枪林弹雨,打的老百姓流离失所,都有人死在战场上,什么生产,谁生产?逃命都来不及,没有物资的后盾,小商人手里的货,他愿意拿出去赔本卖吗?所以大家相信手里的东西,而不相信钱币,全国都这个思想,这个金圆券能有什么威信呢?

解说:金圆券政策的最知名之处是发行限额没有得到严守,发行金圆券之初发行限额规定为20亿元,但到十月底,发行额已达18.5亿元,11月11日,行政院修订金圆券发行法,取消金圆券发行限额,准许人民持有外币。

至1949年6月,金圆券发行量已增至130万亿,比十个月前刚刚发行时增加24万倍,金圆券钞票面额不断升高,最终出现面值一百万元的大钞,但仍不足以应付交易之需,在那时一石大米竟要四亿多金圆券。

滕叙兖:中小阶层的人,中产阶级破产了,开资这点钱都叫政府换金圆券了,现在金圆券天天贬,贬到最后根本就不值钱了,一堆废纸,这些人本利是支持国民党政权的,现在都不支持了,所以国民党当时在国统区里的人心丧尽,就国民党的失败到这一步,谁都救不了他了,他是金圆券是压倒国民党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

解说: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5月27日攻取上海,6月5日下令禁止金圆券流通,国民政府逃往广州后,仍继续发行金圆券,但多数地方已不通用,广州国民政府终于在7月3日停发金圆券,发行仅十个月的金圆券就此收场。

吴柯萱:金圆券政策走向全面破产的进程中,中央银行就把收兑到的大量金银外币偷偷运出了中国大陆,据中央银行档案记载,从1948年11月到1949年4月,短短不到半年间,运往美国就共计有四千九百多万美元,运存香港的是七万六千多港元,其他的运送地还包括伦敦、台湾。

上海解放后,对中央银行接管清理的结果显示,实际上留在上海的金圆券准备金只有银元165.5毛,还有一些公司的股票九百万股,全部库存仅仅剩下黄金六千两,八千七百多美元,外汇方面只有债务而没有债权。

也就是说,在币改过程中,全国共收兑到的那些所有金银外币,折合美金总数约一亿四千多万美元,这笔巨额的盈通或财富,都被国民党悉数的运往了台湾,这成为他们日后在台湾稳定经济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撑。

金圆券改革之初,蒋经国曾经感叹到,中国的百姓可真是善良,然而就是这份善良给民众留下了却是无比惨痛的记忆,不过是短短的七八十天,普通民众用其辛苦血汗积攒下的那些金银外汇,顷刻间化为了几张白纸。各个阶层和阶级,除了那些官僚富豪之外,都是这次币改的牺牲品。

[责任编辑:陈晓楠]

标签:巴西 中国

2014-11-02一周财经新趋势 中国牵头筹建亚投行 新兴国家影响力增大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11/02/0c090f8e-36dd-418c-b42d-eeb0b3a6a2ba.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