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民国时期媒体的言论自由来自何处?

2011年04月01日 13:46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核心内容:1916在中国的新闻史上,也是应该被记住的一年,在1916年的夏秋之际,接连发生的几件和新闻行业密切相关的事件,首先是1916年8月,民国名记者绍飘萍创办的新闻编译社开始发稿,9月由陈独秀主办的《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10月《时事新报》开辟“上海黑幕”专栏,开创了近代黑幕小说的文体。11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抨击尊孔运动,这就不能不说道了民国成立后,政府在保护言论出版自由方面是曾经作过很大努力的。

凤凰卫视3月31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1916在中国的新闻史上,也是应该被记住的一年,在1916年的夏秋之际,接连发生的几件和新闻行业密切相关的事件,首先是1916年8月,民国名记者绍飘萍创办的新闻编译社开始发稿,9月由陈独秀主办的《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10月《时事新报》开辟“上海黑幕”专栏,开创了近代黑幕小说的文体。11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抨击尊孔运动,这就不能不说道了民国成立后,政府在保护言论出版自由方面是曾经作过很大努力的。

我们先看报纸,民国初年报纸发展很快。民国成立后,只有半年的时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的报纸由十年前的100多种增加了近500种,新创办的报纸多数是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而在民国初年的报纸中,各个政党主办的报纸又占了很大的比例。比较有名的有同盟会的《民主报》、《国风日报》、《民立报》,共和党系统的《国民公报》,《大共和日报》等等。

政党报纸发达是民初新闻事业的一个显著的特点。不仅报纸总数增加了,规模也扩大了,如《申报》,1912年史量才接办该报的时候呢,发行量只有7000份,到了1917年就增加到了2万份。这个时期出版社也开始发展起来,其中影响最大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要属商务印书馆,到1918年已经出版了各类教科书290多种。

在民国初年,新闻通讯社也有了迅速的发展。1912到1918年间,新创办的通讯社达20余家,如公民通讯社,民国第一通讯社,上海新闻社,新闻编译社等等。这些通讯社规模虽然都不大,一般只有一两个社员,用复写和油印的方式写稿,发行的份额是由几份到几十份不等。在民国初期,新闻界整体上来说,是有着很高的言论自由的。即使在袁世凯独裁时期,一些报纸也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甚至展开“倒袁”的舆论宣传。

虽然在当时也有记者遭到军阀迫害,但是在绝大多数的时候,他们并没有遭到所“攻击”对象的报复。究其原因呢首要的是当时的政客们,大多都以民主自由标榜。同时追求自由的欲望很强烈,报纸是他们获取信息的窗口,因此对于报纸的言论自由还是有很大的市场。

其次政局的混乱使得统治者无暇顾及新闻和言论。相比之下,报纸的口诛笔伐则主要涉及的是军阀个人或者是集团的名誉,一旦对报纸实施强硬的管理甚至报复,还可能遭到其他政客的攻击,是得不偿失。因此军阀和政客呢,在新闻问题上是不敢造次。
 

[责任编辑:张梅]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