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见证了大历史的胎动——《中国大财经》序

2012年07月19日 17:46
来源:凤凰卫视 作者:石齐平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作者简介:石齐平,香港凤凰卫视评论员,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蒋氏基金会讲师、西北工业大学蒋氏培训中心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荣誉研究员、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客座教授,《理财》(周刊)《中外管理》《东方财经》等杂志专栏作家。曾任台湾“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参事、专门委员、台湾海基会首任副秘书长、《中国时报》及《工商时报》主笔等职。

出版著作有:《中国:大趋势、大博弈》《当代个体经济理论与应用》《当代总体经济理论与政策》《经济现代化之路》《问题在哪里——我对剧变中台湾经济情势的观察与省思》《历史的巨变——我对中国大陆正经改革的一些观察》《经济中国——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展望》《对话前的思考——两岸中国的思维革命》《新中国——二十一世纪海峡两岸的出路》等。

2008年9月15日,一个在人类发展史上绝不会被遗忘的日子,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正式揭开了世界金融海啸的序幕。

这一天,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向前,一向后。向前看,这一天可以理解为自二战结束以后,长达半个多世纪资本主义全球化下,有关“资本主义”与“全球化”所有深层次、结构性问题的总爆发;向后看,则可视为是人类在新世纪对一个更理想的新经济社会政治模式持续探索的滥觞。

机缘凑巧,我在凤凰卫视的栏目《石评大财经》从2009年一月一日起开播,几乎就正好赶上了这个大历史阶段的开始。三年多以来,每周的《石评》都要评几个热点话题,与此同时,每周也要固定写两到三篇时事评论(大陆的《理财》周刊、《东方财经》,台湾的《经济日报》社评),两者相辅相成。把三年来的题目作整理归类后,可以看出,基本上围绕着三个主轴:(1)世纪金融海啸与经济危机;(2)中国持续改革与崛起中的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3)中美世纪大博弈。当然,无论就发展的脉络与问题的性质而言,三者之间都存在着互动叠加的关系。

再换一个角度看,这三年来的评论,又都基本上具有三种特质:(1)跟着形势走,跟着话题走,易言之,紧贴时事,以新闻为核心。(2)触及议题有金融、财税、产业、环境,有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也有科技、历史、军事、战略等等,但以经济为核心;(3)地区上,有各国、各洲、各海、各洋,甚至两极,但以中国为核心。尽管议题驳杂、覆盖面广,但篇幅不长;尽管篇幅不长,但文体通常都包括了观察现象、分析问题、探索答案及提出对策。

感谢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社搜集并整理了我之前所撰的文稿,编辑出版了《中国:大趋势·大博弈》。现在,出版社田扬帆先生建议将近稿(最近两年)汇集整理,再出版一书:《中国大财经》。

这本《中国大财经》,与前书《中国:大趋势·大博弈》合起来,应可为这一段中国与全球发展的精彩历史时刻作一见证,也可为仍在“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体制改革提供一些政策与战略观点上的参考,当然,对我个人而言,又再是一本纪录,纪录了我在此期间中思想发展的历程。

更多详情请见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财经》一书。

                            2012年壬辰春石济平序于香港红磡“天海人”轩

[责任编辑:李明轩] 标签:石齐平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